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簡介 白朗寧BAR1918輕機槍最初型M1918A1式白朗寧輕機槍(BAR)由美軍士兵在一戰中首次使用,並且二戰中該槍仍在使用。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使該槍獲得了很高的聲譽。1940年,M1918A2式投入使用。該槍在研製時的初衷是作為單兵使用的自動步槍,但是由於使用的是全尺寸的步槍彈造成槍的重量和後坐力太大。無奈,美軍只能將其作為班用火力支援武器使用。這反而彌補了1917式和湯姆遜M1之間的火力空檔——前者威力大但重量也不小,要兩人編組使用(一人扛槍,一人拿子彈);後者的重量小但火力持續性和威力小。與早期型號不同的是它僅有全自動方式下的兩種射擊方式:慢速方式300—450發/分;快速方式500—650發/分;而沒有了半自動方式。兩種型號的白朗寧機槍都被廣泛的使用。而且在很多的電影中,你也可以見到它的身影。該槍是快速火力和穿透力完美結合的典範。它最大的缺點是缺少可快速更換的槍管來減少槍管的過熱。《
拯救大兵瑞恩 》、《
兄弟連 》、《
風語者 》等影片中都可見到它的身影。
M1918A2 最初型 最初型M1918A1式白朗寧輕機槍(BAR)由美軍士兵在一戰中首次使用,並且二戰中該槍仍在使用。在惡劣環境下的可*性使該槍獲得了很高的聲譽。1940年,M1918A2式投入使用。與早期型號不同的是它僅有全自動方式下的兩種射擊方式:慢速方式300—450發/分;快速方式500—650發/分;而沒有了半自動方式。兩種型號的白朗寧機槍都被廣泛的使用。而且在很多的電影中,你也可以見到它的身影。該槍是快速火力和穿透力完美結合的典範。它最大的缺點是缺少可快速更換的槍管來減少槍管的過熱。
白朗寧BAR1918A1輕機槍 歷史沿革 美國在加入
第一次世界大戰 前少量試用過一些外國和本國設計的機槍,但由於官僚主義的優柔寡斷和缺乏實踐的軍事理論研究,這些試驗都沒有結果。結果當美國軍方高層在1917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後才發現,在面對這種以機槍火力為主的塹壕戰中,他們手頭上只有670挺M1909哈其開斯機關步槍、282挺M1904
馬克沁機槍 和158挺柯爾特M1895機槍,經過反覆論證後他們認為必須儘快重整軍備。但在這以前,抵達法國的美國遠征軍由於武器彈藥嚴重不足,只能由法國和英國補充部分裝備。法國人送來的M1915紹沙機關步槍發射8mm勒貝爾彈,其彈藥不能與美軍步槍通用,而且此槍的問題多多,但由於遠征軍中只有這種武器可以供步兵在推進中抵肩射擊或腰際射擊(即所謂的“行進間射擊”),而其他機槍則太重而無法伴隨步兵在向敵人戰壕推進中使用,因此美國遠征軍不得不暫時忍受這種武器。
其實早在1917年初,約翰·白朗寧就帶了兩件新設計的自動武器到華盛頓親自進行示範,其中一件是一種水冷式重機槍,而另一件就是可以供步兵在行進間抵肩射擊的自動步槍,這兩種武器的口徑均為.30-06。
新式武器的公開展示時間是2月27日,地點是在
國會山 前面的空地上。在包括軍事高官、國會議員、參議員、外國政要和媒體記者共300多人的圍觀下,白朗寧對這兩種武器進行了實彈射擊演示,這兩種武器的表現令觀眾印象深刻,於是他很快就得到政府發出的武器訂購契約。
美國陸軍軍械官員在
春田兵工廠 對這兩種武器作了進一步的試驗,然後在1917年5月正式決定採用這兩種武器。但為了避免產生混淆,彈鏈供彈的水冷式機槍被命名為M1917白朗寧機槍,而彈匣供彈的“機關步槍”則故意命名為M1918白朗寧自動步槍(Browning Automatic Rifle)。要知道那年月還沒有流行“輕機槍”這個單詞,在英語裡對於彈匣供彈、重量輕的連發武器是稱之為機關步槍(machine rifle)。
由於遠征軍急需新武器以代替彈藥不通用和故障率高的紹沙輕機槍,在1917年7月16日,
柯爾特公司 就得到一份12,000支BAR的生產契約,可獲得白朗寧的專利並獨家生產BAR。但當時柯爾特公司正在全力滿足英國陸軍的維克斯機槍生產契約,只得要求推遲BAR的生產,同時設法擴大了在康乃狄克州梅里登的新工廠。由於迫切地需要新武器,在柯爾特公司再次拒絕立即投產BAR後,
美國陸軍 就把溫徹斯特武器公司指定為新的BAR主要承包商。溫徹斯特公司在作生產準備的同時,其技術人員也協助完成了BAR的生產型設計,這個生產型與原型的最大區別是拋殼方式由向上拋改為向右拋。
