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環境藝術的審美描述》是2015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迅、張伶伶。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環境藝術的審美描述
- 作者:朱迅、張伶伶
- ISBN:978-7-5603-5806-2
- 頁數:181
- 定價:45.00元
- 出版社: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2
- 開本:16
《當代環境藝術的審美描述》是2015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迅、張伶伶。
《當代環境藝術的審美描述》是2015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迅、張伶伶。內容簡介環境藝術審美研究是環境藝術領域中重要而基礎的理論問題之一。本書從審美體驗的角度出發,從感知、體驗、意象、價值等方面對環境藝...
作為環境藝術領域裡的一門新興學科,環境陶藝與其他形式的陶藝創作及環境藝術的其他形式在審美上有許多相同與不同之處,從這些相同與不同中歸結出它的審美特徵顯然有利於發展中的環境陶藝設計。目錄 第一章 環境陶藝的產生及審美問題的提出 一、陶瓷與建築的淵源 二、現代陶藝介入環境的視覺新景觀 三、城市化發展及...
(1)大地藝術(LandArt或Earth Art),可以看成是室內裝置作品向戶外發展的結果,最早的樣式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英國的斯通亨治圓形石柱,而美洲的廣闊土地為當代藝術家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以沙漠、高山和草原為原始材料,修整出或附加上巨大的幾何形式,是大地藝術的早期特色。最有名的作品是羅怕特·斯邁森...
二、環境美學與倫理學 環境倫理與環境美學 環境倫理學視野下的美與真 人自由也讓物自由——論生態自由的審美本質 生態問題的美學困局——關於生命美學的思考 第三編 環境美學建構的歷史資源 一、環境美學與中國古典美學 中國傳統環境藝術的信仰精神及其現代使命 天人觀念下中國古代建築審美特徵的嬗變 殷商時代的自然美...
在客觀上,藝術家創作個性的形成必然要受到其所隸屬的時代、社會、民族、階級等社會歷史條件的影響;而藝術品所具體表現的客觀對象,所選擇的題材及所從屬的體裁、藝術門類,對於風格的形成也具有內在的制約作用。這就是形成風格的客觀條件。脫離個人所處的客觀社會環境以及不顧題材、體裁等方面的特點而主觀任意地追求...
人的審美意識首先起源於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過程中。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徵如清澈、秀麗、壯觀、優雅、淨潔等,使人在作用過程中得到美的感受。並且,人也按照加強這種感受的方向來改造和保護環境。由此形成和發展了人的審美意識。審美意識與社會實踐發展的水平有關,並受社會制約,但同時具有人的個性特徵。在當代,...
創造這樣一個環境的全過程(包括設計和施工在內)一般稱之為“造園”,研究如何去創造這樣一個環境的科學就是“造園學”。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傳統的“造園學”被賦予了更多生態學的內涵,形成了新的景觀設計學體系。園林建設與人們的審美觀念、社會的科學技術水平相始終,它更多地凝聚了當時當地人們對正在或未來...
語言和韻律等方面的特點,然後談到了傾向性、歷史真實、典型人物和典型環境等要素。後來,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和《致瑪·哈克奈斯》的信中也是同樣的思路。其次,馬恩也沒有明確指出他們所談到的要素哪些是思想內容、哪些是藝術形式。此外,恩格斯兩次明確提出這一觀點時,在表述上始終是“美學”在前,“歷史”在...
因此他雖然與陳劭雄此前作品過濃的裝置色彩有別,卻也仍未把其自身的活動和生存方式作為整個招股行為的主體,準確點講,這是件因隨商業社會流程而設定的參與性的遊戲事件,模擬性和反諷性是十分強烈的。如果說陳劭雄、孫平二人的行為藝術活動起因於南方日漸濃厚的商品經濟氛圍對當代前衛意識的影響,那么,在遠離沿海城市...
一、作為一種環境藝術的公共景觀藝術 二、環境美學的模式 三、公共景觀藝術的身心介入審美模式 第三節 公共景觀藝術審美體驗的闡釋 一、生物學理論 二、文化學理論 三、綜合理論的闡釋 第六章 審美體驗視角下的公共景觀藝術實踐 第一節 城市美化運動與公共景觀藝術的興起 第二節 當代中國城市公共景觀藝術批評 一、...
第二節 環境審美的典型模式及其描述 第三節 環境審美模式與美學的反思與改造 第五章 生活世界與美學基本理論重建的現實根基 第一節 回歸生活:走出認識論美學 第二節 20世紀哲學話語中的“生活世界”第三節 生活論美學在中國 第四節 生活論美學對當代美學的拓展與重塑 第六章 藝術理論與美學基本理論重建的重要...
新水墨藝術屬於後哲學領域範疇,自然法則為天之命。價值觀 面對人類對大自然的無度地開發和對環境的破壞,當今世界有責任感的哲學家包括藝術家,都在反思工業化時代給人類帶來的惡果,他們知道問題出在人類的哲學上,必須超越“現代哲學”,進而探索新的哲學——後哲學(after philosophy)。“後哲學的新自然”於近年...
人們不僅要求居住的空間的滿足,而且強調其生態環境。不再只是具有特權的文人雅士,而且一般的民眾也嚮往大自然,旅遊到高山和海邊,親身體驗山水之美。至於社會生活本身,人們正在倡導一種審美文化,讓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充滿審美的情趣。當然各種形態的藝術通過現代的信息技術走出了象牙之塔,傳播到公共領域和私人空間。...
相對於古代賞石要訣“皺瘦漏透”,當代賞石要訣講究“形質色紋”。“形質色紋”的美學理論基礎是近代西方的藝術哲學。當代人基本上是在“有趣味的形式”的美學觀念陶指引下進行賞石活動的,其要點是講究如色彩之和諧,比例之對稱,線條之流暢,黃金之分割原理等。如今,同樣是表現抽象意蘊(古代賞石主要可歸類為抽象...
