白朮黃耆散用於五心煩熱,自汗,四肢痿劣,飲食減少,肌瘦昏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朮黃耆散
- 製法:上為末
- 功能主治:五心煩熱,自汗,四肢痿劣
- 用法用量:食前溫服,日3次
白朮黃耆散用於五心煩熱,自汗,四肢痿劣,飲食減少,肌瘦昏昧。
白朮黃耆散用於五心煩熱,自汗,四肢痿劣,飲食減少,肌瘦昏昧。處方 白朮半兩,黃耆半兩,當歸半兩,黃芩(去皮)半兩,芍藥半兩,石膏2兩,甘草2兩,茯苓1兩,寒水石1兩,官桂1分,人參3分,川芎3分。功能主治 五心煩熱,自汗,四肢痿劣,飲食減少,肌瘦昏昧。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煎至6分,去滓...
黃芪白朮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中。主治婦人四肢沉重,自汗,上至頭,際頭而還,惡風,頭痛躁熱。組成 細辛三分,吳茱萸、川芎各五分,柴胡、升麻各一錢,當歸身一錢五分,黃柏(酒洗)、炙甘草、羌活各二錢,五味子三錢,白朮、人參各五錢,黃芪一兩。用法用量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大盞,...
黃芪內托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正宗》。具有宣壅解毒,清熱,托毒的功效。主治便毒腫甚。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鼓室明顯外突,耳癤膿成未潰者。組成 黃芪、當歸、川芎各二錢(6g),白朮(土炒)、金銀花、皂角刺、天花粉各一錢(3g),澤瀉、甘草(炙)各五分(1.5g)。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
經效黃芪散,中醫方劑名。出自《產科發蒙》卷四。具有益氣養血,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產後汗出不止。組成 黃耆十二分(3.6g),白朮、牡蠣、茯苓、防風、麥冬(去心)、地黃各八分(2.4g),大棗八個。用法用量 上以水二升(600ml),煮取七合(200ml),去滓,空心溫服。功用 益氣養血,固表止汗。主治 產後...
黃芪(銼)一兩,人參(去蘆頭)一兩,茯神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白朮三分,五味子一兩,桂心一兩,熟乾地黃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一兩,當歸(銼,微炒)三分,甘草(炙微赤,銼)半兩,白芍三分,牛膝(去苗)三分。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2、古代用法:上為散...
益氣溫中,散寒止痛。主治 諸虛不足,少腹急痛,臍下虛滿,面色萎黃,少力身重,胸滿短氣,或因勞傷過度,或因病後不復。方義 方中人參、白朮、黃芪、甘草補中益氣;當歸、白芍藥養陰生血,氣血互生,可助參、芪之益氣。肉桂溫元陽,散寒溫,通經脈,與白芍藥相伍,緩急止痛。諸藥相伍,以益氣溫陽為主,...
2、黃芪配附子:黃芪長於補氣昇陽,益衛固表;附子善於回陽救逆,溫腎助陽。兩藥配伍,可增強溫里助陽、固表止汗的作用。適用於氣虛下陷兼陽虛者,症見汗出惡風,小便不利,肢體沉重麻木等。3、黃芪配白朮:黃芪長於益氣補虛;白朮善於健脾益氣。兩藥配伍,可增強補氣健脾的作用。適用於氣虛脾弱所致倦怠乏力、...
黃耆散 【組成】黃耆3分(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1兩,白朮1兩,熟乾地黃1兩,人參1兩(去蘆頭),厚朴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白茯苓1兩,當歸1兩(銼,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薑3分(炮裂,銼)。【來源】《聖惠》卷...
本方能益氣健牌,補氣昇陽,降逆止嘔,補血活血,散寒解表,祛風止痛,清熱燥濕。附方 名稱:黃芪益氣湯 組成:人參、黃芪、白朮、甘草、五味子、麥門冬、陳皮 用法:加薑汁、竹瀝,水煎服 主治:陽厥氣虛,一名熱厥,上寒下熱 出處:《證治寶鑑》卷一 功用:補肺 名稱:黃芪益氣湯 組成:補中益氣湯加紅花、...
泄瀉者,多因產後氣陽兩虧,脾虛不固,而腸胃滑脫,關門失于禁錮,故泄瀉不止,其症亦伴倦怠,食慾不佳,脈象虛細,治宜健脾固下,用訶子散。方中訶子、肉果澀腸固脫,人參益元固下,附子補火扶陽,白朮健脾,炮姜暖胃,白芍斂陰血,木香厚腸胃,茯苓滲濕和脾,使脾健土旺,則陽氣並充,而腸胃完固,泄瀉自止...
本方由玉屏風散合八珍湯去白芍,加肉蓯蓉、山茱萸、五味子、肉桂而成。方中玉屏風散之黃芪、白朮、防風能益氣健脾,固表止汗。固表不留邪,祛邪不傷正;黨參、茯苓、炙甘草和熟地黃、當歸、川芎氣血雙補,扶正之虛;山茱萸補肝腎,五味子斂氣生津,肉桂、肉蓯蓉溫腎助陽,以生元陽,助氣化。諸藥合用,共奏補...
長胎白朮散 中藥方劑——長胎白朮散,功能主治,溫陽散寒,養血育胎。
黃芪、人參、白朮、山藥、茯苓、炙甘草益氣健脾,充氣固表;柏子仁、乾地黃、阿膠、天冬、遠志養血安神;石斛、麥冬、五味子養陰生津;杜仲、肉蓯蓉、山茱萸、枸杞子、狗脊、巴戟天、菟絲子、牛滕、覆盆子滋腎陰,溫腎陽,強壯筋骨;澤瀉、車前子、萆癬、薏苡仁入脾腎,利水化濕,瀉脾腎兩虛所致之濕濁,使補中有瀉...
參芪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方類聚》。具有調榮衛,補不足之功效。主治虛寒自汗。組成 人參、黃芪、當歸、芍藥、白朮、五加皮、官桂、甘草、前胡、秦艽各等分。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加生薑五片,大棗二個(去核),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功用 調榮衛,補不足。主治 虛寒自汗...
黃芪配白朮,汗不外泄,外邪易難內侵;本方以補氣固表藥為主,配合小量祛風解表之品,使補中寓散。運用 本方用於表虛自汗證,臨床套用以自汗惡風,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為辨證要點。加減化裁 自汗較重者,加浮小麥、煅牡蠣、麻黃根以固表止汗。禁忌 若屬外感自汗或陰虛盜汗者,則不宜使用。重要...
“玉屏風”亦為中藥名。玉屏風為中藥名方,出自元代醫家危亦林所著的《世醫得效方》一書,由防風、黃芪、白朮(炒)三味中藥組成。可斂汗固表,也是體質虛弱者預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研究還表明,玉屏風散具有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藥中的“丙種球蛋白”美稱,現代臨床在內、外、婦、兒等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