然而由於BAR直到1918年2月還沒有開始投產,在陸軍的多番催促下,溫切斯特急急忙忙地啟動了BAR的生產線,當首批生產的1800支BAR交付時,被發現許多槍的部件不能互換,於是生產暫時停止,直至改進生產工序,使該武器完全符合要求。溫徹斯特獲得一份25,000支BAR的契約,他們在1918年6月再次全面投產這種武器,當月就交付了4,000支槍,在7月又交付了9,000支。
當溫徹斯特公司進入滿負荷運作時,柯爾特公司和馬林-羅克韋爾公司(Marlin-Rockwell)也開始投產BAR。不過馬林-羅克韋爾所獲得的BAR契約是為比利時政府生產該槍。當這三家公司一起生產時,日產量達到706支BAR,至一戰結束時共交付了約5萬2千支BAR,在1918年至1919年間,又生產了102,125支BAR,其中柯爾特生產了16,000支,溫徹斯特生產了47,123支,馬林-羅克韋爾生產了39,002支。
BAR是在1918年7月開始運抵法國的,第一個接受這種武器的是美國陸軍第79步兵師。BAR首次投入實戰是在1918年9月13日,約翰·白朗寧的兒子范·阿爾文·白朗寧少尉也在當時的戰鬥中使用他爸爸設計的武器向德國人射擊。
儘管BAR投入戰爭的時間很晚,但還是取得了相當大的影響,被廣泛使用在默茲-阿戈訥進攻戰中,而且給予了盟友很深的印象。法國也訂了15,000支BAR以取代其極不可靠紹沙機關步槍。
一戰結束後,BAR又進行了多次改進。第一次重大改進結果是定型了M1922輕機槍,該槍於1922年少量生產並裝備了美國騎兵。在1926年時,對BAR的護木作了改進,降低了護木上方的高度,使槍管更多地暴露在空氣中,以加快散熱。當美軍採用新的172格令.30-06口徑M1步槍彈後,BAR的瞄準也要重新設計,以適應新的彈道。在當時,柯爾特公司還生產了一些半自動型的BAR。
鑒於BAR連發射擊時不容易控制,在1937年開始對BAR進行第二次重大改進,該改進型後來被美國陸軍定型為M1918A1並予以採用。新的M1918A1增加了輕型兩腳架,使它更像輕機槍。不過M1918A1隻生產了很少的數量,而且有部分M1918A1是由原來的M1918改裝而成。
對BAR的第三次重大的改進是在1938年開始時,當時歐洲戰雲密布,美國軍隊再研製輕便的班用輕機槍已經為時已晚,所以決定再次改進BAR。這種BAR的最終型號在1939年被定型為M1918A2,並在1940年被正式採用。
最初的M1918A2是由部分舊的M1918、M1922和M1918A1轉換而成。當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BAR的需求量急劇增加,於是政府找了IBM公司和新英格蘭輕武器公司(New England Small Arms Corp)作為M1918A2的生產承包商,這兩家公司在二戰期間一共生產了168,000支M1918A2。
雖然M1918A2的操控性比起原來的型號都要好,但由於固定槍管和只有20發容量的彈匣,所以火力持續性能較低。作為一支自動步槍而言,BAR又太重了,它的重量是春田M1903和M1伽蘭德的兩 倍;但如果作為一支輕機槍,BAR又顯得過輕,在全自動射擊時不容易控制。與布倫、日本96式、蘇聯DP這些真正的輕機槍相比BAR的性能還是差了點。但在實際戰鬥中,BAR還是很受歡迎的。BAR的重心位置較好,而M1918A2的兩腳架和消焰器因為很容易拆卸,所以作戰部隊往往棄之不用,以減輕重量和提高機動能力。結果在二戰中許多原本作為輕機槍使用的M1918A2都回復到一戰時那種“行動間射擊的自動步槍”角色,這樣使用在戰鬥中效果相當好。
由於BAR是作為班組火力支援自動武器配發的,步兵班裡所有人都要在基礎訓練中學會操作BAR,以便當指定的BAR射手被打死或受傷時能有人接手。
在二戰期間,美國陸軍一個步兵班由12人組成,但只配1支BAR。而
美國海軍陸戰隊 的步兵班編制幾經演變,由二戰初期的9人班到12人班再到13人班,而班組內配的BAR也從1支到2支最後是3支。直到今天美國海軍陸戰隊仍然維持著1944年定下來的步兵班編制,即一名班長帶領三個4人火力小組,每個小組配1支輕機槍(以前是BAR,現在是M249)。
在
太平洋戰場 上,BAR往往被布置在巡邏小分隊的一頭一尾,當發生伏擊時其火力可以迅速壓制日軍的火力點。據說在太平洋戰場上,再沒有比BAR的射擊聲音更能穩定士兵們的信心了。1944年8月3日,在關島戰役中美國海軍陸戰隊3師9團1營的一名BAR射手二等兵保羅·威特克(Paul Witek)所在的排遭到火力壓制,威特克站起來用BAR壓制日軍的機槍火力,讓他的戰友得以救護傷員和撤出危險區,然後他一邊推進一邊射擊,一直推進到離敵人陣地5至10碼距離後再投擲手榴彈,當場幹掉8名日本兵。隨後他也被日軍射殺,但由於他的英勇行動讓他的排脫離危險而被追授榮譽勳章(MOH)。
