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卡西酮

甲卡西酮

甲卡西酮(俗稱“喪屍藥”)是苯丙胺的一種類似物,一般為粉末狀態或與水混合液體,吸食飲用後有提神作用,與苯丙胺類效果類似,研究表明,該物質能導致急性健康問題和毒品依賴,過量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腦部損傷甚至死亡。

“喪屍藥”在國外被稱之為“浴鹽”。一般認為是合成卡西酮類物質為主要成分的毒品,是冰毒“的”親戚“。在美國發生過若干起吸毒人員啃臉事件,都被認為是”浴鹽“作祟,遂有”喪屍藥“之名。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甲卡西酮
  • 別名:Methcathinone
  • 是否處方藥:處方藥
  • 運動員慎用:慎用
  • 是否納入醫保:未納入
  • 藥品類型:國家管制的精神類藥物
  • 分子量:163.22
  • 分子式:C10H13NO
  • CAS 號:5650-44-2
  • IUPAC名:2-(甲基氨基)-1-苯基-1-丙酮
  • 致幻劑名稱浴鹽、喪屍劑、喪屍藥、喵喵
  • 密度:1.0±0.1g/cm3 
  • 沸點:254.8±23.0°C at 760 mmHg 
  • 閃點:102.5±22.8°C 
合成歷史,用後反應,各國態度,相關案件,健康危害,

合成歷史

甲卡西酮於1928年首次合成。1928年在列寧格勒市首次發現甲卡西酮。1989年,美國密西根州出現濫用的現象。三年後的1992年,威斯康辛州也出現此類現象。2007年,法國警方也在毒品中發現甲卡西酮。
  • 中國:喪屍藥、喵喵、象牙、光環、香草的天空。
  • 澳大利亞:ketone or bk。
  • 紐西蘭:羊毛戰士、毛織品。
  • 南非:Cat,Ietsies kayo,gram 等。

用後反應

初次吸食毒品甲卡西酮0.5g後,將兩天兩夜不睡覺,並伴有有噁心、嘔吐等反應,且一直處於精神興奮狀態。吸食後有強烈的興奮感,性慾增強,飢餓感減弱,且睡眠減少,只攝入少量液體。甲卡西酮的濫用會導致許多不良後果,如:妄想焦慮、震動、失眠、營養不良、脫水、發汗、腹痛、流鼻血和周身疼痛等。靜脈注射後1min~2min就會起效,而鼻吸後要5min~15min起效。甲卡西酮能夠高度心理成癮,在強度上弱於甲基安非他命。作用時間可達4~6小時。

各國態度

  • 美國:任何使用甲卡西酮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甚至在沒有禁毒署(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的批准研究也是嚴厲禁止的。
  • 中國:2005年,中國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將甲卡西酮規定為I類精神藥品管理,2005版和2007版《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品種目錄》中甲卡西酮均被列入其中,不論生產還是銷售都受到嚴格管制的。
  • 英國:甲卡西酮被列為B類藥物,沒有臨床使用價值。

相關案件

2012年5月26日,美國邁阿密的魯迪·尤金可能因為吸食甲卡西酮了而製造了令人震驚的“啃臉案”,造成受害者面部75%被毀。2007年5月,法國警方將一片藥物當做“搖頭丸”送去檢驗分析後,首次在毒品中發現甲卡西酮。在澳大利亞一些地區,甲卡西酮被當做“搖頭丸”出售。在歐洲及美國也出現類似情況。
自2009年夏季至2010年3月,英國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甲卡西酮濫用問題,濫用者包括不同社會階層和人群。2009年底,一項由英國國家成癮中心指導的調查發現,Mixmag(英國一本音樂舞蹈雜誌)三分之一的讀者在之前一個月曾使用甲卡西酮。
2015年5月,哈爾濱市禁毒支隊聯合道里分局抓獲吸販毒嫌疑人17人,其中販毒犯罪嫌疑人8人,繳獲新型毒品甲卡西酮7000克、冰毒(甲基苯丙胺)300克,收繳作案車輛2台,徹底斬斷了一個山西長治到黑龍江哈爾濱的運毒通道,成功破獲一起公安部目標案件。

健康危害

甲卡西酮對使用者有較為明顯的藥理學和毒理學作用,可對人體健康產生較為嚴重傷害。
甲卡西酮可引起幻覺、鼻出血、鼻灼傷、噁心、嘔吐和血液循環問題,出現皮疹、焦慮、偏執狂、痙攣和妄想。其他副作用還包括注意力差,短期記憶不足,心率增加,心跳異常,抑鬱,出汗增加,瞳孔散大,無法正常的打開嘴巴和磨牙。英國國家成癮中心調查資料顯示,在甲卡西酮使用者中,51%自述頭疼,43%出現心悸,27%出現噁心,15%有寒冷或手指發紺症狀。
該物質能導致急性健康問題和毒品依賴,甚至造成死亡。2010年,該毒品在英國和愛爾蘭已至少造成37人死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