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所屬分類:圖書 > 科技 > 輕工業、手工業
內容簡介
《發酵實驗技術與方案》從發酵工程實驗技術與方法角度出發,系統地描述了發酵工程實驗原理、研究方法、檢測手段以及與工程技術的相互關係。在編寫上,力求反映發酵工程實驗、檢測手段、研究領域最新進展和研究技術。書中收錄了幾十個常見的發酵工程實驗方案,涵蓋酶工程、發酵工藝學、發酵食品、發酵分析與檢測、發酵過程監測、生物工程下游技術及生物環境工程等領域。
目錄信息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發酵工程定義及特點1
一、發酵工程定義1
二、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的作用1
三、發酵工業的特點5
四、發酵過程的組成部分5
第二節發酵工程研究內容7
一、微生物菌體發酵7
二、微生物酶發酵7
三、微生物代謝產物發酵7
四、微生物的生物轉化發酵8
五、與色、香、味相關的發酵8
六、利用微生物特殊機能進行發酵8
第三節發酵工程實驗室的配置及基本條件9
一、發酵工程實驗室的基本條件9
二、發酵工程實驗室的配置9
三、發酵過程的輔助設施9
第二章發酵工程實驗方案的設計與實施11
第一節發酵工程實驗特點與實驗方案設計的原則11
一、發酵工程實驗方案設計的意義11
二、發酵工程實驗的特點11
三、發酵工程實驗方案的設計原則12
第二節發酵工程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12
一、發酵工程實驗方案的設計程式12
二、發酵工程實驗內容的確定12
三、發酵工程實驗方案的設計13
四、發酵工程實驗方案的評價13
第三節發酵工程實驗方案的實施14
一、實驗方案的實施流程14
二、實驗設備與儀器的選擇14
三、實驗裝置的安裝與調試15
第四節實驗記錄與實驗報告的撰寫15
一、課前預習15
二、實驗記錄16
三、實驗報告16
第三章發酵工程實驗室安全與防護17
第一節發酵工程實驗室規則17
第二節發酵工程實驗室安全18
一、用電安全18
二、玻璃器皿的安全使用19
三、化學試劑的安全使用20
四、實驗室的微生物安全21
第四章酶工程實驗技術22
第一節酶發酵與調控技術22
一、提高酶發酵活力的方法22
二、酶發酵生產技術23
第二節酶反應動力學及酶活力測定24
一、酶反應動力學24
二、酶活力測定25
第三節酶的分離與純化技術27
一、酶分離純化程式27
二、酶的鑑定技術28
第四節酶固定化技術29
第五節酶工程實驗30
一、利用發酵方法製備蛋白酶實驗30
實驗41蛋白酶活力測定30
實驗42利用微生物發酵產生蛋白酶及其發酵動力學32
二、酶代謝調控實驗33
實驗43半乳糖酶誘導合成33
實驗44無機磷酸對枯草桿菌鹼性磷酸酶生物合成的阻遏作用34
三、糖化酶發酵產酶實驗35
實驗45糖化酶產酶的搖瓶實驗35
實驗46糖化酶產酶的發酵罐實驗36
四、酶活力、酶蛋白濃度的測定38
實驗47蔗糖酶酶活力分析38
實驗48蛋白質濃度分析(福林酚法)實驗40
五、蔗糖酶的製備41
實驗49酵母細胞破碎與蔗糖酶的抽提實驗41
實驗410酵母蔗糖酶沉澱分離實驗42
實驗411蔗糖酶離子交換色譜分離43
實驗412利用超濾膜分離蔗糖酶45
五、酶反應動力學實驗47
實驗413pH對酶活力的影響47
實驗414溫度對酶活力的影響48
六、酶蛋白的凝膠電泳49
實驗415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法測定酶蛋白的相對分子質量49
實驗416聚丙烯醯胺等電聚焦電泳法測定酶蛋白的等電點52
第五章發酵工藝學實驗技術55
第一節發酵培養基配製與滅菌技術55
一、發酵培養基配製55
二、滅菌技術56
第二節微生物保藏技術59
一、微生物菌種保藏原則59
二、保藏方法59
三、菌種保藏機構60
四、菌種退化與復壯60
第三節微生物細胞擴大培養60
一、微生物接種60
二、微生物細胞擴大培養61
第四節高密度細胞培養技術63
一、異養微生物高密度培養63
二、自養微生物高密度培養65
第五節好氧發酵技術66
一、通氣與攪拌66
二、好氧生化反應器及其選擇68
三、微生物代謝類型及其控制69
第六節厭氧發酵技術70
一、厭氧發酵70
二、厭氧培養及條件控制71
三、厭氧生化反應器及其選擇73
第七節發酵工藝學實驗73
一、厭氣發酵——酒精發酵73
實驗51米曲以及米曲汁的製備73
實驗52酒母擴大培養及酒精發酵74
二、好氣發酵——谷氨酸、檸檬酸發酵76
實驗53澱粉水解糖的製備76
實驗54黑麴黴發酵生產檸檬酸78
實驗55利用攪拌發酵罐發酵生產谷氨酸80
三、細胞培養82
實驗56利用氣升式反應器流加培養單細胞蛋白82
實驗57厭氧微生物培養84
四、次級代謝產物發酵85
實驗58發酵法生產鏈黴素85
實驗59發酵法生產黃原膠87
第六章發酵食品實驗技術89
第一節固態發酵概念及特點89
一、固態發酵概念及特點89
二、與色、香、味相關的發酵食品90
第二節釀造工程實驗90
一、醬油曲製備和醬油發酵91
實驗61醬油曲製備91
實驗62醬油的固態發酵92