當然,BAR也有其缺點。首先,它確實太重了,按二戰時期一名BAR射手的配備,1支BAR加上12個實彈匣時,其總重達到40磅左右。所以BAR射手的負荷很大。二戰時美軍士兵給BAR起了兩個綽號,叫“Bad-Ass Rifle”或“Big-Ass Rifle”,縮寫都是BAR。
此外,由於槍管不可拆卸,因此BAR的槍管升溫很快。在短時間內連續射擊數百發後,槍管會變紅,以至於燒焦護木與槍管的接觸部位,導致其脫落。
另外就是彈匣容量少的問題。為此BAR射手都得學會打出3至5發點射,但即使這樣,往往只扣了4下扳機就已經打空彈匣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海軍陸戰隊經常採用一個小組提供火力掩護,直至打空彈匣,然後另一個小組開火,讓前一個小組的BAR射手換彈匣的方法。美國陸軍步兵班的標準配系是只有1支BAR,但一些作戰部隊會自己多裝備1支,讓每個班有兩支BAR可以輪流射擊。
在二戰期間,BAR不只是作為步兵班組的火力支援武器,也被其他單位廣泛使用。有一個有趣的例子,1944年,一名飛越駝峰航線的美國飛行員沃里·蓋達(Wally A. Gayda)上尉有一次在駕駛C-46運輸機時遭到日軍戰鬥機的攔截,於是他把一支BAR從機艙視窗伸出去掃射,結果一架中島戰鬥機載了下來,因為倒霉的飛行員剛好撞到子彈上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BAR仍在美軍中服役,但由於戰損及其他原因導致的數量減少並沒有得到補充。當爆發韓戰時,BAR的生產再次被啟動。這次簽約的是皇家麥克比打字機有限公司(Royal McBee Typewriter Co.),共生產了61,000支M1918A2輕機槍,此時生產的M1918A2採用了一種有新的消焰/制退器。到了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在早期使用過BAR,在美國為南越政府軍提供的武器中也包括有大量的BAR。BAR在美國國民警衛隊中服役時間更長,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才撤裝。還有許多國家從美國的軍事援助計畫中獲得BAR,有些一直使用到1990年代。
由於BAR經常被當作班用輕機槍使用,美軍直到現在仍然把M249射手的軍事職能叫做“自動步槍手”(Automatic Rifleman),其實就是源自當年BAR射手在美軍步兵班中的職能。
在美國以外,BAR也在其他國家有生產。例如比利時FN仿製的BAR,除本國使用外還出口到芬蘭和中國。瑞典和波蘭也仿製生產BAR,另外英國也曾裝備過改為.303口徑的BAR,但具體數量不明。此外,裝備過BAR及其外國仿製型的國家還有奧地利、玻利維亞、巴西、智利、中國台灣、哥倫比亞、古巴、埃及、衣索比亞、希臘、海地、以色列、納粹德國、 挪威、薩爾瓦多、南韓、南越、 瑞典、泰國、土耳其、西德。
BAR在美國民間也是受歡迎的武器,目前仍然有一部分能全自動射擊的BAR可供合法轉讓。現在還有一家槍枝製造商俄亥俄軍械廠(Ohio Ordnance Works)在2006年開始生產兩種半自動型的BAR,一種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M1918型的半自動型,稱為A1918;另一種是M1918A2型的半自動型,稱為1918A3。不過這年代生產的半自動BAR已經是採用程控機器生產,所用鋼材也比當年的更好。在2013年年底,俄亥俄軍械廠還推出了一種經過現代化改裝的BAR,稱之為“重型戰鬥突擊步槍(Heavy Combat Assault Rifle,簡稱HCAR)”。
型號 M1918
M1918型是BAR第一種型號,這是一種可選射擊方式的自動步槍,採用活塞長行程導氣式工作原理,導氣裝置在槍管下方。機匣是由一整塊鋼機加工而成。拉柄位於機匣左側。槍機採用偏移式閉鎖方式,開膛待擊。保險/快慢機柄位於機匣左側,分別有保險“S”、單發“F”和全自動“A”三檔。武器槍管是擰進機匣前端的槍管節套上,不具有快速拆卸功能。供彈具為20發雙排盒形彈匣,據說還研製過40發容量的防空彈匣,但從1927年後就已經全部撤裝。槍管長24英寸,槍口上安裝有柱形消焰/制退器。槍托為木製,機械瞄具由柱形準星和表尺組成,射程裝定從100碼至1500碼可調。BAR的原本設計中包括有刺刀,但這刺刀卻沒有大量生產,因此極為罕見。刺刀使用時是安裝在消焰器下方。
