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武術(盤柴槌)

畲族武術(盤柴槌)

畲族武術(盤柴槌),福建省寧德市傳統武術,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盤柴槌,是一種棍術,又叫盤柴糙。相傳,盤柴槌起源於畲族發祥地潮州鳳凰山,是由畲族先人雷烏公首創,後經各代武術宗師傳承、創新,不斷完善而形成的一種畲族武術,廣泛流傳於各處畲民聚居地。因棍術器械的長短及其功用有別,盤柴槌分為長棍和短棍。長棍又叫丈八棍,長一丈二尺,由單人耍弄,共有十個招式。短棍又稱梅花棍、齊眉棍,長六尺,兩人對打,也可以一人單打,招式多樣,是畲族保家護身反抗欺壓不可少的手段。

2009年5月31日,“畲族武術(盤柴槌)”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Ⅵ-3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畲族武術(盤柴槌)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3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 申報地區:福建省寧德市
  • 保護單位:霞浦縣崇儒畲族鄉溪坪村
  • 項目編號:Ⅵ-31
歷史淵源,武術特色,動作特色,器械分類,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盤柴槌又叫盤柴糙,漢語稱為棍術,是畲族古老傳統且具特色的民間武術。畲族武術歷史悠久,相傳起源於畲族發祥地潮州鳳凰山,而盤柴槌則由畲族先人雷烏龍首創(人們尊稱為“烏龍公”),後經各代武術宗師的傳承、發揚,並與其它武術門派研習、交流,幾經傳承創新,形成這一充滿畲族特色的傳統武術。
畲族武術(盤柴槌)
畲族武術(盤柴槌)
溪坪的盤柴槌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清順治年盤柴槌傳人蘭進生遷到溪坪,此後一直在溪坪村留傳。這種武術在畲族溪坪村從來是傳長(子)不傳次(子),傳男不傳女,每一代人只傳授一到兩人,再由這個武術傳人分別傳授給眾人。
在清代以前,盤柴槌的棍頭一端加有鐵制的棱尖,狩獵中三米以外就能刺到獵物,這種棍術通常用於對付野獸。後來畲族從四處狩獵變為定居農耕,長棍的棱尖慢慢被放棄,但罕見的長度仍保留著從狩獵時代遺留下來的痕跡,而且在長棍套路中仍然保留有對付獵物的衝刺動作。除了自然環境不佳,以前畲族人民生存的社會環境也較為惡劣,他們常常遭受地方勢力欺壓,受到土匪侵擾,於是另一種棍術——短棍形成了。

武術特色

動作特色

盤柴槌棍術動作複雜多樣,有雙頭挺、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猴子翻身等,每個動作都有攻有攔、攻守結合,步伐穩健、有快、猛、活的特點。

器械分類

因棍術器械的長短及其功用有別,盤柴槌分為長棍和短棍。
長棍
長棍又叫丈八棍,由質地堅硬的紅櫪木製成,呈圓柱形,長3.3米,直徑4.5厘米,單人耍弄,共有十個招式。
長棍的動作要點是:直立身,腰插肩,堅筋骨,調動全身力氣,使全身氣血循環,這時伸棍起腿步,雙目一致隨棍快速急轉,開步推力如雷震地,起腿高跳出棍,同時發聲“追”(即追之意,如鶴鳴之聲),摧毀來獸兇猛之勢。收棍時聚精會神,保護自己,雙眼觀察前方野獸動態。
第一招:老爺出府。以紮實的馬步為基礎,直立身,硬腰肌,堅筋骨。在訓練時調動氣血循環,使手臂筋絡關節均有力道。
第二招:沖坦奇門。步伐實而腰硬,手臂有力。心靜氣和,注意力集中,雙目注視前方,大步向前。
第三招:棍伐豺狼。先抽三棍,虛擊驚嚇野獸,觀其變化,不貿然出擊,觀察其動向,達到棍不虛發。
第四招:坦鞭抽力。用棍解開對方兇猛之勢,避免野獸猛然進攻,免於遭殃。
第五招:追打落地虎。伏地如虎振威風,使猛獸不敢進前,發動全身之力向前衝刺。
第六招:穿針殺禽。根據距離,與野獸相隔之時,急速追趕,雙目隨棍急轉,先衝出三棍,使野獸心亂逃跑。
第七招:七步三劍。動作氣勢兇猛,不可遲疑,開步迅速,發聲如雷,上陣拼搏,一步三棍,先出手為強。
第八招:收護雙門。在山上狩獵時,不僅要衝打猛獸,同時要在打鬥中保護自己,保護左右前後,招式以守為攻,同時保存體力。
第九招:老爺重開山。出棍如劍,發聲如雷震,發揮全身筋絡,立身腰,雙目隨棍急轉,伸棍起腿,步伐一致,開步催力如虎呼氣。
第十招:伐步鬥龍門。邁七步三抽棍,快棍刺殺死野獸,取得最後勝利。
短棍
短棍由質地堅硬的紅櫪木製成,呈圓柱形,長1.7米,直徑4厘米,供兩人練習時對打,招式多樣。短棍棍花有四門棍、雙頭棍、交於柴、折花棍四個環節,機動靈活,以紮實、有力、矯健、熟練為標準。起腿迅速兇猛,可急轉對付四門八方,像白鶴童子揮杖追猛虎般;大聲震懾對方,聲音如鶴鳴之聲遠傳八九里。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盤柴槌在形式、套路上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價值,是畲族在特定的區域環境和社會生活中,經過長期實踐發展而積累演變形成的。它與民族的心理、氣質、經濟、文化、道德和社會發展有關,也與畲族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風土民俗結合在一起。因此,盤柴槌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徵和歷史特徵,表現出生產實用性、民族性、民俗性、健身娛樂性等特點。
通過盤柴槌,可以更好地解讀畲族歷史和文化,了解畲族人民在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自強不息、英勇頑強的精神。同時,挖掘和保存它,不僅豐富了中華武術寶庫,豐富了中華體育,還可以推動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對弘揚和發展畲族傳統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傳承狀況

由於畲族主要居住在崇山峻岭中,交通閉塞、人口少、財力有限,這給盤柴槌的發展傳承帶來了諸多不便。另一方面,有些畲族鄉村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大量年輕人湧入城鎮務工,有系統地練習畲族武術的人數寥寥無幾,盤柴槌已陷入傳承乏人的境地。

傳承人物

藍大瑞,畲族,寧德市霞浦縣人,1953年9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畲族武術(盤柴槌)”第二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藍大瑞從小跟隨其父學習畲家棍術,18歲時已掌握了盤柴槌的耍棍要領。其父病故後,他到浙南打工,又師從善讀師傅學習南拳。他注重通過開辦培訓班的形式培養畲族武術(盤柴槌)的後繼人才,培訓班已開辦多期,已有上百人受過其培訓。
畲族武術(盤柴槌)
藍大瑞

保護措施

2009年,為保護和傳承盤柴槌這一傳統畲族武術,霞浦縣政府投入120萬元興建了畲族古龍寺,成立了溪坪畲族武術研究會,定期舉辦溪坪村武術節,通過武術節,展現宣傳畲族傳統武術文化。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1年9月,傳承人藍大瑞參加全國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得武術比賽男子器械C類二等獎。
傳承人藍大瑞先後參加第一屆和第四屆香港國際武術比賽,均獲得長棍、齊眉棍、白鶴展翅三個項目的冠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