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獴,是一種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廣大地區以及阿拉伯半島南部的獴科動物。大部分生活在黑非洲,一部分生活在阿拉伯半島南部,生活區域環境多樣,從沙漠到森林,但是似乎不在潮濕的剛果叢林出沒,生活區域離水源不遠。
基本介紹
簡介,外形特徵,特點,食性,習性,繁殖,相關新聞,群棲生活,
簡介
是一種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廣大地區以及阿拉伯半島南部的獴科動物。靈貓科獴屬的通稱,是一些長身、長尾而四肢短的動物,它們以吃蛇為主,也獵食蛙、魚、鳥、鼠、蟹、蜥蜴、昆蟲及其他小哺乳動物。獴是毒蛇的天敵,它們不僅有與蛇搏鬥的本領,而且自身也具有對毒液的抵抗力。共14種,分布於舊大陸的熱帶和溫帶地區,亞洲和非洲,種類較多,非洲集中了半數以上的獴類,僅馬拉加西共和國的馬達加斯加島上就有9種獴。白尾獴(貓鼬)Suricatasuricata等一些非洲的獴為非洲群棲性最強的哺乳動物之一。細尾獴生性警惕,群體中常有一些站立起來負責警惕的“哨兵”。靈貓科成員通常動作敏捷,其中一些獴類體型雖小,但可以用敏捷的動作戰勝毒蛇,是最著名的食蛇動物,而一些靈貓屬於在樹上最敏捷的食肉動物之列。靈貓和獴是馬達加斯加島上食肉目的唯一代表,共8種,置於3個特有的亞科中,在島上占據多種生態位。
外形特徵
體形纖細,毛色灰黃帶紅,背部有深色橫紋。鼻子、耳朵和眼睛周圍都是黑色。肚皮毛色淺而且毛髮稀疏——這一點在它們站立起來時特別明顯。每腳腳趾四個,爪子很堅硬。尾巴細和身體一樣長。雌性比雄性略大,有三對乳頭。
特點
靈貓科Murioidea擁有貓型類2/3的種類,是食肉目的最大一科,也是貓型類中比較原始,習性相對較多樣化的一科。靈貓科可以劃分成多個亞科和族,這些成員可以分成靈貓和獴兩大類,靈貓和獴在較早就開始分化,現在獴常被單劃分為獴科Herpestidae。靈貓科成員基本限於亞洲南部和包括馬達加斯加島在內的非洲,是那一地區最常見的食肉動物。靈貓類在亞洲南部和非洲種類均較多,而獴在非洲種類特別多,亞洲種類較少,但比較常見,此外(小斑)Genettagentta和埃及獴(非洲獴)Herpestes出現在南歐,花面狸Pagumalarvata可出現在我國華中甚至更北的地區,是靈貓科分布最北的成員。靈貓科成員多數陸棲和樹棲,其中靈貓類多樹棲而獴類多地棲,東南亞和中國雲南南部的熊狸Arctictisbinyutong有可以纏繞的尾巴,是食肉目僅有的兩種尾巴可以纏繞的成員之一。靈貓科有少數半水棲的成員,包括赤道非洲的水Osbornictispiscivora,東南亞的獺狸(獺靈貓)Cynogalebennettii和非洲的沼獴Atilaxpaludinosus等,它們是貓型類中水棲性最強的成員。靈貓科中包括一些食性較雜的成員,如花面狸比較喜歡吃果實,又稱果子狸,這些成員是貓型類中吃植物性食物最多的成員。
靈貓科成員多數獨居,但也有些為群居,特別是細尾獴(貓鼬)Suricatasuricata等一些非洲的獴為非洲群棲性最強的哺乳動物之一。細尾獴生性警惕,群體中常有一些站立起來負責警惕的“哨兵”。靈貓科成員通常動作敏捷,其中一些獴類體型雖小,但可以用敏捷的動作戰勝毒蛇,是最著名的食蛇動物,而一些靈貓屬於在樹上最敏捷的食肉動物之列。靈貓和獴是馬達加斯加島上食肉目的唯一代表,共8種,置於3個特有的亞科中,在島上占據多種生態位。隱肛狸Cryptoproctaferox是馬島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也是靈貓科體型最大的成員之一,為樹棲性,爬樹技術高超,外形和生態地位均略似貓科動物,是狐猴的主要天敵。馬島的另外兩種靈貓是馬島縞狸Fossafossa和食蟻狸Eupleresgoudotii,和東南亞的縞狸比較接近。馬島的獴有5種,其中紋背獴Galidiaelegans是島上最常見的食肉動物。