由於BAR是為步兵行進間射擊而設計的,據說BAR曾配發過一種專門的子彈帶,其右側有一金屬“杯”,可將槍托底部插入其中,以便射手能更輕鬆地實現“行進間射擊”。BAR配的彈藥攜具有兩種,一種是主射手用的挎包形式,左、右肩各背一個,每側有3個彈匣袋,兩個挎包共可攜帶12個彈匣。另一種是“副射手”用的,為腰帶形式,有4個彈匣袋,每個彈匣袋中可裝入2個彈匣,同時還有4個彈藥袋可讓攜帶8個春田步槍的橋夾。
M1918自動步槍
M1922輕機槍
M1922輕機槍是對M1918 BAR的第一次重大改進,該槍於1922年少量生產,主要裝備了美國的騎兵。M1922輕機槍的特點是安裝有重型槍管,槍管表面帶有散熱筋,在槍管節套上安裝了一對可調節長度的兩腳架,槍托底部增加了一個單腳架,槍托底板上還有鉸接式的支肩板,以便全自動射擊時,使槍穩定在肩膀上。
M1922輕機槍 M1918A1
M1918A1在1937年開始設計,其目的是改進M1918連發射擊的有效性和操控性。與原來的M1918型相比,M1918A1可在導氣箍上安裝一副輕型兩腳架,腿架的高度可調,並在槍托底板增加了支肩板,使它更像一挺輕機槍。M1918A1的產量不多,數量很少,現在也變得很稀有。
M1918A1 M1918A2
M1918A2是從1938年開始研製的,1939年定型,1940年裝備部隊。與其他BAR相比,M1918A2最主要的改進是取消半自動發射功能,並在槍托上安裝了一個降低射速的緩衝裝置,通過快慢機上選擇兩種不同的全自動射速。當快慢機選擇原來的“F”檔時,為300~450發/分的低射速,當選擇原來的“A”檔時,為500~650發/分的正常射速。
白朗寧BAR1918A2輕機槍 此外,又採用了一個新的兩腳架,腿架底部帶防滑板,新的兩腳架安裝在槍口裝置上,而非導氣箍上。由於這個兩腳架和消焰器很容易拆卸,所以許多美軍士兵往往把它拆掉,把M1918A2當作真正的自動步槍而非輕機槍使用。
其他的細節改進還包括在扳機護圈前增加了金屬導棱以便於輔助快速更換彈匣,護木形狀和尺寸都作了改變,槍托下又增加一個單腳架,表尺也作了改進以適應新的M2步槍彈更平直的彈道,射程裝定從100碼至1600碼。另外還增加了刺刀座,不過幾乎沒有BAR射手會真的給它裝上刺刀。
白朗寧BAR1918A2輕機槍 到了1942年,M1918A2的槍托由木製改為玻璃鋼製。在戰爭中後期,又在槍管上增加了提把。
當M1918A2服役了一段時間後,軍械人員開始收到大量關於後坐緩衝器頻頻出現故障的報告。經過調查,發現這是由於士兵維護保養M1918A2的時候都是槍口向上地豎直擱在地上,結果槍油和火藥燃氣殘渣都聚到後坐緩衝器上。此外,與M1伽蘭德不同的是,M1918A2的導氣箍沒有使用不鏽鋼材料。由於當時的軍用彈藥發射藥具有腐蝕性,在潮濕環境下使用時如果不經常進行維護,導氣箍就很容易生鏽。軍械人員總結出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定期分解維護。
M1918A2配用的.30口徑彈藥有M2普通彈、M2穿甲彈(AP)、M14穿甲燃燒彈(API)、M22易碎彈、M1曳光彈、M25曳光彈、M40教練彈和M1909空包彈。
白朗寧BAR1918A2輕機槍 柯爾特的BAR商業型
在1919年,
柯爾特公司 開始研製和生產BAR的商業型,第一種型號命名為1919型自動機關步槍(Automatic Machine Rifle Model 1919),公司名稱為U型(Colt Model U)。柯爾特U型與M1918相比,採用了不同的復進機構(安裝在槍托內,而不是導氣管內),並取消了消焰器。
過後不久,柯爾特公司又推出了1924型步槍,重新設計了護木,並使用手槍形握把。但接下來推出的1925型步槍(公司型號R75)有更高的出口銷量,因此名氣也比其他商業型BAR更響亮。1925型是在1924型基礎上改進的,但使用重型槍管,表面有散熱槽,帶輕型兩腳架,彈匣插口和拋殼口都配有防塵蓋的。該型號在1925年生產了多種口徑,包括.30-06春田口徑(7.62×63mm)、比利時7.65×53mm毛瑟口徑、7×57mm毛瑟口徑、6.5x55mm、7.92×57mm毛瑟口徑和英國.303(7.7×56mm R)。這些商業型都用於出口。後來柯爾特公司還在此基礎上推出一種1925型(R75)的改進型R75A輕機槍,具有快速更換槍管能力,R75A輕機槍只有小批量生產,並裝備了荷蘭陸軍。
在1925型基礎上,柯爾特公司還生產了一種減輕重量和半自動的型號,公司型號為R80,或稱為“Monitor”步槍。“Monitor”步槍沒有兩腳架,使用重量較輕的輕型機匣和較短的輕型槍管(長度減少至18英寸),槍口安裝有制退器。“Monitor”步槍在1931年這被
