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公橋

畢公橋

蕭山衙前鎮有條著名的街叫老街,老街口有座名聲更甚的橋,當地社區的名字都以該橋命名,這座橋就是古畢公橋。2014年,該橋被列為杭州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畢公橋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
畢公橋簡介,歷史文化,

畢公橋簡介

明萬曆《蕭山縣誌》里有記載:“治東四十里曰鄭家橋,又里許曰畢公橋。”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橋是清光緒年間重建的。根據《衙前鎮志》記載,此橋是一個名為畢公的人所修建,該人是宋代州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忻州市代縣,字仁叟,乾德四年進士。太平興國三年,他曾任越知州。據了解,此人興修水利有功,該橋當初為他所建,該人對修建錢塘江堤塘也有貢獻。
光陰荏苒,滄海桑田。這座位於衙前老街西頭的單孔石拱橋,北依鳳凰山和航塢山,悠悠東逝的蕭紹古運河蜿蜒而過。根據資料,此橋矢高2.7米,跨徑4米。橋面長10.9米,寬2.8米。南北兩側有橋欄(石條狀),南橋欄外側自右至左陽刻有“古畢公橋”四字,東、西各有13級台階,橋欄遺失。據了解,古畢公橋上原來有個橋亭,現在已經損毀了,但是仍可以從殘留的亭柱榫眼考證出來。石橋兩端原有的石獅也已經損毀消失了。

歷史文化

據當地人介紹,曾經以古畢公橋為中心的衙前老街可是個繁華的地界,以古畢公橋為中心,橫街和直街組合起來形如“V”字。直街基本是南北走向,橫街基本是東西走向,有一百多米長。老街大約形成於宋朝以前,踏上石板鋪就的老街,只見街兩邊是磚木結構的兩層樓店屋,店面門額上的字跡斑駁難辨,但依稀可以看出它蒼勁有力、儒雅大氣的輪廓。“以前穿梭在錢塘江上的船隻經過,都會下船來這裡歇歇腳,吃飯,休息,熱鬧得很呢。”當地老人告訴記者。只是曾經的繁華已逝,歲月流轉到如今,人們平靜而閒適地在這裡繼續生活,街口的這座古畢公橋,則像一位閱盡滄桑的老人,靜靜佇立,如一部沉默的史書,記載那些風雨飄搖歲月里無數的悲歡故事。
如今,古畢公橋雖然歷經風雨,有些石板已經破損斷裂,但是時代依然賦予它新鮮的氣息,落日的餘暉、放學回家歡欣雀躍的孩子們、晾曬的衣物,讓這位歷史見證者再次煥發生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