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連續接觸(continuous contact of interface)是1996年公布的公路交通科學技術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界面連續接觸
- 外文名:continuous contact of interface
- 所屬學科:公路交通科學技術
- 公布時間:1996年
界面連續接觸(continuous contact of interface)是1996年公布的公路交通科學技術名詞。
界面連續接觸(continuous contact of interface)是1996年公布的公路交通科學技術名詞。公布時間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公路交通科技名詞》第一版。1...
界面滑動接觸 界面滑動接觸(sliding contact of interface)是1996年公布的公路交通科學技術名詞。公布時間 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公路交通科技名詞》第一版。
《拱壩不連續界面局域接觸機制及其分析》是依託同濟大學,由李南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拱壩並非連續的整體結構,拱壩抗震防災安全性分析中必須全面考慮拱壩幾何、材料不連續界面接觸作用的局部化問題。本課題套用現代接觸摩擦...
界面,指物體和物體之間的接觸面。也指呈現在用戶面前,顯示器螢幕上的圖形狀態。物理化學中,界面是指物質相與相的分界面。因為我們周圍的物質是以氣、液、固三種狀態存在,所以也就有了氣、液、固三相。在各相之間存在著氣-液、氣-...
《基於粘結界面行為特性的開啟橋橋面鋪裝動力回響研究》是依託東南大學,由張磊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本課題開展基於粘結界面行為特性的開啟橋鋪裝動力回響研究。將鋪裝與鋼板結合界面分為連續、接觸-滑移兩種狀態。基於...
界面反應可在巨觀的兩相界面處發生。例如在沒有攪拌的靜態條件下 ,分布在兩相中的反應物僅通過擴散作用轉移至界面並發生反應。然而,由於較低的比表面積,這種巨觀的界面反應效率一般較低。因此,提高兩相間接觸面積即增大比表面積具有...
第1篇固體界面力學 第2章固體接觸 2.1赫茲彈性接觸理論 2.1.1赫茲線接觸理論 2.1.2赫茲一般接觸理論 2.2非赫茲彈性接觸 2.2.1接觸表面不連續 2.2.2協調錶面接觸 2.2.3界面摩擦對接觸應力的影響 2.2.4表面效應的影響 2....
針對航空發動機轉子系統中止口、法蘭-螺栓、套齒等連線結構,設計模擬試驗件,開展了連線結構力學特性的試驗研究;在此基礎上,基於界面彈塑性接觸模型等,建立了適用於非連續轉子動力特性分析的連線結構動力學模型,實現了對連線界面應力分布...
本項目所採用的是界面接觸聲非線性模型,這裡的接觸聲非線性是指當粘接界面的兩個邊界在聲波的作用下相互碰撞時,會有大量諧波產生。其中定義的接觸聲非線性參數是反射波中二次諧波振幅與基波振幅平方之比,它與界面粘接力直接相關,通過...
本研究試圖深入分析超精密工具機結構中流-固耦合界面宏微尺度接觸機理與功能機制,揭示流-固耦合界面與超精密工具機加工工件波紋度之間的影響關係:研究適合微尺度下流體流態的數學表征方法,探索微尺度效應對軸承內流體性能的影響規律;推導宏微...
界面傳播,就是藉助網路終端的硬體設備,在網際網路軟體系統支持下,用戶基於互動界面傳播、接收信息的行為。基本概念 界面 “界面”(Interface)泛指“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接觸面”(《漢語大詞典(普及本)》2000年版),在物理、化學領域廣泛...
穩定的SiO2膜和優質的SiO2/si界面系統使矽成為套用最廣泛的半導體材料。兩種不同的半導體材料接觸,在界面附近形成半導體異質結,界面上仍保持了晶格的連續性,兩種半導體晶格常數的差異導致界面上產生大量的界面態(或懸掛鍵),它對異質結...
液體與另一種不相混溶的液體接觸,其界面產生的力叫液相與液相間的界面張力。液體與固體表面接觸,其界面產生的力叫液相與固相間的界面張力。固體表面與空氣的界面之間的界面張力,就是固體表面的自由能。固體表面不同的材質,其表面自由...
熱處理工藝對界面結合性能的影響 為了更好的對比塗層與基體的界面結合性能,採用熱震實驗對鎂合金基體與噴鋁層結合強度進行測試。試樣採用連續加熱方式,加熱溫度由100℃~450℃,間隔50℃,保溫時間0.5h,連續冷卻。實驗結果表明:噴塗後...