食性
蜘蛛和蚯蚓。有時候也吃一些小型蜥蜴、植物和小鳥的蛋——很明顯它們對付不了鴕鳥蛋,因為它們中個頭最大的總長只有50厘米,體重不超過一公斤。
習性
白尾獴是地棲生物,它們生活在3~30隻成員組成的群體中,群體領地面積大約15平方公里。它們在龐大的地下迷宮般的洞穴中休息、產崽,這些洞穴有時候長達25x32m,溫度恆定,想必在納米布沙漠的中午待在裡面很舒服。它們只在白天活動,晚上就蜷縮在洞穴里相互取暖——不要認為沙漠裡晚上很熱,其實非常冷。白天細尾獴用後肢站立起來觀察四周,群體成員相互非常關心(溫暖的大集體啊),而且排外。不過雄性白尾獴經常搬遷到其他群落去,而他們的姐妹們卻只待在出生的群落里。當黑夜結束白天來臨,群體成員會聚集在入口附近相互梳理毛髮,然後一起去覓食。細尾獴用堅硬的爪子挖掘地面——這是一項集體活動,每個成員都參加,但是哨兵除外,它們要站在附近的高地上或者樹上留心四處的危險。主要捕食昆蟲,例如蝗蟲和白蟻、蟋蟀、甲蟲等。它們也吃老鼠、蜥蜴、蛇和小鳥等,它們還會用石頭敲開雞蛋。有時候會襲擊家禽。夜行性,白天在白蟻丘、樹洞之類的地方休息。一般獨居,領地面積平均是1平方公里。雌性獨力撫育幼崽。
繁殖
白尾獴懷孕期是77天,交配期在9~10月,小細尾獴出生在11~12月,通常是2~5隻一胎,只有25克重。10天大睜開眼睛,3~4周大斷奶。它們完全獨立要到7個月大。每群的母細尾獴往往同時生產,雄性們很樂意照顧孩子。白尾獴在一歲大時性成熟,最高壽命12年。獴又稱貓鼬,是非洲最具特色的動物之一,一群貓鼬站立起來四處張望的情景可以說是非洲原野的象徵,所以這種警覺的小動物成了卡通片《獅子王》中的大活寶“丁滿”。繁殖與建群:在繁殖季節,當倭獴群中占統治的雌獴進入動情期,占統治的雄獴緊緊地尾隨它,之後與之交配。在此期間,占統治的雄獴一旦發現從屬的雄獴接近它的配偶,會立即怒吼或襲擊,使之退避三舍,俯首從命。這似乎已成了倭獴群中嚴格的“家規”了。繁殖是動物的本能。在倭獴群中,一般個體到1~2歲時就開始性成熟,各個體都存在著繁殖基因,有性慾。可是在倭獴群中,成功的繁殖者只能是占統治地位的繁殖對(一雌一雄),這使已性成熟的年輕倭獴處於進退兩難的窘境:
如果繼續留在出生群中,必須等待幾年,直到地位較高的成員死去才可能取代,無疑是“埋沒青春”;如果離開出生群外遷,又會失去群的保護,面臨較大捕獵者的威脅。總之,年輕的性成熟倭獴企圖以各種方法獲得自己的繁殖地。一般來說,雄獴比雌獴更適於離開它們的出生群,個別的也有一些雄獴留下,一些雌獴外遷。根據羅脫博士用無線電跟蹤測定,外遷的倭獴常常旅行很長距離,最大的遷移距離可達到4.8千米,甚至還要遠一些。在遷移過程中,彼此會物色相對應的性別獴結合一起,建立新的倭獴群,通過交配繁殖擴大群中成員。有時候,一些外遷的倭獴也會加入一個現成的群。但是在此情況下,往往會出現兩種現象:不是遭到群中性保守者的攻擊,便是順利地被接納作為群中的新成員。
