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教育

畲族教育,畲族人口 630378 人(1990 年),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 福建省寧德地區,以及江西、廣東、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區。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無文字,通用漢文。1949 年前,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推行民族歧視、民族壓迫政策,使得畲族人“識字者絕少”。從唐至清的一千多年歷史中,羅源縣只有一名畲族舉人。1940 年羅源縣福湖畲族村辦有 1 所“國民國小”,1942 年即停辦。至 1949 年,羅源縣僅有 1 名畲族師範生,99.9%的畲族人為文盲;福建省整個畲族地區只有國小 4 所,學生 415 人,占畲族學齡兒童的 0.72%;浙江省麗水地區只有 2 名畲族高小畢業生,景寧縣畲族受過國小教育的有 40 人,受過中學教育的只有 10 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 年,羅源縣創辦 10 所畲族國小,在校學生 196 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畲族教育
  • 簡稱:畲族教育
  • 地址: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 福建省寧德地區,以及江西、廣東、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區。
1958年,浙江省共建立畲族國小 64所,在校學生 7818人。福建省建立畲族國小 161所, 在校學生 10357人。1978年以後,政府採取特殊措施,發展畲族教育。如在畲族聚居的縣開辦民族實驗國小;在畲族鄉和畲族聚居的行政村辦重點民族國小;在畲族人口較多的鄉鎮中心國小辦民族高小班;在畲族散居的自然村設初小或教學班點;在生源少,不具備單獨辦學條件的村寨辦巡迴教學班; 對家務事多,不能進全日制國小學習的畲族兒童辦夜國小;創辦寄宿制國小和寄宿制民族班;逐年增長教育經費,為畲鄉新建和修繕校舍,添置課桌椅和教學儀器,改善辦學條件;設立民族教育基金會,每年撥專款解決畲鄉國小民辦教師工資問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抽調骨幹教師支援畲鄉國小,鼓勵在外地工作的畲族教師回鄉任教,對長期堅持在畲鄉執教的優秀教師,給予晉升、獎勵等。1978年,寧德地區師範學校設立民族班,每年招收畲族學生 40人;至 1990年,共招收 520人,已畢業 420人。1984年,福安農校、建陽衛校開辦民族班,招收畲族學生 50人,全部畢業。1985年,福建師範大學舉辦民族幹部進修班,招收畲族學生 23人。1988年起,福建農學院開辦民族預科班,招收畲族學生 43人。1989年,福建醫學院、福州大學開辦民族預科班,招收畲族學生 110人。至 1989年,福安縣有 77所民族國小實行寄宿制,寄宿生 2650人;寧德地區有畲族國小 645所,在校畲族學生 2萬餘人,有民族中學 4所,在校畲族學生 2500人;福建省全省共有畲族國小852 所,畲族學生 31912 人,有民族中學 8 所,畲族學生 4200 人,有畲族中、國小教師 1525人。1990年福建省有在校畲族大學生 450人,在校中專生 360 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