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嗜症

異嗜症或稱異食癖(pica),是指嬰兒和兒童在攝食過程中逐漸出現一種特殊癖好,對通常不應進食的異物,難以控制地咀嚼與吞食。發病年齡以幼兒為多,但學齡兒童亦可見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嗜症
  • 外文名:Pica
病因,臨床表現,防治,
有些兒童特別喜食煤渣、土塊、菸頭、火柴、毛髮、紙張、毛線以及金屬玩具或床欄上的油漆,這種現象醫學上稱為異食癖或稱嗜異症。此種兒童多表現出食慾低下,偏食及營養發育狀況低下、貧血等;通常好發年齡為1-3歲,也可達學齡前期,男性兒童多見。異食行為主要表現患兒自覺或不自覺持續性的咬食一些通常人們認為是非食物和無營養的物質,並引以為樂。一般先咬然後吞食,也有些患兒在口中咬嚼後吐出,然後再咀嚼新的物質。患兒一般消瘦,也有些營養不良,症狀具有頑固性和持續性的特點,雖然被阻止,仍喜歡偷偷咬食;多數患兒性格怪異,常伴有行為和情緒障礙。異嗜症的合併症因吞食異物的種類不同而不同,常見的合併症有腸梗阻、貧血、缺鋅、鉛中毒、腸道寄生蟲病等,此外經常異食可導致營養不良。

病因

關於異嗜症的病因至今尚無定論。有人認為是一種心理失常的強迫行為,往往與家庭環境不正常有關。初期可因無人照顧、擅自攝取異物,日久成為習慣,變成不易解除的條件反射。亦有認為與鋅、鐵等微量元素缺乏有關。1978年山東地區報導對2-3歲以下異嗜症108例幼兒,認為因缺鐵性貧血所致;在給鐵劑1-2月,異嗜症狀均消失。國外曾發現異嗜症患兒血內鋅含量低,在膳食內補充鋅劑後,迅速好轉。部分患兒神經發育異常。
兒童異嗜症,屬中醫“疳症”“積滯”“厭食症”範疇。本症多因乳食不節,餵養不當,病後失調,以及先天稟賦不足所導致。臨床上多表現不同程度的形體羸瘦乾涸,生長發育遲緩,頭大頸細,四肢軟弱,腹部脹滿等症,以脾瘡為常見[4]。“疳皆脾胃病,亡津液所作也。”兒童臟腑柔嫩,脾胃容易受傷,脾胃損傷則導致消化吸收及運化功能障礙,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輸布全身臟腑、肌肉、四肢百骸,影響生長發育及臟腑功能,以致百病叢生。

臨床表現

患兒喜食煤渣、土塊、牆泥、砂石、肥皂、碎紙、火柴、紐扣、毛髮、毛線、生米、生豆、茶葉、破布、瓦片、木炭;、爐灰以及金屬玩具或床欄上的油漆等異物。對較小的物品能吞食下去,較大的物品則舔吮或放在口裡咀嚼。他們不聽從家長勸阻,常躲著家長暗暗吞食。嚴重者可導致氣管、支氣管或食管異物。常見症狀為食慾減退、疲乏、腹痛、嘔吐、面黃肌瘦、便秘和營養不良等。

防治

(1)對心理異常引起的異嗜症,首先要注意家庭情況。如關妻、婆媳間遇有矛盾或不順心之事,不宜在孩子面前爭吵打罵,更不宜在孩子身上出氣。這樣做會驚恐孩子。對於長期不和的家庭,孩子極易產生心理異常,有可能引起異嗜症。此外大人責罰和捆縛患兒手足,不但不能解除異食習慣,反而使他們暗中偷吃此類不潔之物。家庭和諧,夫妻相互體貼,父教母愛,精心撫育,對心理異常所致異嗜症的預防或治療是極為重要的。
(2)營養失調所致的異嗜症,必須及時調整營養。尤其對6個月後嬰兒應及時添加輔食,以防鐵等營養素的缺藝,引起缺鐵性貧血。幼兒因飲食習慣不良、拒食、改善不營養供應較差時,要及時調整飲食營養和改良不良的營養習慣。長期腹瀉、嘔吐、腸炎、脂肪痢等,均可影響營養素的吸收。急性和慢性感染時,患兒食慾減退,胃腸道吸收不好,也能造成缺鐵性貧血。如有“腸蟲”(鉤蟲、蛔蟲等)寄生蟲時,應及時治療。近年來發現,每日以大量未經煮沸的鮮牛乳餵養小兒,可出現慢性腸遣失血,以致缺鐵性貧血,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鋅的缺乏會引起多方面的機能障礙。兒童缺鋅時,對味覺的敏感減退,是引起異嗜症原因之一。何金生等報導用0.2%硫酸鋅糖漿15毫升/日治療異嗜症,分3次,連服1月,療效顯著。
小兒異嗜症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必須加以慎防。嬰幼兒時期偶吞手邊玩具及其他物體是常見的,但2歲以後常食異物,必須研究原因,尤其要注意家庭情況。一般認為4歲後頑固不改者病情嚴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