課題組在傳統的分形接觸理論基礎上,基於Wang和Komvopoulos提出的分形接觸理論,提出了一種新的分析模型,用於研究法向力作用下接觸面彈塑性變形的演化過程。基於分形接觸理論提出了界面接觸的模型,根據實際接觸面積對聚焦信號峰值幅度的影響...
對具有不連續係數的四階偏微分方程界面問題,通過引入中間邊界條件作為增廣變數,我們將原問題轉化為在界面帶源項跳躍的Poisson方程,提出了一種增廣的快速差分方法。對帶接觸阻抗複合材料熱傳導問題,通過添加鬼罰項,提出了一種非匹配有限...
上超面是指後期沉積層與前期沉積層之間為一上超接觸關係,這是由於海平面下降後又上升這一轉變過程的產物。所以上超面也為一層序界面。9.岩性、岩相轉換面 岩性、岩相轉換面是在海平面下降速率小於沉降速率條件下形成的,其主要表現形式...
接觸面問的熱交換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1)熱流通過實際接觸面積的固體傳導,(2)熱流通過空隙中的圈體、流體及氣體填料進行熱傳遞,(3)裂縫間的熱輻射。影響因素 影響接觸熱導的因素主要有接觸界面的溫度、接觸副的熱物性、接觸副...
界面物理化學所屬現代詞,指的是表面處理過程中,金屬會與水或液體接觸,例如水洗、 酸浸、電鍍、塗裝、琺瑯等。界面物理化學 表面處理過程中,金屬會與水或液體接觸,例如水洗、 酸浸、電鍍、塗裝、琺瑯等。要使金屬與液體作用,需金...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研究變形區熱效應溫度場與潤滑接觸模型的耦合方法,建立流-固-熱多場耦合作用下粗糙界面接觸振動基礎模型;(2)建立多場耦合分析模型,提出粗糙表面與熱潤滑油膜之間的流-固-熱耦合計算方法,構建界面接觸剛度和...
2.4.7 包含剛體轉動位移和不連續界面接觸力的求解方程 2.5 分區有限元-界面元動力互動方法的實現 2.6 考慮材料非線性的分區求解方法 2.6.1 塊體材料非線性的分區求解 2.6.2 接觸面材料非線性特性模擬 ...
對界面的捕捉方法進行改進,重新定義速度場,通過求解Level-Set方程,得到流體的準確界面位置。對於移動格線技術的套用,改進了重映方法,為了保持物理量的守恆和清晰的界面,採用各種流體單獨進行重映的方法,達到提高間斷(激波、稀疏波和接觸...
接觸起電(contact electrification)是指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不發生摩擦,當兩個物體重新分開後所產生的靜電起電現象。兩種物體表面相互接觸時,存在著接觸電位差,在界面層會發生電荷轉移。當電荷轉移形成的反向電位差與接觸電位差大小相等時...
最早複合材料界面曾被想像成是一層沒有厚度的面(或稱單分子層的面)。而事實上複合材料界面是一層具有一定厚度(納米以上)、結構隨基體和增強體而異、與基體有明顯差別的新相——界面相(或稱界面層)。因為增強體和基體互相接觸時, ...
晶粒與晶粒之間的接觸界面叫做晶界。無機非金屬材料是由微細粉料燒結而成的。在燒結時,眾多的的微細顆粒形成大量的結晶中心。當它們發育成晶粒並逐漸長大到相遇時就形成晶界。基本概念 在多晶體中,由於晶粒的取向不同,晶粒間存在分界...
對粗顆粒,如果攪拌速度較慢,顆粒會全部或部分沉於釜底,這會大大降低固、液接觸界面。只有足夠強的掃底總體流動和高度湍動才能使顆粒懸浮起來。當攪拌器轉速由小增大到某一臨界值時,全部顆粒離開釜底懸浮起來,這一臨界轉速稱為攪拌器...
在傳統地質學研究中往往將不同岩石地層單位之問以及同一岩石 地層單位內部的小間斷(hiatus)歸人地層整合的範圍。當代層序地層學的研究特彆強調層序界面的不整合性質,在以往地層學研究中也一般視作整合或小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