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項羽遇到劉邦

當項羽遇到劉邦

《當項羽遇到劉邦》是2013年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路衛兵。

基本介紹

  • 書名:當項羽遇到劉邦
  • 作者:路衛兵
  •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 類型:歷史小說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路衛兵,暢銷書作家、文史學者。主要作品有《五胡亂》《微歷史》《破禪》,以及歷史現場三部曲:《大開眼界:960—1279宋朝風骨》《大開眼界:1368—1644明朝性情》《大開眼界:1644—1912清朝現場》。曾在河南衛視、深圳衛視擔任主講嘉賓。

內容簡介

楚河漢界的紛爭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塵埃落定,但楚漢故事依舊為人津津樂道。千百年流傳下來的項羽與劉邦臉譜式的評價,讓人更多的迷失在糾結勝利與失敗之上。歷史雖然只有一個結局,但評說不只一個路徑。本書不拘泥於對項羽、劉邦的已有評價,並著力還原他們臉譜背後的真實,把他們放到社會中、職場內、領導崗位上、家庭生活里去,架起今人與古人溝通的橋樑,在輕鬆幽默之中追尋他們的內心深處,了解他們的事業、愛情和勝敗興亡,明晰為人之道,參悟處世之法,解讀縱橫人生的謀略。當項羽遇到劉邦,品漢風交織楚雨。
當項羽遇到劉邦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性情·話里乾坤
語言是人區別於動物的特徵之一,也是人和人之間相區別的特徵之一。人們評論一個人時,除了他的外貌特徵,說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他的言談了:這個人很健談、很會說;或這人說話不著調、不把門,等等。通過這些說話,進一步判斷這個人的性格:這人說話實在,人一定厚道;或這人油嘴滑舌,辦事肯定沒譜兒。甚至還會對他的人生做出武斷的判定:這人將來肯定有出息,有能力,是個當官兒的料;或這人不會說話,社交有問題,將來成不了什麼大器。
第二章 路子·成材的密碼
學歷與能力問題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如今的觀點是:學歷和能力並不完全成正比,學歷高的不一定能力強。有人還會舉出無數事例來論證此問題的正確性,比如某某某國小文化,後來成了大老闆,公司都開到國外去了,手下僱傭的都是名牌大學的碩士、博士;某某某學歷高,結果乾嘛嘛不成,只會紙上談兵,等等。 這個觀點其實最多只是部分正確。你舉多少例子,它也是特例不是?特例之外的無數事實,還是在證明著另一個命題的正確性:學歷高的,能力也會稍強些。其實,有能力、有本事和有學歷之間並不矛盾。這話原本是抨擊循規蹈矩的教育體制的,並非單列出來的學術問題,所以也不必較真兒。
第三章 獻策·語言的藝術
在生活里,我們常見有人說不愛聽好聽的話,多是些領導,因為他們每天要聽無數的好聽的話。這裡說的好聽的話,其實指的就是那些恭維話。領導如此說,是為了強調自己公平公正的作風。這話多半是在作秀,你要信了就上當了。如果你特立獨行,刻意將好聽的話變成逆耳忠言,那么領導肚子裡一定有一雙眼睛在驚訝地看著你。嘴上一方面誇你這人實誠,一邊會在心裡給你的職場生命畫上了句號。要知道,誰也不是天生吃嗆的主兒,一天不被人數落就到不了天黑,沒有哪一位領導是這種語言上的被虐待狂。也有的領導確實不喜歡聽恭維話,這種領導對話的要求苛刻,他覺得你的話是假話,不是出於真心。領導都是明察秋毫的,馬屁拍得過於膚淺,深入不了骨髓,他產生不了共鳴,感覺上便不過癮,進而會影響他的心情,影響他對你的印象,影響你的前途。伴君如伴虎,其實就是這么一個淺顯的道理。
第四章 作風·隱忍與張揚
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很大程度體現在他的作風上。這個作風不專指男女關係的那種生活作風,放蕩或是保守。現在它更多地被用在工作上,是一種對待工作或處理事情的態度,作風粗暴、作風嚴謹、作風硬、作風軟,等等。有時也指喝酒,為了向領導表忠心,或是留個好印象,本來沒有酒量,二兩半一小碗的67度老白乾仰脖就灌,冒著胃出血的危險得到領導的首肯或是讚許的目光,那心情定然也像灼燒的酒一樣火熱,即便沒被酒嗆出眼淚,也會被感動得流下熱淚。因為領導誇你作風硬。
第五章 氣量·鴻門宴疑雲
人最不容易被左右的是思想,人最容易被左右的也是思想。這話其實並不矛盾,人和人的區別,就在於對事物認識上的差別。不同的人,會對同一事物有著不同的想法和認識。認識事物需要一個過程,人的認識水平,也總是在認識過程中不斷得到提高的。所以,即便是同一個人,對同一個事物,在他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會有著不同的認識。這個認識有時是先前的認識的補充和完善,有時則完全相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