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是一個漢語辭彙。畲的意思是指火耕地火耕,焚燒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 ,指粗放耕種的田地。畲字可組詞為畲火,畲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畲
- 鄭碼:ODBK,
- U:7572,
- GBK:EEB4
畲,是一個漢語辭彙。畲的意思是指火耕地火耕,焚燒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 ,指粗放耕種的田地。畲字可組詞為畲火,畲民。
畲,是一個漢語辭彙。畲的意思是指火耕地火耕,焚燒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 ,指粗放耕種的田地。畲字可組詞為畲火,畲民。...
畲醫藥,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以及福建、江西等省的部分山區,畲族沒有文字,通用漢文。畲族醫術多為祖傳口授、單線傳承,傳男不傳女(傳媳婦、不傳女兒)...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景寧有漢、畲、苗、藏、彝、回、侗、黎8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155648人,占總人口89.95%;少數民族共17387人,占總人口10.05%,其中...
傳有屬於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圖騰崇拜——盤夸瓜傳說,傳說的內容與漢晉時代分布在長漢中下游的“武陵蠻”所流傳的盤夸瓜傳說大同小異,據此認為畲、瑤兩族與“武陵...
閩南,閩西有的畲村婦女髮式也不同於當地漢人,如漳平,華安,漳浦,長泰等縣畲族婦女髮式為"龍船髻"。閩北畲族婦女以百根銀簪並配以紅繩,料珠,裝成"扇形髻"。浙...
畲族(shē zú)民歌隨處可見,以畲語歌唱的形式表達。每逢佳節喜慶之日便歌聲飛揚,即使在山間田野勞動,探親訪友迎賓之時,也常常以歌對話。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獨唱、...
傳有屬於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圖騰崇拜——盤夸瓜傳說,傳說的內容與漢晉時代分布在長漢中下游的“武陵蠻”所流傳的盤夸瓜傳說大同小異,據此認為畲、瑤兩族與“武陵...
《畲田調》是宋代詩人王禹偁貶做商州團練副使時就山區看到的真實情況寫的一首詩。詩中描寫山區農民相互幫助、自耕自足的生活。詩人以畲田勞動者的口吻創作,表現了...
畲(音Shē)民,多居住在中國浙江省和福建省之間的內地邊界山區,熱愛生活,喜愛唱歌。無論是婚喪節慶,還是待客會友,都唱歌、對歌,可以說是源遠流長,跨入階級社會...
畲菑,漢語辭彙,指耕耘。...... 畲菑,漢語辭彙,指耕耘。中文名 畲菑 拼音 shē zī 注音 ㄕㄜㄗㄧ 出處 金張本 《寄弟》 金張本 《寄弟》詩:“田居...
中國畲鄉之窗(景區),是浙江省景寧縣生態示範點,2009年被批准為國家AAAA級景區。該景區位於距景寧縣城13公里的大均鄉政府所在地大均村。大均古村始建於唐末五季...
石畲(石畲) 多石的火耕地。1 元 戴良 《五月五日游石門懷所遲客》詩:“石畲忽雲擁,巖廣亦星羅。” ...
畲橋位於景寧縣東坑鎮平橋村,始建年代不詳,重建於清光緒20年。歇山頂,五架梁,單挑出檐,屬疊梁式木構拱型廊屋橋,南北走向,跨東坑梧溪上。...
上下畲(村),隸屬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羅浮鎮,位於羅浮鎮東北部。地處東經115°67′,北緯24°53′。下畲村是羅浮鎮一個自然村、毗連浮美村、中坑村,毓秀鐘靈,...
徐繼畲 (shē),”(1795年12月4日—1873年3月30日)晚清名臣、學者,《紐約時報》稱其為東方伽利略。字松龕,又字健男,別號牧田,書齋名退密齋,山西代州五台...
畲族,中國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來,畲民不畏艱辛險阻,從原始居住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四散遷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還到貴州和四川,90%...
因此,景寧又稱為中國畲鄉。畲族傳統節日年節 編輯 也叫春節,是畲族最隆重和熱鬧的節日。從農曆12月24日的“祭灶”、“送神”畲族就開始過新年了。祭灶神後,...
畲藥是指華南地區典型的動物類型,外文名為She medicine。...... 畲藥動物藥 編輯 動物藥源也十分豐富,既有華南地區典型動物類型,又有溫帶南部區系的動物類型,如...
畲民,讀音為shē mín,是漢語詞語,解釋為畲族古稱。...... 羅源 及 順昌 諸邑山谷間,有一種村氓,男女皆椎魯,力作務農,數姓自相婚姻,謂之畲 民,字也作佘...
官畲村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新圩鎮東部,在畢架尖山麓南部的高山半嶺之地,東與華山接壤,西與新圩村交界,距新圩鎮10公里,北與華豐鎮芹嶺村至畢架尖4公里,南...
福建省 三明市 建寧縣 客坊鄉中畲村位於閩 贛兩省的結合部,是通寧化安遠、江西壙坊的必經地,全村轄16個小組,2270人,土地面積22417畝,山地面積19968畝。...
畲客,讀音shē kè...... 清何焯 《義門讀書記·杜工部集六》:“‘畲田費火聲’。畲田,今 浙中 即有之,其人皆蠻種,謂之 畲客。”...
徐繼畲的開放思想形成與其所處時代相關,更與早年博學多聞、後來在福建等沿海省份與西方人廣泛接觸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他擺脫了傳統的羈絆和束縛,思想開放的程度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