美國 的一些執法機構採用,這是第一種FBI的“制式步槍”,此外也有一些警察局使用該槍。在禁酒令期間許多警察使用此槍和湯姆森衝鋒鎗一起作為路障武器,攔截檢查卡車。著名的雌雄大盜邦妮·帕克(Bonnie Parker)和克萊德·巴羅(Clyde Barrow)就是被執法人員使用這種武器成功伏擊的,不過這種武器也和其他BAR一樣有部分也落入了不法之徒手中。此外還有一種7.65mm口徑型的R80賣到了
阿根廷 。
柯爾特的BAR商業型 FN白朗寧輕機槍
FN公司在1920年代從柯爾特獲得在歐洲生產和銷售BAR的權利,並開始改進他們自己的BAR型號。在1927年12月,FN與波蘭簽定契約,為波蘭生產10,000挺7.92mm口徑的wz.28輕機槍,這是FN正式生產的第一批BAR改型。
到了1930年,FN推出Mle 1930型輕機槍,這是FN在wz.28的基礎上改進,並採用了白朗寧的弟子塞弗所設計的具有兩種射速的擊發機構,使該輕機槍可選擇較快或較慢的全自動射速。FN Mle 30輕機槍主要有兩種口徑,分別為7.65mm和7.92mm。Mle 30輕機槍的主要客戶是
比利時 軍隊,另外在1940年2月又賣了一批給芬蘭,此外還生產了數千支分別賣給了智利和衣索比亞。
中國也是FN Mle 30輕機槍的主要客戶之一,在1933年上半年就採購了5000挺,到1937年已經進口了9148挺,抗戰爆發後,
國民政府 又訂購了8000挺,至1939年5月,通過滇湎公路一共運往內地7412挺FN Mle 30輕機槍。
不過在Mle 30剛推出後不久,塞弗就開始對Mle 30作進一步的改進,新槍在1932年定型,被重新命名為FN D型(FN Modele D,或FN Type D),“D”這個字母來自法語Demontable—— 意思是“可拆卸”,這是因為FN D型輕機槍的槍管有快速拆卸能力,便於射手迅速更換過熱的槍管。塞弗還重新設計了FN D型的機匣,使分解和組裝武器更容易。FN D型的另一個改進是增加了提把(早期的FN D型並沒有),及新的覘孔式照門。
FN D型 雖然上述的改進使FN D型成為BAR槍族中最先進的,但直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爆發前,都沒多少訂單,因此戰前FN D型產量極少。雖然納粹德軍採用了從波蘭繳獲的wz.28,但當德國軍隊在1940年入侵比利時後,他們卻不打算讓FN繼續生產FN D型,他們認為FN D型的一個嚴重缺點是不能像他們的MG-34那樣採用彈鏈供彈,因為,20發彈匣的容量實在太小了。
二戰結束後,雖然FN D型仍然在生產,但訂單量還是太小。戰後的FN D型主要客戶還是比利時軍隊(但改為.30-06口徑),此外還有埃及軍隊(7.92mm口徑),但為數甚少,此外還有少量賣到南美。與二戰期間生產的FN D型時相比,戰後生產的FN D型增加了氣體調節器,所以從導氣箍上就能識別出二戰前還是二戰後生產的。
FN D型 當北約在1954年選中7.62×51mm作為集團內的標準彈時,FN又在1957年設計了7.62×51mm口徑型,這種型號被重新命名為FN Modele D A1。
但這種彈匣供彈的BAR作為輕機槍的設計已經落後於時代了,所以FN D A1型也沒接到多少訂單。比利時軍隊裝備的FN DA1型是由原來的FN D型改裝而成的,幾乎沒直接生產新的FN D A1型。FN D A1型的另一個主要客戶是以色列軍隊。該槍是BAR系列中最後的輕機槍,FN在1967年後就只生產半自動的狩獵用商業型。
波蘭BAR BAR在
比利時 開始生產後,波蘭在1927年12月10日與FN公司簽訂了一份契約,由FN公司為
波蘭軍隊 生產10,000挺口徑為7.92×57mm毛瑟彈的輕機槍,這種輕機槍其實是在柯爾特R75(1925年推出的商業型BAR)的基礎上,但根據波蘭軍隊的稍作修改的BAR變形槍。被波蘭軍隊採用後,該槍被正式定型為 “1928年型7.92mm白朗寧輕機槍”(7,92 mm Ręczny karabin maszynowy Browning wz. 1928),或稱為rkm wz.28。wz.28輕機槍與M1918 BAR相比,主要的改變有手槍形握把、兩腳架、開放式V型缺口照門,並槍管稍為延長。
後來經過授權後,wz.28輕機槍被允許華沙的國營步槍廠(Państwowa Fabryka Karabinów)生產,但與原來FN生產的wz.28相比,稍有一些細節上的修改,例如新的機械瞄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wz.28輕機槍一直是波蘭步兵和騎兵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在1939年時波蘭大約共有20,000支wz.28輕機槍。
