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是江南名山,金山寺是天下名剎,詩人到來遊覽風光,寫出這首七律大加讚美。從雙塔起筆,因為雙塔是金山寺遠近可見的標誌。雙塔高聳碧空,金山像用紫金鑄成的山峰,坐落在爛銀堆里。把江面比作爛銀堆,是一個新穎又巧妙的形容,江面寬闊,在明亮的陽光下,粼粼波光如同無數碎銀在閃耀,中間矗立紫金的山峰,色彩鮮活而又艷麗。第二聯贊長江長流三千里,金山的風采勝過蓬萊仙山。第三聯贊金山寺的樓台高在白雲之外,使飛鳥迷路;江水擊岸,聲如鐘鼓齊鳴使蛟龍奮起
登金山①
雙塔嵯峨聳碧空,爛銀堆里紫金峰②。
江流吳楚三千里,山壓蓬萊第一宮③。
雲外樓台迷鳥雀,水邊鐘鼓振蛟龍。
問僧何處風濤險?郭璞墳前浪打風④。
②嵯峨:原為形容山形高峻,詩中用以形容金山寺高塔。爛銀堆:對長江江面的比喻性形容。
吳楚:吳地指長江下游地域,古稱吳國;楚指長江中游地區,湖北一帶,古稱楚國。江水流經兩地三千里。蓬萊:傳說中的仙山,山上仙宮為第一宮。
④郭璞:西晉詩人,《江賦》是他寫作的名篇。
。末句問道:和尚,哪裡的風濤危險?回答說:寫《江賦》的晉代詩人郭璞都葬在這裡,他墳前的風浪最急。詩中處處用誇張性的比喻,更加突出金山神奇艷麗的風光。
馮子振,字海粟,自號怪怪道人,元代散曲家、詩人、書法家。原湘鄉山田街人(今雙峰山田村與湘鄉山田街毗鄰)。生於1251年(宋理宗淳佑十一年),卒於1348年(元順帝至正八年),享年98歲。所著《居庸賦》、《十八公賦》世稱傑作。揚州《漢壽亭祠碑記》,由蘇昌齡起句,馮子振脫草,趙孟眺書寫,後世譽為“三絕”。
馮善於作詩,尤以“散曲特具天才”,內容雖多敘述個人閒適生活,但每篇無不表現他的清高意境。其書法以行草見長,亦有名於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