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草

疣草

疣草(學名:Murdannia keisak (Hassk.) Hand.-Mazz.)是鴨跖草科,水竹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具葉鞘,節上具細長須狀根。莖肉質,下部匍匐,節上生根,葉無柄,無毛;葉片竹葉形,平展或稍摺疊,頂端漸尖而頭鈍。花序通常僅有單朵花,頂生併兼腋生,花較大,萼片綠色,狹長圓形,淺舟狀,果期宿存;花瓣粉紅色,紫紅色或藍紫色,倒卵圓形,種子短柱狀,灰色,稍扁。8-9月開花,10-11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吉林、遼寧、浙江、江西北部、福建。朝鮮、日本和北美東部也有分布。生於濕地。

疣草生命力和繁殖力都極強,水田一旦被侵入,用除草劑進行莖葉處理很難根除。危害農作物生長。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發生規律,物種危害,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長而橫走根狀莖。根狀莖具葉鞘,節間長約6厘米,節上具細長須狀根。莖肉質,下部匍匐,節上生根,上部上升,通常多分枝,長達40厘米,節間長8厘米,密生一列白色硬毛,這一列毛與下一個葉鞘的一列毛相連續。葉無柄,僅葉片下部有睫毛和葉鞘合縫處有一列毛,這一列毛與上一個節上的銜接而成一個系列,葉的他處無毛;葉片竹葉形,平展或稍摺疊,長2-6厘米,寬5-8毫米,頂端漸尖而頭鈍。
疣草疣草
花序通常僅有單朵花,頂生併兼腋生,花較大,萼片長6-10毫米,花序梗長1-4厘米,頂生者梗長,腋生者短,花序梗中部有一個條狀的苞片,有時苞片腋中生一朵花;萼片綠色,狹長圓形,淺舟狀,長4-6毫米,無毛,果期宿存;花瓣粉紅色,紫紅色或藍紫色,倒卵圓形,稍長於萼片;花絲密生長鬚毛。蒴果狹長,兩端幾乎漸尖至急尖,長8-10毫米,直徑2-3毫米,每室有種子4顆,但有時較少;種子灰色,稍扁。花期8-9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吉林(春化)、遼寧、浙江(鎮海)、江西北部(新建、九江)、福建(廈門)。朝鮮、日本(南半部)和北美東部也有分布。生長在濕地。

繁殖方法

疣草是以種子繁殖,越冬後即可打破休眠,當平均溫度達到10℃時開始出苗。
疣草疣草

發生規律

疣草隨著耕作方式的改變,逐漸向水田轉移,並由簇生逐漸轉為叢生。每年8月中下旬開花,9月中、下旬結果。成熟的種子自然脫落,翌年5月上旬開始萌發,水稻插秧後,隨著充足的肥水,迅速生長蔓延。

物種危害

因疣草生命力和繁殖力都極強,水田一旦被侵入,用除草劑進行莖葉處理很難根除。方法不當對水稻還會造成藥害,用人工拔除,既費工費力,又不徹底,很快就會生長起來。
其主要危害特點是與水稻爭水、爭肥、爭生長空間,影響水稻分櫱和生長發育。疣草發生危害的田塊,水稻無論是株高、有效穗數還是結實率都明顯降低,嚴重的田塊可減產40-50%。
保水的田塊發生較輕,通常在每平方米10株以下,對水稻危害不重。漏水的田塊發生較重,對水稻危害較大。

防治方法

合理耕作:增加翻地面積特別是秋翻地面積,減少旋耕地面積,提倡翻旋結合。能有效控制疣草的發生危害。
清除雜草:對水田周邊及壩埂渠道的雜草,插秧後要徹底清除。可採用人工清除,也可採用克無蹤等滅生觸殺型除草劑定向清除,注意打藥時噴頭應加保護裝置。
化學除草:採用選擇性觸殺型芽期除草劑。
  1. 60%丁草胺乳油(馬歇特)100-150毫升/667平方米,12%惡草靈乳油(農思它)200-250毫升/667平方米。
  2. 35%丁惡乳油(稻草克)200毫升/667平方米,在插秧前5-7天已整平好的田塊上兌毒土(肥)撒施或兌水潑澆。農思它也可直接甩施。注意:施藥的田塊要整平,施藥後要保證水層7-10厘米,保持5-7天時間。還要培育秧苗素質好的壯秧,增強水稻抗藥性。一般可使防效達到95%以上。
  3. 48%滅草松(苯達松)水劑,每畝250毫升,兌水30公斤,噴霧處理。施藥前把田中水排乾,施藥後2天可灌水,正常管理水層。
  4. 48%滅草松水劑100-150毫升加13%二甲四氯水劑200-300毫升,兌水每畝30公斤,噴霧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