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貝赫切特綜合徵是一種慢性系統性血管炎,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及病原體感染有關,也有人認為與自身免疫相關。
症狀
貝赫切特綜合徵的主要表現為復發性口腔和生殖器潰瘍、眼炎及皮膚損害。
全身多系統都可能被累及。
該病是慢性疾病,很多患者需要經過數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出現症狀和體徵。
典型症狀
見於98%以上的病人,且常為首發症狀,表現為頰黏膜、舌緣、唇、
軟齶等處一到數個痛性潰瘍,2~3mm大,表面可覆蓋白膜,大多為表淺潰瘍,7~14天可自行消退,癒合之後一般不留疤痕。可反覆發作。
與口腔潰瘍形狀相似,但出現次數少,數目也少。女性患者常出現在大、小陰唇、陰道內,男性患者多見於陰囊和陰莖處,也可以出現在肛周附近。
結節性紅斑,多見於膝蓋以下,呈對稱性,硬幣大小,有壓痛,分批出現,逐漸擴大,7~14天色澤轉為暗紅,可自行消退。也可表現為假性毛囊炎、痤瘡樣毛囊炎、丘疹膿皰疹、淺表性栓塞性靜脈炎等。
男性多於女性,尤其是年輕男性發病率高,多見於起病後兩年內。常見病變為
視網膜炎,反覆發作可導致視力障礙甚至失明。
又稱腸白塞,最常見右下腹痛,表現噁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便血等,嚴重者出現
腸穿孔、
腹膜炎等,甚至死亡。
又稱神經白塞,起病急,腦、脊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受損,也可出現周圍神經病變,受累部位不同表現不同。
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單個或少數關節腫脹疼痛,多為一過性,以膝關節最多見。部分患者可出現
骶髂關節炎。
較少見,表現為附睪腫大、疼痛、壓痛。
部分患者表現為低熱。
就醫
當發現出現反覆性口腔和生殖器潰瘍、眼炎及皮膚損害應及時就診。
針刺反應是該病目前唯一特異性較強的診斷性試驗。
該病呈慢性病程,患者需要長期治療。
診斷流程
主要有哪些症狀?什麼時候開始的?
最近有口腔潰瘍嗎?經常發作嗎?
有生殖器潰瘍嗎?發作頻率?
身體皮膚有長什麼東西嗎,比如皮疹、毛囊炎等?
曾經有過眼睛發紅、發癢、視物模糊或者視力下降等症狀么?
還有什麼其他症狀嗎?
近期有服用什麼藥物嗎?
家庭有什麼遺傳病史嗎?
醫生詳細詢問獲得完整的病史後,結合體格檢查及其他必要輔助檢查,可診斷該病。
有下述5項中3項或3項以上者可分類診斷為白塞病。
反覆口腔潰瘍:每年至少有3次肯定的口腔潰瘍出現,並有下述4項症狀中的任何2項相繼或同時出現者,可診斷為白塞病。
反覆外陰潰瘍:經醫師確認或本人確有把握的外陰潰瘍或瘢痕。
眼炎:包括前、後葡萄膜炎、
視網膜血管炎、裂隙燈下的玻璃體內有細胞出現。
針刺試驗陽性。
就診科室
風濕免疫科,皮膚科,口腔科。
相關檢查
口腔
口腔內形成痛性紅色小結或形成潰瘍,直徑大約2~3mm,潰瘍一般為多發,表面可覆白膜,多為淺表潰瘍。
外陰
女性常見於大、小陰唇,男性見於陰囊和陰莖,或會陰、肛門周圍有紅色痛性小結或潰瘍形成。
皮膚
表面常有結節性紅斑,常見於雙下肢,呈對稱性,硬幣大小,有壓痛。
疾病活動期可能出現貧血、紅細胞沉降率增快、C反應蛋白升高等。
某些自身抗體如抗主動脈內皮細胞抗體(AECA)對疾病診斷有一定提示意義。
結核菌素試驗(PPD)約40%呈現強陽性。
腦磁共振成像(MRI)可用於神經白塞診斷和治療效果評估。
胃腸鋇劑造影及內鏡檢查、CT/核磁血管造影、血管超聲有助於診斷腸白塞及血管白塞病變部位及範圍。
肺部X線、CT等有助於肺部病變診斷。
針刺反應:主要通過觀察針刺皮膚處24-48小時後的反應,可同時進行多部位試驗,是該病目前唯一特異性較強的試驗。
鑑別診斷
貝赫切特綜合徵需要與其他許多疾病進行鑑別,包括:
也可以出現口腔潰瘍、皮疹、關節炎、血管炎等症狀,可通過抗核抗體譜等特異性檢查相鑑別。
單純的口腔潰瘍一般較少反覆發作,同白塞病可從生殖器潰瘍、眼炎、皮膚病變等表現進一步鑑別。
