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根,經外奇穴名。出自《針灸雜誌》。位於脊背部,在第7胸椎棘突左右各旁開0.5寸;讓患者將一臂舉向側方,使肩胛骨隆起,用一細繩,從肩胛骨下方橫量至近脊處0.5寸許,有一紅或黑之小點是穴。左右共2穴。布有胸神經後支,肋間動脈後支。主治疔毒,毛囊炎,各類癤腫,痤瘡。直刺0.5~0.8寸。局部有劇痛感後停止運針,留針30分鐘。
基本介紹
- 出處:《針灸雜誌》
- 隸屬經絡:經外奇穴
- 主治:疔毒,毛囊炎,各類癤腫,痤瘡
- 操作:直刺0.5~0.8寸
疔根,經外奇穴名。出自《針灸雜誌》。位於脊背部,在第7胸椎棘突左右各旁開0.5寸;讓患者將一臂舉向側方,使肩胛骨隆起,用一細繩,從肩胛骨下方橫量至近脊處0.5寸許,有一紅或黑之小點是穴。左右共2穴。布有胸神經後支,肋間動脈後支。主治疔毒,毛囊炎,各類癤腫,痤瘡。直刺0.5~0.8寸。局部有劇痛感後停止運針,留針30分鐘。
治疔膏的用法用量如遇初起疔毒,將小瓷杯隔湯燖化,以新青布照疔瘡一般大小,用竹箸攤膏藥約1文錢厚,貼之。痛即止,少頃毒水漸漸流盡,疔根如燈心一條拔出,...
拔疔除根方,中醫方劑名。主治疔瘡。...... 用時以銀針撥開疔頭,將1片貼上,以清涼膏藥蓋之,過1宿揭開其疔後連根拔出,用生肌散收功。拔疔除根方主治 ...
多發於唇、鼻、眉、顴等處。初起在顏面部的某處皮膚上突起一粟米樣膿頭,或癢或麻,漸漸紅腫熱痛,腫脹範圍在3—6cm左右,根深堅硬,狀如釘丁。重者可伴惡寒...
疔根,經外奇穴名。出自《針灸雜誌》。位於脊背部,在第7胸椎棘突左右各旁開0.5寸;讓患者將一臂舉向側方,使肩胛骨隆起,用一細繩,從肩胛骨下方橫量至近脊處0...
其特徵是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釘丁之狀。該病病情變化迅速,易成走黃危證。顏面部疔瘡由於發生部位不同,名稱各異。如生在眉心的,叫眉心疔;生在眼胞的,叫...
癰、疽、疔、癤,是四種發生於體表各有不同病理變化和形狀特徵的外科疾患。癰是感染毒邪,氣血壅塞不通而致的局部化膿性疾病。疽是為毒邪阻滯而致的化膿性疾病...
疔瘡是好發於顏面和手足部的外科疾患。本病開始有粟米樣小膿頭,發病迅速,根深堅硬如釘為特徵。因發病部位和形狀不同,而有“人中疔”、“虎口疔”、“紅絲疔...
五疔是五種疔之總稱。...... 歷代外科學家或各有不同內容之五疔者。如《中藏經》所稱之五疔,即白疔、赤疔、黃疔、黑疔、青疔。認為疔之根在肺者為白疔...
內疔 病名。指先有全身寒熱、頭痛、體痛而後發癰疽之症者。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二。其證先發全身性寒熱、體痛、頭痛,數日之後,始見胸腹、背脅或於頭面...
疔瘡走黃之先兆證候。見《醫宗金鑒》卷七十二。疔瘡的兼證之一。一般於疔瘡發生走黃之際,可沿經絡走行尋得一根若芒刺者直豎其端,此即疔苗。 ...
足底疔,中醫病名。是指生在足掌中心者,其症狀為,初起如小瘡或小泡,根腳堅硬,四圍腫,或疼痛,或麻木,令人憎寒,頭痛發熱,或嘔吐噁心,煩躁悶亂。相當於西醫病...
取疔膏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有乳香、麝香米大、黃連等。方名取疔膏組成蜣螂心。主治疔瘡。用法用量貼瘡半日許,可再易。血盡根出遂愈。...
丁瘡,即疔瘡,病名。因其形小,根深、堅硬如釘而得名。...... 疔瘡是瘡瘍的一種,又名丁瘡、丁腫、疔腫、...待膿潰疔根出,則腫消痛止而愈,若處理不當,...
生肌玉紅膏,中成藥,主要成分是白芷、甘草、歸身等,有活血祛腐,解毒生肌的功效,主治癰疽、發背等瘡,潰爛流膿,以及疔瘡、疔根脫出需長肉收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