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公益精神研究

當代中國公益精神研究是一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的博士論文,由鐘明華指導,卓高生編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當代中國公益精神研究
  • 作者:卓高生
  • 導師:鐘明華
  • 授予單位:中山大學
  • 授予時間:2009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Study on public welfare spirit in contemporary China
學位授予單位
學位授予時間
2009
關鍵字
公民教育 公用事業 思想政治教育
館藏號
D64
館藏目錄
2010\D64\6

中文摘要

現代化不斷沖刷著傳統人倫觀念與秩序,催生新的倫理精神與價值範式,呼喚並造就同社會現代化互動的人的精神氣質與人格範式。公益精神正是當代倫理精神拓展的時代體現,是公益主體自我內在發展的籲求,具含對社會發展的人文關懷意蘊。公益精神是現代社會中責任、奉獻、行動、反思、博愛、包容等德性品質有效整合、個體願景和行動結合的文明表達形式,是一種存於個體在公共生活領域內的精神力量。它使人們在公共生活空間內對他人的境況和自我生存環境保持旺盛的激情、關懷並付諸積極行動,從而不但達到自我實現的人生目標,也使社會整體利益達到最大化。因此,公益精神不僅具有重要的個體價值,更有現實的社會意義。
公益事業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更有現代性生成中諸多經濟、政治、社會多層面因子的激發。因而從傳統慈善文化到現代公益文明的轉型,從扶危救困的傳統救助型慈善向多元開放的公益轉變,必須要為中國公益事業的發展作“歷史”與“現實”的實質性聯結。作為內在於公益事業發展進程中的精神主脈,公益精神既有歷史綿延中形成的豐富思想源泉,也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與公民社會興起的助推。
市場經濟條件下公益精神的生成是以尊重和重視個體正當利益的需要和滿足為邏輯起點的,是源於個體內在的需要和自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更有共同富裕的現實指向、生態文明的內涵擴展、“自由人聯合體”社會理想的升華。而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契約關係為中軸,以尊重和保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為前提的社會組成——公民社會,它的緣起離不開人類對利他精神的追求以及利他行動自我完善的願望,離不開對有效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期待,離不開現代社會多樣化價值觀的支撐。所以,公民社會是人們必需的公共空間,而公民間互助利他、奉獻服務、團結友愛的公益精神為維繫這一空間的生成提供著強有力的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並在互構的過程中傳播著公益精神的可貴品質,因而兩者在公共生活中維繫著同源互構的關係,一方面公益精神是公民參與公民社會建設的思想基礎,另一方面則是公民社會為現代公益精神的生成提供承載體。 “現實既是歷史隱身的場所,同時又是歷史現身的場所。現實既使歷史匿名,又給歷史正名。”現代公益事業於西方國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在中國卻只有十幾年的歷史,然而我們卻有著悠久的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傳統,因此對中國傳統公益活動的回顧有學者總結為“有傳統而無事業的慈善”的中國特色。
當代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並沒有帶來公益事業的同步勃興,這不能不令人嘆息歷史和現實的強烈反差。究其原因,當前國民公益精神的缺失、慈善意識的淡薄、志願者精神的匱乏是重要因素。而新中國以後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約使得當代中國公益精神的缺失和困境成為必然。尤其在一個社會轉型、人們思想發生劇烈變動的年代,公眾的這種公益精神缺乏狀況將造成人們對自我生存發展能力的迷失、對社會矛盾和公共領域的冷漠,在人、社會、自然的三維系統中導致人文關懷沉淪、社會問題凸顯、生態安全隱憂。 因此,公益精神的培育必須紮根當代中國的現實,堅持普適性與超越性原則的辯證統一,按照公益精神培育的實踐性原則創設更多的公益情景並鼓勵人們本著社會責任去參與公益行動。
為弘揚公益精神並落實於平凡的公益實踐,無論是政府責任擔當、市場主體角色完善、社會公益組織能力提升都大有可為。力求將公益精神化為公益行動、爭取被動公益變為主動行善、努力做到由旁觀到參與的轉變是公益精神培育過程的旨歸。為此,需要強化公民教育功效、創新公益行動激勵機制、夯實公益文化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