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讀,拼音yì dú,漢語詞語,指一個字具有兩個或幾個不同的讀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讀
- 拼音:yì dú
- 解釋:一個字具有兩個或幾個不同的讀法
- 出處:《答問十二》
異讀,拼音yì dú,漢語詞語,指一個字具有兩個或幾個不同的讀法。
文言文的語音部分,除了多音字的辨析之外,還包括異讀字的問題。異讀字即讀法與今相異的字。異讀字是一種特有的讀音現象,它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
異讀詞,審音標準,根據北京音系,但不是每字都用北京話讀法(雖不合語音發展規律,但通行,北方方言用廣泛,所以可以採用)。...
異讀,拼音yì dú,漢語詞語,指一個字具有兩個或幾個不同的讀法。...... 異讀,拼音yì dú,漢語詞語,指一個字具有兩個或幾個不同的讀法。 [1] ...
文白異讀是漢語方言中一種特有的現象,一些漢字在方言中有兩種讀音。一種是讀書識字所使用的語音,稱為文讀,又叫讀書音、文言音、字音;另一種是平時說話時所...
該表是由國家語委和國家教委(今國家教育部)和廣電部於1985年12月發布的。到目前為止,它是關於異讀詞讀音規範的最新的法定標準,是我們規範異讀字讀音的主要依據。...
《經典釋文》異讀之音義規律探賾內容介紹 編輯 《經典釋文》是一部集大成的音義書,是研究古漢語語音不可或缺的文獻材料。本書為之建立了字頭、音義、經注原文...
溫州話的文白異讀,一般來說,漢字的讀書音與說話音是相同的,即一字一音。在國語里,一字兩音較少見,即使有兩音,其字義也不同。但是,在方言中,一字既有讀書...
《談談國語異讀詞審音》闡述了國語語音標準的確定過程以及國語異讀詞審音的必要性。《談談國語異讀詞審音》由五章分別講述了國語語音標準的確定、國語異...
異讀法是五十年代興起的用以取代“系鈴”和“解鈴”兩格(簡稱“鈴格”)的謎法。它包括本字的聲調變異、聲母或韻母的一方變換和聲韻母各異三個基本內容。謎中...
《異讀音義規律研究》內容簡介:《異讀音義規律研究》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異讀現象,即同一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且不同讀音所記錄的意義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讀音】yīn bì(2016年6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布的《國語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公告中指出了“蔭”字的新審定讀音。該詞語只有yīn bì一...
所謂統讀字,是指《國語異讀詞審音表》規定統讀的字。很明顯,這些字在審定(1985年12月)前都是異讀字,表示同樣的意義,有同樣的適用領域,但卻讀不同的音。...
由於歷史上自南宋起就一直受官話的直接影響,杭州話文白異讀較少,對比其他典型吳語,杭州話在口語中文讀較占優勢而非白讀。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字存在文白異讀,...
文讀音,又有稱文言音。文白異讀是方言中普偏現象,所以許多方言都有白話音與文讀音兩種表達體系。文讀音便是讀書認字時所用的讀音,而白話音(說話音)則是日常...
在國語審音委員會於1957~1962年分 3次發表的《國語異讀詞審音表初稿》中,“波”的兩個讀法bō和pō被統一為bō;“剝削”的兩個讀法bōxuē和b╣ax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