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傳統體育

畲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畲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畲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畲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畲族傳統體育
畲族概況,畲族歷史,畲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鬥牛”(頂牛),賽“海馬”,打柴棒,舞鈴刀,

畲族概況

畲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兩省,其餘散居在江西、廣東、安徽等省。浙江景寧縣是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畲族人口為709592人。畲族擁有自己的語言,迄今依然在廣東的海豐、增城、惠陽、博羅等縣極少數畲族當中使用。在實際生活中,畲族所主要使用的“畲語”和漢語的客家方言很接近,這應當是語言同化與局部融合的結果。在對外交往當中,各地畲族主要使用當地的漢語方言。畲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畲族歷史

根據學術界的研究,畲族與瑤族有密切淵源關係,都是漢晉時期見於史載的“武陵蠻”之後裔。此外,也有一部分學者主張畲族為古代百越後裔[1]。一般認為,畲族形成的大致年代是在唐宋時期。這個時期在漢文文獻上出現的“蠻”“蠻僚”“峒蠻”或“峒僚”等名稱,所指稱的民族集團具有瑤族和畲族的許多共同文化特徵,在特定區域應當是指畲族或至少包括畲族先民在內。南宋末期,出現了“畲民”[2]的名稱,元以後,這一名稱基本固定下來,標誌著畲族作為一個比較獨立的民族共同體已基本形成。
“畲”與“燒山種田”[3]的刀耕火種生計有關。而“畲民”之所以被用來作為人們共同體的名稱,與畲族先民長期從事刀耕火種有直接關係。此外,由於畲族與苗瑤族系的苗族和瑤族在歷史淵源和語言、文化等方面有許多接近之處,明清時期的地方志中,往往也把畲族稱為“瑤人”“畲瑤”“苗瑤”等等。在畲族民間,他們並不以“畲”作為自稱。其自稱為“山哈”,“哈”是“客”的意思,“山哈”意即居住在山裡的客人,這一名稱所反映的應當是畲族經過輾轉遷徙最後陸續在現在所居各地紮根下來的一種身份意識。

畲族傳統體育

畲族的民族文化頗具特色,無論是聚居的村落,還是盤唱民歌,甚而傳統服裝和手工藝織品等,都成為一種至今“活”著的畲族“文物”。處於東南丘陵地帶的畲族人,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在生產、勞動、娛樂和原始宗教等社會活動中,創造了適宜山區開展的、地方特色濃郁的民族傳統體育。“鬥牛”(頂牛)、操石磉、打尺寸、舞獅、賽“海馬”、穩凳、打柴棒、舞鈴刀、畲族拳和硬氣功等,都是頗具民族特色的運動娛樂方式。

代表性體育項目

“鬥牛”(頂牛)

鬥牛,也稱頂牛,是流行福建東北畲鄉民間的一項民俗活動,屬於較力型的體育形式。
畲族“鬥牛”比賽由二人對壘,場地可大可小,場地平整即可。“鬥牛”的特點是通過兩人之間的跳躍、頂碰和撥撞等活動來較勝負。其比賽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為用腳進行的形式。比賽時,雙方各自一隻腳跳動支撐身體,另一隻腳後彎用手拉著。二人互用膝部碰、頂、推,令對方雙腳著地為勝。
另一種為用頭進行的比賽形式。比賽時,二人頭頂頭,互拉雙手,靠腳腿和腰的力量,把對手頂出活動界限為勝。

賽“海馬”

賽海馬,也叫滑泥板、溜板,是流行於閩東霞浦等地畲族民間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
畲族賽海馬活動,源於民間的的一種生產實踐技能,是一項結合於生產勞動的民俗體育形式。這一活動形式早在明代即已出現,相傳明嘉靖年間,戚繼光駐防福寧府(今霞浦縣)時曾用滑泥板訓練士兵,稱為“海上輕騎”,以此奇兵破敵。
賽海馬的比賽場地一般選取海邊有海泥的一段,器材為平時在海灘海泥中滑行用的板塊,長1米多,寬20~30厘米。比賽中,一人一塊板,一支腳蹲在板上,一支腳蹬海泥推板向前滑行。
賽海馬比賽多在勞動間隙進行,既是體育的競逐,又是生產技能的演練。出工時比速度,回程大多比耐力,比運載量多少。

打柴棒

打柴棒,又稱“盤柴槌”,是流行於閩東畲族地區的一種民間棒術,具有武術器械技擊的特點。
打柴棒的主要器械是木棒,由於使用的“柴棒”長短不一、功用不同,進行打柴棒活動時又分為兩種形式。一種為棒長1.2丈,這類棒僅由一人耍弄,套路動作有攻有攔,叫“中攔”;另一種棒長0.7丈,為兩人對打,套路動作主要是互相攻防盤擊,叫“盤杖槌”,也稱“齊眉杖”。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打柴棒,其棒術的路數都有著不同的特色,目前流傳較廣和使用最多的,有三步進、三步退、四步半、五步跳、七步、九步、猴子翻身、雙頭槌、公牛轉欄、金雞啄米、老蛇吐吞以及天觀地測等。由於技擊特點明顯,深受畲族青年男子的喜愛。

舞鈴刀

舞鈴刀,為福建東部畲族地區的武舞活動,是具有武術技擊特點的一類活動形式。
舞鈴刀源於畲族民間的一種祭祀儀式。傳說古時畲鄉經常有妖孽作祟,致使乾旱經常發生。為了保佑莊稼豐收,每發生乾旱時,人們便舞起鋼刀、銅鈴,以祈求神的保佑,驅邪趕妖祈雨。久而久之,以刀、銅鈴做舞具的一類武舞形式就延續了下來,並發展成為一種傳統的具有技擊特點的武舞活動。
舞鈴刀一般有一名或數名男子參加。舞者上身穿畲族傳統男上衣,下穿紅色繡花布裙,頭上扎紅布巾,手執道具鈴刀,刀柄處有一串銅錢,隨著柔美舞蹈動作,震動著銅錢,發出富有節奏而悅耳動聽的響聲。舞鈴刀的基本動作有跑、跳、沖、刺、劈等。而隨著動作的變換,舞蹈給人以縹緲離奇如入仙境的夢幻感覺。
在畲族民間,舞鈴刀收到了青少年們的喜愛,成為他們鍛鍊身體,提高技藝以及娛樂交友的重要活動形式。
[1]施聯珠主編:《畲族研究論文集》之《解放以來畲族研究綜述》一文,民族出版社,1985,第11~15頁。
[2][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三,《漳州諭畲》有“畲民不悅(役),畲田不稅,其來久矣”,“余讀諸畲款狀,有自稱盤護(即盤瓠)孫者”等句。
[3]《廣韻·九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