合理布置―科學性環境的合理布置,就是要符合人的生理要求和審美要求。以燈光為例,未來的照明方式將是多種多樣的,照度的大小,光源的方向,投射的角度,燈具的造型等,是環境布置的重頭戲;家具的式樣,流線與造型、色彩的搭配等,是環境布置的中心。適當藝術點綴―藝術性一個沒有藝術裝飾的居家,不是一個設計成功...
裝飾藝術(英文名:decorationart)是出現在中國5-6世紀,西方17-18世紀的工藝設計與結構的傳統要素。是觀賞性大於功能性的藝術。簡介 使被裝飾的主體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裝飾藝術與人的日常生活聯繫廣泛,結合緊密,如環境藝術設計、工業造型設計,日常用品裝飾如服裝、首飾、商品包裝等等,幾乎一切工藝領域均與...
第二章 諸種研究和當代城市 一、從城市生態到可持續的城市 1.城市生態學的起步階段 2.可持續的城市 3.置身網路中的參與者 4.國家特色 二、正在發生的變化 1.範疇的顛覆 2.適度與過度 第二部分 環境表達力 第一章 形式策略 一、風景 1.風景評估 2.環境藝術 3.富有創造性的策略 4.形象及其重建 ...
二是西方文論與批評研究,包括德勒茲哲學視域中的東方美學研究、德勒茲的數字媒介詩學、情感與形式研究、西方現代藝術實踐提出的基本問題以及施萊馬赫關於語法解釋和技術解釋的劃分等研究。三是生態美學與審美人類學,包括美學在現代人文學科中的地位、當代環境美學中的科學主義之爭及其實質、環境美學中的身體問題、桂林山水...
圓明園也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表現出清代皇室對美的追求,英法聯軍破壞了人類歷史上至美的藝術瑰寶,不禁令人痛心。蘇州園林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築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得自然環境和遊憩境域,就稱為園林。作為蘇州古典園林...
夢幻作為一種藝術表現手段古已有之,但那多半都是在理性範圍被使用的。夢幻的非理性審美價值在表現主義中作為現代美學原則提了出來。尼采於1871年寫成的美學著作《悲劇的誕生》中,把藝術的淵源歸納為“日神”和“酒神”二元系統。而“日神”管轄的是“幻象”領域,即“夢的美麗世界”。尼采稱夢是“一切造型藝術的...
它能從事物的運動和發展中,從人與環境的多種關係中去描寫人,特別是它在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現社會生活的真實,直接分析社會的經濟關係,對現實作出尖銳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世界文學史上,十九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成了歐洲資產階級文學藝術發展的最高峰。創作特點 現實主義既是...
而又不能否認,在這樣良時地利的環境中藝術的出現便是一個在自然不過的事情了。人類的早期世界觀影響著人類今後的發展,就好像一個孩子,他成年後的世界觀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他青少年時代的認知。陳軍琪先生便是一位在神幽的山裡度過兒時和少年時代的畫家。稱那座山“神”是因為山裡有位大神,稱它幽是因為它是畫家...
既然城市化的全球性發展趨勢不可逆,人口不斷增加,如何改善城市的環境,景觀就成了當今城建的首要任務。除了城市整體空間環境和建築間的聯繫外,城市內部的一些細節也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像城市標識,廣告牌,公共汽車站,路 邊休息設施,電話亭,郵筒,垃圾箱,城市雕塑小品,路燈等都應納入整體設計中。 現代城市中心...
力圖使環境達到完善、優美的境界,雖然規模較小,內容稍簡,但是具體入微。在藝術風格上別具一番純樸、敦厚的鄉土氣息。精神文化 區域文化 區域文化精神是在人類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的長期互動作用下逐步整合顯現出來的,它包含對人自身以及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關係認識的總和。一方面,它不斷變易、逐漸豐富...
後現代設計運動的裝飾性為多種風格的融合提供了一個多樣化的環境,使不同的風貌並存,以這種共享關係貼近居住者的意義和習慣。二、主張新舊融合、兼容並蓄的折衷主義立場。後現代主義設計並不是簡單地恢復歷史風格,而是把眼光投向被現代主義運動摒棄的廣闊的歷史建築中,承認歷史的延續性,有目的、有意識地挑選古典建築...
雖然,這種探索在中國畫的發展進程中已被無數前輩嘗試過,但黃汝祥對現實語境下當代人的思維進行的藝術思考,無疑帶有深深的時代烙印。“宏大”和“廣闊”,是中國山水畫追求的一種獨特意境。西方藝術在對自然的描述中,更注重情調、環境、敘事和繪畫的科學性。無論是印象派鼻祖莫奈,還是後印象派大師塞尚、梵谷、高更...
1924年,有法國醫生兼詩人,原達達派骨幹分子布雷東出面組織成立了超現實主義派。他們依靠所謂自動記述法,利用圖畫象徵,造型隱喻,改變環境等手法,表現荒謬,混亂的感覺和形象,構造了許多變形,幻想,魔術般的奇異世界。1901年前後,經過多年僑居德國的俄國畫家康定斯基,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等人的數年摸索,抽象主義...
215 中國當代藝術批評與歷史寫作價值認識之我見 視覺研究 225 象與像:視覺藝術的兩個維度 234 黑白灰——中國當代藝術的一種視覺美學特徵 247 “當代·紅光亮”——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視覺特徵 中國藝術的傳統與再造 261 中式意識——審美營造的當代復興 275 環境與家園:中國藝術家的當代問題 ——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