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權運動即男性權利運動(men's rights movement )(MRM)是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歐美等國發起的社會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男權運動
- 外文名:men's rights movement
- 發起地點:美國
- 發起時間:1971年
簡介,運動,反女權,主要關注議題,犯罪與懲罰,離婚、撫養權,政治權利,就業,教育,社會資源,婚姻制度,主張,
簡介
男權運動即男性權利運動(men's rights movement )(MRM)是於20世紀70年代早期發起的社會運動,它是從女性解放運動(新左派)中分離出來的。男權運動(MRM)被認為是女性主義的強烈抵制或反向運動,通常被認為是傳統性別角色遭受威脅的結果。
男性的權利運動涉及了多個領域的相關法律(包括婚姻家庭法、撫養法、生育法和家庭暴力相關法律法規),政府職能(包括教育法、義務兵役和社會安全)和衛生法,他們認為這些法律是歧視男性,跟男人對著幹。
術語“(男)人的權利”(men's rights)首次出現在1856年普特南(Putnam)的雜誌上,針對於當時推進婦女權利的相關領域。組織結構鬆散的“三人權利組織”是在奧地利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形成的。男性權利聯盟成立於1926年,目標是“打擊過度的女性解放”。1927年,正義女神(Justitia)家庭法律改革聯盟和公平女神(Aequitas)世界男權聯盟從男性權利聯盟中分裂出去。“三人權利組織”反對婦女進入勞動力市場,因為他們看到了婦女解放運動正在影響和滲透社會意識和法律制度。他們抨擊婚姻法,特別是要求支付前妻和私生子撫養費的規定,並支持使用血液測試(註:非基因測定)來進行親子鑑定。正義女神組織和公平女神組織在自己的右派期刊、報紙上連續發表文章進行輿論自衛,他們表達的觀點都深受Heinrich Schurtz,Otto Weininger,Jörg Lanz von Liebenfels的著作影響。該組織與1939年已不復存在。
運動
現代男權運動的出現開始於上世紀70年代。當時社會上分為兩股對立的觀點:親女權主義和反女權主義的權利運動,男權主義者中拒絕了女權主義的原則和關注重點,他們相信男性是處於不利地位或受壓迫者。在80和90年代,男性維權人士反對女權主義者所尋求的社會變革,並捍衛捍傳統性別秩序在家庭、 學校和工作場所。
一個男權組織由理察 · 多伊爾於1971年創立,1977年成立了全美最大的男子全國聯盟。英國於90年代初期陸續出現了一些男權組織。
印度拯救家庭基金會成立於2005年,在2010年時擁有超過30000名會員。
反女權
男權運動被認為是對女權運動的強烈反擊與分離。男權運動包含了多種多樣的攻擊女權主義和拒絕親女權思想的觀點。男權激進人士曾表態女權主義運動行為過火以致損害了男人權利。他們爭辯說男性群體本就擁有社會制度賦有的固有力量和特權,而與婦女相比,卻成了被犧牲掉的弱勢群體。男權激進人士將男人視作被壓迫的群體並認為社會和國家在女權運動中都被“女性化”了。比如沃倫·法雷爾和Herb Goldberg兩人就覺得大多數男人都是被歧視被壓迫的弱勢群體,對大多數男人來說,權力只是一種錯覺,婦女才是實際的掌權者。男權組織普遍拒絕承認女權運動關注男性問題,男權激進人士更將女權運動看成是為了掩飾對男性的歧視而籌劃的陰謀。
主要關注議題
犯罪與懲罰
在一般的性別定型中,男性會被視為暴力,較強社會參與犯罪行為。激進的男性運動組織 `The Men's Defense Association' 指出在判刑上男性通常會較重,更批評男女子監獄的不同環境,明顯地是歧視男性。他們更引述美國法務部的一九九四年的數據,指出伴侶謀殺的案件中,男女比例參半,而在殺害子女的案件中,女性占55% 。而一九九二年的法務部數據亦顯示女性嚴重傷害男性的比率為4.6% ,即一千人中有兩人遭殺害,相反男性嚴重傷害女性的比率只有2% ,而在早期研究美國家庭暴力的文獻中,亦指出男女性出現暴力的比率是相近的。這些數字與傳統的看法互相矛盾,亦帶來不少的質疑,但無論如何,這種對男性的定型,以及由之而來的司法制度下的待遇,必須加以審視,以免出現像美國許多反法庭判決及對男性的虛假性犯罪指控。此外,同罪不同罰情況嚴重,女性往往獲得輕刑,男性與之相反。
離婚、撫養權
部分的男權團體指出離婚判決,往往在基於保護弱者的假設上,對男性作出不公平的裁決;在離婚的判決中,男性要付上高昂的瞻養費,喪失子女的撫養權。男性作為父親,卻因法庭的判決,未能行使其應有的父權,子女與生父的關係變得疏遠,有論者提出會導致缺乏父親社會的現象。這種對男性的不公平違反了公平機會去承擔及實踐男性角色及責任。
政治權利
如通過政府機構設定,性別配比等等剝奪男性政治權利。在英國,諾斯勳爵主張建立類型婦女事務部的男性事務部,在美國,已於2009年成立了“白宮男孩與男人事務委員會”,另有多國主張取消或已取消婦女部。
就業
強調男女公平就業,男性亦應受到鼓勵,或不應在尋找被定型為女性化職業時遇到歧視,如教師和醫生等職業;反對社會為鼓勵女性就業而採取的配額制或其他特殊照顧,而工資應以該員工的表現而制定,而不應為追求同工同酬而影響工資政策。
教育
男子維權人士形容男孩子的教育正處在危機之中,具有降低男生的教育成就和動機比女生。主張歸咎於女權運動對教育的影響力,為反對削減和男孩在教育系統實行壓迫。他們批評當前的教育偏於“女性化”,指出女教師比重過高,重點為了服務女孩的需要,以及有利於女孩課程設定和考試評估方法,並壓制和排斥男孩的特點和優勢。
在澳大利亞,教育部門把基礎教育領域的“男孩教育”列入政策議程,主導了一系列改革,著力幫助男孩提高讀寫能力、提升在學習上的投入和專注程度,讓更多男孩完成12年基礎教育並進入大學,“為男孩爭取成功”。在美國,政府開展了"拯救男孩"計畫,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籌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PISA)曾組織過的對35個國家的研究報告稱,“21世紀的基本國民教育,更要關注的是男生的受教育問題。”
社會資源
男性運動主義者指出社會上相對地投入較多的資源予女性服務上,相反地男性服務卻得不到關注,其中一個明顯的現實是男性普遍地較女性短壽,但在健康服務上卻鮮有投放資源去對付這個問題、或在男性的疾病上,相反在對抗女性健康疾病方面,卻獲得許多認同。男性運動主義者認為在對抗男性健康疾病方面,應得到更多社會資源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