在納粹德國和蘇聯瓜分了波蘭後,波蘭軍隊的武器也被兩者瓜分了。德國把wz.28輕機槍改名為IMG 28(p)輕機槍,裝備二線部隊並一直使用到二戰結束。而
蘇聯紅軍 也在二戰期間使用了一些繳獲的wz.28輕機槍。
在1930年代中期,波蘭的輕武器設計師Wawrzyniec Lewandowski以wz.28為基礎改進了一種用於飛機自衛的航空機槍,這種航空機槍的主要變化包括把射速增加至1100發/分,並消除了槍托,在機匣後方安裝了鏟形握把,槍管具有快速拆卸功能,但更重要的一項改變是新的供彈機構。因為20發彈匣的火力持續性實際不適合用作航空機槍,所以該槍的供彈機構是安裝在機匣上方的一個91發彈盤。這種機槍在1937年被波蘭空軍正式採用,並命名為“1937年型觀察員機槍”(karabin maszynowy obserwatora wz. 1937)。大約一共生產了339挺wz.37航空機槍,被安裝在PZL.37中型轟炸機和LWS-3 Mewa偵察機上。
wz.1928輕機槍 瑞典型BAR 在
第一次世界大戰 結束後,
瑞典 從
柯爾特公司 訂購了一批大約700挺按照瑞典要求生產的BAR,實際上這是以柯爾特1919型自動機關步槍為基礎進行改進,主要是把口徑改為瑞士的6.5×55mm m/94步槍彈,此外還增加了兩腳架和手槍形握把。在1920年,瑞典向柯爾特購買了該槍的生產權,由卡爾·古斯塔夫公司為瑞典軍隊生產該槍,並把這第一種瑞典型BAR命名為Kg m/1921。這“Kg”是“KulspruteGevar”的縮寫,字面意思是“噴灑子彈的步槍”,其實就是“機關步槍”和後來的“輕機槍”之意。Kg m/21輕機槍與Ksp m/1914水冷式機槍(仿奧地利M07/12,也是卡爾·古斯塔夫生產)是瑞典軍隊的主要兩種步兵火力支援武器。卡爾·古斯塔夫生產的Kg m/21大約有7500挺。
Kgm/21輕機槍
和BAR一樣,Kg m/21也沒有快速更換槍管能力,分解維護也比較複雜。該槍有一組氣體調節器,有三個導氣量設定(“S”用於發射實彈,“L”為空包彈)。快慢機也有三個位置:P為半自動,A為全自動,S為保險。準星是典型的片狀,帶護環,表尺是覘孔式,射程裝定為200~1200米。雖然槍管不能快速拆卸,但備有野戰維護時更換槍管的工具和後備槍管。
芬蘭在
冬季戰爭 期間由於軍用裝備短缺,曾向瑞典購買了130挺Kg m/21輕機槍,而一些瑞典志願者到芬蘭參與了戰鬥,他們帶著204挺Kg m/21輕機槍,因此芬蘭在冬季戰爭中至少有330挺Kg m/21輕機槍。然而當德國占領丹麥和挪威後,使得瑞典人擔心會被入侵,趕緊把部隊組織起來,於是又向芬蘭要回了其中一批武器,和志願者,於是又有有105挺Kg m/21輕機槍回到瑞典。留在芬蘭的220挺輕機槍Kg m/21一直用到戰爭結束後仍在使用。所以Kg m/21也算參加過二戰。
Kg m/21的主要缺點是槍管是固定式的,持續射擊時槍管很快就過熱,卻不能在戰鬥中立即更換。後來FN公司設計了可快速更換槍管的BAR——FN D型。 瑞典先是向FN購買了少量的FN D型試用,並把這些槍命名為Kg m/1935。然後在1935年,卡爾·古斯塔夫設計了一種新的快速拆卸結構,不是把槍管直接旋轉進機匣內,而是把槍管通過一組旋轉法蘭“扣”在機匣前的槍管節套上。經此改進後的新機槍被命名為fm/1935,意思是“1935年試驗型”。後來他們又給fm/35的槍管增加了散熱片,由此正式命名為Kg m/35。但後來又取消了槍管散熱片,而定型了Kg m/37輕機槍,並被在1937年開始進入軍隊服役。Kg m/37輕機槍與Ksp m/1936水冷機槍一起成為瑞典陸軍的主要的火力支援武器。
試驗型的Kg fm/35 由於Kg m/37的射速約每分鐘500發,這使它在全自動射擊時很容易控制。每挺Kg m/37配一根槍管、皮革背帶、兩個裝附屬檔案和備件的皮盒,每挺Kg m/37還帶有8個彈匣,可放在4個皮革彈匣袋中。
Kg m/37在槍管下方增加了氣體調節器,能適應該槍發射的所用彈藥,甚至包括空包彈。不過發射空包彈時,還配有一個專門的空包彈適配器,讓易碎的木製彈頭通過。空包彈適配器可擰到槍管上,但需要拆卸消焰器。
在二戰結束後,瑞典還曾試圖把Kg m/37改成彈鏈供彈,此試驗主要由卡爾·古斯塔夫負責,試驗中彈鏈供彈機構比較可靠,但沒有量產和裝備部隊。
Kg m/37在瑞典陸軍中一直使用到1980年代,才被Ksp m/58(FN MAG)所代替。而Kg m/21也被瑞典炮兵使用到1971年。
Kgm/37 投產 由於位於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的柯爾特兵工廠已經處於滿負荷運轉,因此公司希望在