其他原因導致的虹膜炎:如眼部結核感染、眼科局部疾病引起的虹膜炎、其他風濕免疫病導致的虹膜炎等,需與僅表現為虹膜炎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脊柱關節炎:脊柱關節炎常表現為下肢單個關節或3個以下關節的腫脹疼痛,伴活動受限,可伴虹膜炎或結節紅斑,需與以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其他原因導致的消化道潰瘍:如腸道結核感染、潰瘍性結腸炎、克隆病、腸道淋巴瘤等,需要與以腸道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動脈炎:常出現大動脈受累,需要與以動脈瘤或者血栓為主要表現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急性腦血管病:如常見的高血壓或房顫等導致的急性腦血管病,包括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栓塞等,俗稱“腦卒中”,這些需要與表現為抽搐、偏癱、神經精神症狀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結核感染:常表現為肺結核、腸道結核,可伴結節紅斑、虹膜炎等表現,需要與以消化道潰瘍、結節紅斑為主要表現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病毒感染:如HIV病毒感染等,可表現為皮疹、口腔潰瘍、全身乏力、消瘦等,需要與以全身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貝赫切特綜合徵進行鑑別。
治療
治療目的為控制現有症狀、防治重要臟器損害、減緩疾病進展。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等。
藥物治療
控制口、咽部、生殖器部的感染,有感染的病人進行抗感染治療。
口腔潰瘍可局部用糖皮質激素膏、冰硼散等,生殖器潰瘍用1:5000高錳酸鉀清洗後加用抗生素軟膏;眼結膜炎、角膜炎可套用糖皮質激素眼膏或滴眼液。
少數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消化不良、頭痛、耳鳴等症狀,可出現肝腎功能及血液系統損害等不良反應,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服藥期間不能喝酒或含有酒精的飲料。
可抑制中性粒細胞趨化,對關節病變、結節紅斑、口腔和生殖器潰瘍、眼色素膜炎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應注意肝、腎損害、粒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
抗炎、調節免疫、抑制血管生成,用於治療嚴重的口腔、生殖器潰瘍,也可治療皮膚病變及消化道潰瘍。妊娠婦女禁用,以免引起胎兒畸形,另外有引起神經軸索變性的副作用。
主要包括
潑尼松、
甲潑尼龍。對控制急性症狀有效,單純皮膚黏膜受累患者應局部使用激素,而有臟器受累者需全身使用激素。長期套用糖皮質激素可能有
胃潰瘍、
滿月臉、
骨質疏鬆等多系統不良反應。
硫唑嘌呤
可抑制口腔、眼部病變和關節炎,但停藥後容易復發。
甲氨蝶呤
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皮膚黏膜等病變。不良反應有骨髓抑制、肝損害及消化道症狀等。
環磷醯胺
適用於嚴重眼炎、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嚴重血管炎。使用時大量飲水,避免出血性膀胱炎的發生。
環孢素
適用於頑固性眼炎。
雷公藤多苷
適用於眼炎、黏膜潰瘍。
生物製劑
主要有α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白介素6拮抗劑等。
用於臟器受累患者,如難治性或復發性眼炎、神經白塞、血管白塞及消化道潰瘍。
其他藥物
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等。
手術治療
對於動脈瘤有破裂風險、有嚴重瓣膜受累影響心臟功能或嚴重血管狹窄的患者,醫生會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中醫治療
該疾病的中醫治療暫無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但一些中醫治療方法或藥物可緩解症狀,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前沿治療
新型生物製劑及小分子靶向藥物如阿普斯特(磷酸二酯酶PDE4抑制劑)。
預後
絕大部分患者預後較好。
緩解與復發可持續數周或數年,甚至長達數十年。
有眼病患者可使視力下降,甚至失明,早期積極治療可完全緩解。
該病由於可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胃腸道,若控制不佳,偶有致死或留有嚴重後遺症。
預防
沒有很好的預防方法或藥物,建議易感患者儘量避免感染、精神緊張和勞累。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