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噪鶥

白喉噪鶥

白喉噪鶥(學名:Garrulax albogularis)中型鳥類,體長26~30厘米。前額或整個頭頂棕栗色,其餘上體橄欖褐色。頦、喉白色,胸具橄欖褐色橫帶,腹輝棕色或棕白色。外側四對尾羽具寬闊的白色端斑。指名亞種(G.a.albogularis)的額呈棕色,台灣亞種(G.a.ruficeps)整個頭頂及頸背全棕色,尾下覆羽白色。特徵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中國還未見有與之相似的種類。

性吵嚷,結小至大群棲於森林樹冠層或於濃密的棘叢。似喘息的群鳥叫聲;輕柔的“teer、teer”聯絡叫聲,告警時發“tzzz”聲。興奮時發出尖叫聲及似笑叫聲。

屬常見鳥種,分布於中國中部和西南、西藏南部及台灣、喜馬拉雅山脈、越南北部。指名亞種棲息於西藏南部及雲南的中海拔常綠林;台灣亞種常見於台灣海拔850~1800米的原始闊葉林及檜樹林。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地理分布,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額或額至頭頂棕栗色至暗黃棕色,其餘上體包括翅和尾上覆羽表面橄欖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綴有棕色,有時在腰部形成一道不甚明顯的棕色橫帶。尾羽橄欖褐色,凸尾狀,除中央兩對尾羽外,其餘4對外側尾羽具寬闊的白色端斑,其內翈綴有黑褐色。翅上覆羽與背同色,飛羽褐色或黑褐色,內側飛羽與背同色,外側飛羽內翈褐色或黑褐色,外翈灰色。眼先和眼上下羽毛黑色,耳羽與頭頂同色但略沾棕色或栗色。頰、頦、喉白色,或頦黑色、喉和上胸白色,下胸橄欖褐色形成一寬闊的胸帶,腹輝棕或棕白色,兩脅和尾下覆羽桂皮黃色。
虹膜灰藍色或藍白色,嘴黑褐色,腳灰褐色或鉛灰色。
大小量度:體重♂90~150g,♀88~112g;體長♂260~300mm,♀260~296mm;嘴峰♂21~24mm,♀21~25mm;翅♂121~139mm,♀118~131mm;尾♂135~155mm,♀134~145mm;跗蹠♂40~47mm,♀40~44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800~1500米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地帶的各種森林和竹林中,也棲於林緣、疏林草坡、灌叢、農田、地邊和村寨附近的灌叢與小林內,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南部地區也出現於海拔2000~3800米的高原和高山森林中。

生活習性

常成5~6隻至10餘只的小群活動,主要為地棲性,多在林下地上或灌叢中活動和覓食。性膽怯。
鳴叫響亮,其聲似“kua、kua、kua”,常一隻鳥鳴叫,立即引起群中其他鳥跟著齊鳴,甚為嘈雜,因而在四川有“鬧山王”、在雲南滇東北地區有“鬧山雀”之稱。
遷徙:留鳥。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昆蟲主要為金龜甲、蝽蟓等鞘翅目、半翅目鱗翅目等昆蟲。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于山地森林中,巢多置於林下灌木或距地不高的小樹枝杈上。巢成杯狀,主要由枯草莖、枯草葉、草根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細草莖和鬚根。每窩產卵多為3~4枚,卵暗藍色,形狀為長卵圓形,卵的大小為29mm×21mm。

地理分布

原生種分布地:不丹、中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越南。
白喉噪鶥地理分布白喉噪鶥地理分布
在中國分布於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青海西寧、四川、雲南、西藏南部和台灣。

亞種分化

白喉噪鶥(4亞種)
序號中文名學名命名人及年代
01
Garrulax albogularis albogularis
Gould,1836
02
白喉噪鶥西南亞種
Garrulax albogularis eous
Riley,1930
03
Garrulax albogularis ruficeps
Gould,1863
04
白喉噪鶥西喜馬拉雅亞種
Garrulax albogularis whistleri
Baker et al,1921
註:表格信息來源參考。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未量化,但在原產地被描述為稀有或局部常見物種。可能已在巴基斯坦絕跡,在尼泊爾分布廣泛,不丹的種群量較為富集,在印度的出現頻率極低,越南某些地區不常見(del Hoyo et al 2007)。白喉噪鶥在中國種群數量局部地區較豐富。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3年評估。
該物種已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註:第473項 白喉噪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