康乃狄克州 的默里迪恩另僻廠址來製造BAR。由於要求最大數量的BAR步槍在最短的時間內生產出來,而且新工廠的工人必須經過全新培訓,軍械部沒有同意。合理的解決辦法就是另僻途徑,為此,政府通過與柯爾特公司及白朗寧達成協定,即獲得了戰爭“進行期間”此槍生產的專利權。
1917年9月,馬林·羅克韋爾公司和溫徹斯特連發武器公司簽定了生產BAR的契約。柯爾特哈特福德工廠在其生產任務相當緊張的情況下也接受了生產BAR的契約。這三家生產廠原本都已有沉重地武器生產任務,但由於新式自動步槍的重要性及其優先的生產權,工廠不得不新上設備加速其生產。這裡既沒有此槍的設計圖更沒有詳細的技術指標,而現有的唯一的工作模型就是手工製作的樣槍。而溫徹斯特工程部只被允許從柯爾特公司借用樣槍使用僅僅一個周末,根據樣槍繪製了必要的產品圖及藍圖,並於星期一早晨將樣槍歸還給柯爾特公司。然後溫徹斯特公司又輔助馬林·羅克韋爾公司建立了生產線。溫徹斯特公司於1917年12月開始交付產品,馬林·羅克韋爾公司開始於1918年1月,而柯爾特公司於同年2月提交產品。儘管BAR實際上是1917年列裝的,但卻將其命名為“M1918”,這也許是為了防止與白朗寧1917型水冷式重機槍相混淆的緣故。
海外軍隊於1918年夏末開始配發BAR。有趣的是:此槍最先是由設計師的兒子——瓦爾·白朗寧中尉在法國進行演示的。1918年9月12日,第79步兵師使用BAR是美國軍隊在戰場上使用BAR的最早記載。很快BAR作為一種戰鬥
白朗寧BAR1918輕機槍被證實是很成功的。正如1919年助理戰爭部長所指出的:“BAR受到了我們的軍官及使用過它的人的高度評價。儘管這些槍的使用環境很惡劣,在前線,曾一度在雨中使用,射手們幾乎沒有時間去擦拭它,但一直工作很好。”
1918年11月停戰之時,已有大約52238支白朗寧自動步槍交付使用。此槍的生產一直持續到1919年末才停止,到那時為止共生產了102125支M1918式BAR。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BAR仍然保留在美國的貨單中,並且在二十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包括中國、
海地 、
尼加拉瓜 等國在內的全球範圍內各種小規模的軍事行動中使用的BAR的數量是相當驚人的。柯爾特公司生產了一種民用型白朗寧自動步槍,並將其命名為“班長”,但由於標準軍用BAR易於得到,限制了其銷售量。由於一些BAR從國民警衛隊軍械庫及其它地方失竊,因此在二十年代及三十年代的騷亂期間為犯罪分子所利用。BAR在這個時期的兩次最臭名昭著的犯罪案中起了重要作用,犯罪分子克萊德·巴羅、邦尼·帕克及另一人最終落人執法人員手中。
白朗寧BAR1918輕機槍 改進型 BAR進行了測試
1922年,軍隊對一種更輕巧的試驗型BAR進行了測試,它是為高度機動的地面部隊使用而設計的,但沒有投入生產。1937年,第一支主要的變型槍被命名為“M1918A1”。它與M1918基本相同,增加了一個可折合的兩腳架,通過一對錐型減震腿固定在槍管下方的活塞筒上。此槍還安裝有摺疊式槍托底板,以便全自動射擊時使槍保持穩定。縮短了上護木的高度,使槍管更多地暴露在外以便達到更好的冷卻效果。由於M1918A1是在M1918基礎上改進而成,因此沒有進行單獨生產。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截止到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BAR最終的也是最廣泛生產的型號是“M1918A2”。於1941年投產。與“M1918A1”相似,M1918A2也安裝有可折合的兩腳架,只是M1918A2是將其安裝在安裝在槍口消焰器上,而非活塞筒上。經改進後的帶摺疊式槍托底板的槍托後部及預備的
單腳架 也被採納,儘管單腳架看起來非常沒用。縮短了下護木的高度和長度,表尺換成了與M1919A4機槍上使用的型號相同的表尺。扳機護圈前填加了金屬導棱便於輔助更換彈匣。與M1918和M1918A1不同的是,M1918A2不能夠選擇半自動射擊,只能實施全自動射擊,全自動射擊時射速兩檔可調,分別約為300-450發/分和500-650發/分。改進後重量增加了,M1918A2全重達到大約20磅,而M1918僅有16磅。起初,M1918A2是在M1918改進的基礎上加工而成,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期,改進而成的M1918A2主要是由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生產。