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機器殖財養民說

《用機器殖財養民說》是薛福成所著作品,出自於《薛福成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用機器殖財養民說
  • 作者:薛福成
  • 作品出處:薛福成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凡人用物,蘄其質良價廉,此情之所必趨,勢之所必至,非峻法嚴刑之所能禁也,非令名美譽之所能勸也,非善政溫辭之所能導也。西洋各國,工藝日精,製造日宏,其術在使人獲質良價廉之益,而自享貨流財聚之效,彼此交便,理無不順。所以能致此者,恃機器為之用也。有機器,則人力不能造者,機器能造之;十人百人之力所僅能造者,一人之力能造之。夫以一人兼百人之工,則所成之物必多矣。然以一人所為百人之工,減作十人之工之價,則四方必爭購之矣;再減作二三人之工之價,則四方尤爭購之矣。然則論所成之物,一人可兼十百,論所獲之價,一人可兼二三,加以四方之爭購其物,視如減十減百之便利,而謂商務有不殷盛,民生有不富厚,國勢有不勃興者哉。中國人民之眾,十倍西洋諸國,議者謂廣用機器,不啻奪貧民生計,俾不能自食其力。西洋以善用機器為養民之法,中國以屏除機器為養民之法。然使行是說也,必有人所能造之物,而我不能造者;且以一人所為之工,必收一人之工之價,則其物之為人所爭購,必不能與西人之物相抗也明矣。自是中國之貨,非但不能售於各國,並不能售於本國;自是中國之民,非但不能自食其力,且知用力之無益,亦遂不自用其力;自是中國之民,非但不能成貨,以與西人爭利,且爭購彼貨以自供其用,而厚殖西人之利。然則商務有不衰歇,民生有不凋敝,國勢有不陵替者哉。是故守不用機器調濟貧民之說者,皆饑寒斯民,困厄斯民者也。此從前閉關獨治之說,非所施於今日也。必也研精機器以集西人之長,兼盡人力以收中國之用,斟酌變通,務使物質益良,物價益廉,如近年日本之奪西人利者。則以中國之大,何圖不濟?余觀西洋用機器之各廠,皆能養貧民數千人,或數萬人。蓋用機器以造物,則利歸富商;不用機器以造物,則利歸西人。利歸富商,則利猶在中國,尚可分其餘潤以養我貧民;利歸西人,則如水漸涸而禾自萎,如膏漸銷而火自滅,後患有不可言者矣。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號庸庵,江蘇無錫人。清同治四年,入兩江總督曾國藩幕。光緒元年,上疏力陳海防大計,始知名於世。同年入直隸總督李鴻章幕,襄助辦理外交事宜。五年,撰寫洋務思想代表作《籌洋芻議》。十年,授浙江寧紹台道,參與浙東抗法鬥爭。十五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公使,致力於設立領事,保護華僑。與英國交涉中緬南段劃界事宜。屢遷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二十年四月任滿回國,旋病逝。清廷下旨將其事跡宣付國史館立傳。編者簡介馬忠文,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晚清政治史研究。撰有《時人日記中的光緒、慈禧之死》、《張蔭桓、翁同龢與戊戌年康有為進用之關係 》等論文。任 青,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圖書情報系,現為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文獻資料整理工作,參與整理《張蔭桓日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曾協助許恪儒先生整理《許寶蘅日記》(中華書局,201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