在一個乾旱的季節里,羅脫博士發現一群倭獴遭到火災。其中8隻獴被火燒死,僅倖存一隻成年雄獴和4隻幼獴。當時,羅脫博士將這5隻獴逐個作了標號,以觀察它們能否建立起繁殖群。一年後,這隻年長的雄獴與一隻個頭較大的雌獴結合,終於產下了後代,在原來地區繼續建立起繁殖群。幼仔與保姆獴:具有通風穴道的白蟻垤,常常是倭獴現成的上等繁殖窩。每年11月至來年5月,占統治的雌獴在窩內產下3~6隻幼仔,此時正值一年中雨量最大,獵物最豐富的時期。在產後的頭幾個星期里,母獴不離開幼仔。之後,母獴為了保證給幼仔供應充足的乳汁,離窩外出覓食,儘可能多吃高能量食物。在母獴的外出期間,幼仔由群中其他雌獴照料,充當臨時保姆。幼仔出生後3~4個星期,它們開始離窩,在白蟻垤上或附近做遊戲。保姆獴繼續關懷它們,不時挖些昆蟲給它們吃。保姆獴在倭獴的群棲生活中具有重大意義,因為母獴產後與幼仔實際接觸的時間不多,全靠保姆獴加以照料。有時母獴產後不久死去,幼獴的成長就全靠保姆獴了,不然,幼獴會無依無靠地死去。
相關新聞
最近,現實中的“丁滿”讓人目瞪口呆:白尾獴煞有介事地給小細尾獴們“上課”,而且在捕食訓練中先給死蠍子,再給已經受傷的蠍子,然後再換成活蠍子。這可不是卡通片,而是英國劍橋大學動物學家觀察到的實際現象,也是動物界不多見的教育行為。他們《科學》周刊上發表研究報告說:野生動物通常是靠被動地觀察同類來學習,而白尾獴卻主動開“補習班”。訓練課:劍橋大學研究人員亞歷克斯·桑頓和凱瑟琳·麥考利夫在研究報告中說,白尾獴會把一些如蚱蜢、蠍子等獵物帶給飢餓的幼崽,讓它們練習捕食技巧。除了難度遞進的“循序漸進式教學法”外,科學家還發現,如果蚱蜢在訓練中從小細尾獴跟前跳開,“老師”會把逃走的獵物捉回來,推到小細尾獴面前,讓它們繼續練習。老白尾獴甚至會把訓練用的蠍子先行除去毒針,以免蜇到白尾獴。白尾獴其實並非貓科動物的家族成員,它是一種小型哺乳動物,成年一般身長0.3米左右,外加一條0.2米左右的尾巴。成年白尾獴習於群居,一個群體的個體數量少則3隻,多則可達40隻,其中往往有一雄一雌處於統治地位,其他個體則負責“協助”養育其後代。科學家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另一項研究報告說,細尾獴並不像外表看起來那樣可愛,處於統治地位的雌性往往殺死並吃掉同一群體中對手的幼崽。非一般:桑頓把細尾獴的做法稱為“補習班”,並把它和一些動物僅靠觀察同類學習技巧的現象加以對比。動物僅通過觀察學習的例子無法計數,比如英國會開奶瓶的鳥越來越多。但桑頓說,這種學習和細尾獴教學的區別在於,更有經驗的動物不必對自己的行為作出任何改變,以便其他個體學習訓練。“比如,如果一隻小黑猩猩看到媽媽用小棍掏白蟻, 後來又發現媽媽用過的那根小棍,於是自己也試一把,學著捉白蟻,這其中就沒有教育的成分。”桑頓說。而白尾獴的做法是,成年個體捉到獵物後,拿到幼小個體面前,讓它練習如何捕食。美國埃默里和亨利學院研究人員史帝文·霍普說,動物教育幼小個體也許比看起來要普遍,但桑頓和麥考利夫這樣研究的非同尋常之處在於,它提供了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群體教育行為的證據,而且證據清晰。有爭議:野生動物是否“教育”其年幼同類在科學界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從黑猩猩到虎鯨,(野生動物)物種中的教育行為雖然偶有報告,但直到今年為止,確鑿的證據卻還真沒有。”桑頓說。桑頓認為,白尾獴是研究這一課題的理想觀察對象。桑頓還猜測,教學行為比人們以前認為的要普遍得多,“我認為它在一些年幼個體具有依賴性的物種中可能很常見。舉個例子說,教授捕獵技巧在貓科動物、貓鼬和食肉猛禽中有可能相當常見。”他甚至猜測,昆蟲群體也有教學行為。科學家還說,白尾獴“開課”並不意味著它們腦袋里就有教育的意識。“聰明”並非教學行為的必要前提。
群棲生活