一些未經改進過的M1918根據Lend-Lease協定發往大不列顛(通常在這類槍上漆上紅槓)。因此,一些M1918未被改成M1918A2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列裝部隊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BAR的需求量急劇增加,不得不尋找新的生產地。政府部門與兩個商業公司簽定了定購契約,即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IBM)和新英格蘭輕武器公司來生產M1918A2。在戰爭期間,這兩家公司共為政府輸送了總量為208380支這種類型的BAR。這是對早期BAR的補充。
折掉兩腳架的M1918A2
BAR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激烈的戰鬥作戰,並再一次證實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一份有關BAR性能的例證在一份1943年海軍陸戰隊的報告中可見一斑:“口徑為.30的M1918A2白朗寧自動步槍。一種一直受到好評的武器。在任何情況下使用都很少發生意外和出現故障,即使在叢林地帶作戰它也能達到所期望的衝擊侵徹力”。儘管BAR的重量有些偏重,但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了廣泛的好評。作為自動武器,BAR優越於.45口徑衝鋒鎗之處就在於其使用的.30口徑彈丸的侵徹力。BAR的射速及可靠性受到了戰鬥部隊的高度好評價。
白朗寧BAR1918A2輕機槍 重量
對M1918A2最普遍的抱怨就是對其超過20磅的重量,為此有時拆除兩腳架以減輕重量。約翰·喬治中校在他所著的《怒射》一書中對此情況評述到:“我們到瓜達爾卡納爾後兩個星期,將所有的配件(兩腳架等)拆除,成為一支完全裸露的槍……又回到了老白朗寧最初的方式。”
BAR的作用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它的重量妨礙了其作為真正自動步槍的使用,而是扮演著輕機槍的角色。即已從部隊陣地戰的“行進間射擊”轉變成標準的班用自動武器,M1918A2是“貨真價實”的輕機槍。在戰爭中美軍作戰所用另外唯一的一支班用自動步槍就是M1941式詹森輕機槍。詹森槍在設計特點上有一些改進,比BAR的重量輕得多,但它在戰爭中套用不太多。
BA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的班用自動武器,用來構建火力壓制點。儘管它在許多套用領域都充分地發揮了其性能特點,但也同樣存在著一些缺點。由於其設計問題,BAR的20發彈匣容彈量有限是一個不利之處,它不可能像白朗寧M1917A1和M1919A4.30口徑彈帶供彈機槍那樣具有持續自動射擊功能。槍管不易拆卸及更換是另一個嚴重的缺陷,因為持續自動射擊很快就會燒蝕槍管,而BAR的槍管僅能在軍械庫中完成拆卸與更換。為使BAR適應彈帶供彈及可以更容易的更換槍管作了大量試驗,但卻需要對機匣作較大幅度的改進,因此不太現實。由於這些因素的影響,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為止,BAR實際上已有些過時了。
韓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BAR在韓戰中廣泛套用,在那裡它適度地發揮了其卓越的性能特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BAR又重新恢復了生產,共生產了6萬支。那時數千支這種槍都是由皇家麥克比公司生產的,這些韓戰時期的M1918A2槍與二戰後期生產的BAR非常相似,都在槍管上安裝有提把,因此改善了短距離的攜行狀況,但隨之更增加了重量。
志願軍步兵班中的M1918A2(左下)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期,發射7.62×51毫米NATO標準槍彈的M14自動步槍與M60通用機槍裝備美軍,作為包括BAR在內的一些武器退出現役。但是,一些庫存的BAR在
越南戰爭 中使用,一些供應南越軍隊及其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