二、利用黑麴黴製備糖化曲93
實驗63種曲製備93
實驗64麩曲的製備94
三、食醋的發酵95
實驗65食醋的發酵95
第三節發酵食品實驗96
一、葡萄酒釀造與品嘗96
實驗66葡萄酒的釀造96
實驗67葡萄酒的品嘗98
二、啤酒生產與品嘗100
實驗68麥芽製備100
實驗69糖化麥芽汁的製備101
實驗610啤酒發酵及檢測102
實驗611啤酒的品嘗103
三、優酪乳的製備107
實驗612優酪乳的製備107
第七章發酵分析與檢測方法108
第一節發酵試樣的採集與處理108
一、樣品的採集108
二、樣品的製備108
三、樣品的預處理109
第二節發酵參數的化學檢測技術110
一、酸鹼滴定法111
二、氧化還原滴定法111
三、配位滴定法111
四、沉澱滴定法111
第三節發酵參數的光學檢測技術111
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檢測112
二、旋光檢測技術113
第四節發酵參數的色譜檢測技術113
一、色譜法概論113
二、氣相色譜法114
三、高壓液相色譜法116
第五節典型發酵物質的檢測117
一、碳水化合物的檢測117
二、蛋白質含量的檢測119
三、脂肪類的測定120
四、礦物元素的測定120
五、總酸的測定120
六、酒精含量的測定121
第六節發酵分析實驗122
一、水分的測定122
實驗71水分含量的測定122
二、還原糖的測定123
實驗72還原糖含量的測定123
實驗73麥芽糖化力的測定124
三、胺基酸的測定126
實驗74胺基酸含量的分析(茚三酮比色法)126
四、啤酒成分測定127
實驗75啤酒中雙乙醯含量的測定127
五、酸度的測定128
實驗76總酸度的測定128
實驗77電位滴定法測定啤酒的總酸度129
六、味素成品純度的測定129
實驗78味素成品純度的測定(高氯酸非水溶液滴定法)129
七、HPLC法測定糖分和有機酸130
實驗79葡萄酒中的糖分和有機酸的分析(HPLC法)130
八、氣相色譜法測定白酒中醇酯類組分132
實驗710白酒中醇酯類組分的分析132
第八章發酵過程實驗技術135
第一節發酵過程參數的檢測與感測器135
一、發酵過程中直接參數的檢測135
二、發酵過程間接參數的測定139
第二節發酵動力學檢測技術139
一、分批培養動力學方程及參數檢測139
二、連續培養動力學方程及參數檢測141
三、分批補料培養動力學方程及參數檢測142
第三節生化工程實驗143
實驗81微生物菌體量的測定143
實驗82發酵液氧傳遞係數的測定146
實驗83利用酶電極測定發酵液葡萄糖濃度148
實驗84發酵液黏度的測定150
實驗85混合特性參數的測定152
實驗86釀酒酵母連續培養動力學模型構建實驗153
第九章生物下游工程實驗技術156
第一節發酵醪的特點以及對生物下游工程的要求156
一、生物下游工程定義及發酵醪的特點156
二、生物下游工程技術的要求156
第二節生物分離工程與裝置156
一、選擇生物下游技術的依據以及生物下游過程的流程156
二、發酵液預處理157
三、細胞破碎及其分離158
四、提取分離159
五、精製分離159
六、成品加工160
七、一些典型發酵產品提取精製過程160
第三節生物下游工程實驗161
一、細胞破碎161
實驗91酵母細胞的破碎及破碎率的測定161
二、蛋白質分離純化162
實驗92發酵液中蛋白質的粗分級162
實驗93蛋白質的透析163
實驗94凝膠色譜法分離蛋白質164
實驗95蛋白質的真空濃縮165
實驗96蛋白質的冷凍乾燥166
實驗97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分離血清乳酸脫氫酶同工酶167
三、胺基酸的分離169
實驗98離子交換色譜分離胺基酸169
四、發酵產物的提取171
實驗99青黴素的萃取與萃取率的計算171
實驗910雙水相萃取分離釀酒酵母中延胡索酸酶172
五、酶的提取173
實驗911糖化酶後提取實驗173
第十章生物環境工程實驗技術175
第一節水質污染的評價及生物污水處理175
一、衡量水質污染的指標175
二、發酵工業生產排廢情況175
三、生物污水處理方法及選擇176
第二節生物環境工程實驗177
一、水質污染程度的評價177
實驗101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鉀法CODCr)177
實驗102BOD5的測定(稀釋與接種法)179
實驗103水中溶解氧的測定(碘量法)182
二、絮凝沉澱法184
實驗104絮凝法分離廢水固形物184
三、厭氧生物處理法185
實驗105發酵廢液的厭氧發酵處理185
四、利用污水培養菌體細胞法186
實驗106以富氮的罐頭食品生產廢水為基質培養螺旋藻186
附錄一常用化學分析參數189
附錄二常用化學試劑的配製191
附錄三生化分離製備過程中硫酸銨溶液的配製方法195
附錄四柱色譜常用參數197
附錄五凝膠電泳標準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的參照物198
附錄六發酵過程單元操作常用的物理參數199
參考文獻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