在食肉獸中,獴類是人們研究得很少的動物。其中倭獴,以前幾乎沒有人研究過。根據統計資料,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獴有31種,絕大多數產在非洲,少數分布於亞洲。美國史密森研究院自然保護研究中心的喬恩·P·羅脫博士,是一位傑出的獴類專家。早在1970年,他就在非洲的烏干達考察獴類,以後又在東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自然公園考察和研究這種陌生的倭獴。塞倫蓋蒂國家自然公園相當於我國的一個大型自然保護區,保持自然生態系統不受人類干擾,野生動物在那裡生長良好。那裡不僅是倭獴王國,也是其他獴類比較集中之地。各種獴的個頭大小不一,其中倭獴最小,體重還不到373克,它們與非洲牛羚在一起,可說是微不足道;而大白尾獴,體重可達4103克,像一隻大家貓。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總認為獴類主要是吃蛇的,特別是眼鏡蛇那樣兇惡的毒蛇。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可能出自“獴蛇之斗”一說。根據羅脫博士觀察,大多數獴隨機捕食,獵取它們能夠得到的任何小型獵物;有的種類喜歡吃脊椎動物,另一些種類則愛食無脊椎動物。多數獴種性情孤僻,是孤獨者。例如一隻性情兇猛的細獴,專以小型脊椎動物為食,常常單槍匹馬侵入倭獴窩穴,殺食倭獴幼仔。有的種類是成對生活,少數種類(如縞獴)則成大群活動,一群可多達40多隻。倭獴是夜間入窩休息,白天外出活動。
白尾獴是典型的夜行性動物,人們晚上開車經過它們的生活區時,可見其清秀的體色,在汽車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美麗可愛。
群居生活:倭獴的生活方式與大多數小型食肉動物不同,為緊密結群生活。一個典型的倭獴群,其成員包括一對占統治地位的繁殖獴,以及幼小獴、缺乏繁殖能力的成年獴和從異地移入的獴。在較大型的群居食肉動物中,捕獵可能是它們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例如獅子、鬣狗、非洲野犬、狼等食肉動物,常常成群捕獵食物。特別在捕殺比自己身體大的,或捕殺一些狡猾的獵物時,彼此協同圍攻或誘捕,這比起孤獨出擊的捕獵方式要有效得多。羅脫博士發現,倭獴主要挖取甲蟲和白蟻為食,可是它們在殺死這些小獵物時極少協同作戰,那么倭獴為什麼也成群生活呢?根據羅脫博士對倭獴的近10年來的研究,他十分肯定地提出:倭獴的群居生活並不是為了有利於共同捕獵食物,而是為了獲得一個有效的抵抗敵害的能力。因為倭獴是一種數量多、個體小、抗敵力弱的小型食肉動物,如果不是緊密群棲,那是容易遭到敵害的襲擊和殺害的,也就不可能在鷹、豺橫行的塞倫蓋蒂林地里生存如此長久了。為了證實倭獴群棲抗敵的本領,羅脫博士步行跟蹤一群倭獴。
這種獴出沒在白蟻垤周圍,通過垤上洞口入內為窩。它們靈敏、警覺,儘管羅脫博士的步伐是如此的小心翼翼,但離倭獴群大約10米處時,幾個成員已經發現了羅脫博士,並發出“tchee,tchee”的驚叫聲。當這一信號傳開以後,所有倭獴立即進入隱蔽處,頓時無影無蹤。為了進一步觀察倭獴防禦自然敵害的情景,羅脫博士守候在離獴窩大約40米遠的地方,用雙筒望遠鏡窺視它們的行動。幾分鐘以後,一隻鷹在倭獴群上空作圈狀翱翔,不時停於空中俯視,羅脫博士猜想它已發現了地面的倭獴群了。這時,倭獴群中的個別成員停止了原來的行動,“豎耳細探”,似乎發覺了鷹的企圖。正當鷹以直線滑翔而下時,那獴同步發出“警報”,其他成員按獲得“警報”先後,逐個挨次警叫,同時迅速潛逃入洞,在鷹還未停落地面之前,倭獴群所有成員已消蹤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