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在回顧全球產能過剩研究的基礎上,提供了一個判斷產能過剩的基本標準;針對傳統行業過剩、新興行業過剩和區域性行業過剩,作者分別以鋼鐵、光伏和水泥三個代表性行業為例,對產能過剩現狀及調控政策沿革做了評述,解讀了產能過剩治理思路與調控政策轉變的巨觀背景與現實邏輯;研究結論聚焦化解產能過剩的綜合策略,提出要依靠政府調控、市場機制和產業政策三方共同搭建治理體系,並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給出了治理產能過剩的政策建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第二章 產能過剩研究文獻評述 | 第三章 產能過剩的衡量標準 |
---|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意義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主要內容 第四節 研究主要觀點 | 第一節 產能過剩的基本概念辨析 第二節 產能過剩的測算標準研究 第三節 產能過剩誘因與治理研究 | 第一節 產能過剩的科學界定:理論方法 第二節 產能過剩的國際比較:經驗研究 第三節 產能過剩的外在表現:經濟參數 |
第四章 中國產能過剩的現狀與問題 | 第五章 中國產能過剩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六章 化解產能過剩思路與對策 |
---|
第一節 產能過剩總體狀況:特徵、態勢與挑戰 第二節 傳統過剩:鋼鐵產業產能過剩現狀與問題 第三節 新興過剩:光伏產業產能過剩現狀與問題 第四節 區域過剩:水泥產業產能過剩現狀與問題 | 第一節 產能過剩形成機制:經典理論探究 第二節 我國產能過剩形成:巨觀調控背景 第三節 我國產能過剩根源:企業激勵扭曲 | 第一節 產能過剩治理政策回顧與要點梳理 第二節 化解產能過剩歷史政策解讀與評述 第三節 當前產能過剩治理思路的良性轉變 第四節 化解產能過剩基本思路與政策體系 |
創作背景
稀缺資源的最佳化配置是當代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也是市場經濟運行的手段和目標。然而現實中的經濟運行通常無法達到
帕累托最優資源配置水平,稀缺資源總是或多或少地配置到市場參與主體中。當稀缺資源過度配置到市場交易主體(生產者)而無法被有效率使用產生閒置時,閒置的稀缺資源就沒有生產上的邊際貢獻。稀缺生產要素資源閒置就是一般意義上的產能過剩,也是資源配置低效率和非效率的一個外在表現。在單一國家所有制的改革開放初期,生產資料國有化導致國有企業的剩餘索取權所有者實質缺位,生產非利潤導向、成本非有效控制,同需求相比產能不足且產能利用率實際上也不高。改革開放後,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閒置的稀缺資源被充分調動起來,構築了中國經濟成長的奇蹟。經歷了長期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已面臨著較為突出的結構性問題,尤其是工業行業領域普遍、嚴重、反覆的產能過剩困境。產能過剩帶來的企業扭曲式競爭,使得人們不得不通盤思考化解產能過剩之策。基於此,《產能過剩調控政策與治理體系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產能過剩治理需“對症下藥”和分類施策:第一,應當將治理產能過剩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化解產能過剩是中國工業實現轉型升級的一個助推器,是倒逼中國工業走向高端發展的有效路徑。過剩產能導致的產品同質化惡性競爭,不利於工業轉型升級的實現。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有助於產能過剩治理,同時可以為加速工業升級提供保障。產能過剩找不到治理對策,產業升級就難以完成。
第二,產能過剩問題外在表現為數量問題,但通過嚴格審批進行數量化的行政處理方式基本無益。用數量進行產能調控實質上掩蓋了產能背後的技術差異,限制新產能保護老產能,就是一個保護落後、淘汰先進、劣幣驅逐良幣的過程。實踐經驗已經表明,政府在預測市場需求、進行產能數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並不明顯好於市場,在調控產能過剩方面政府應弱化數量控制、減少經濟干預,適時取消產能國家審批制度,同時加大力度建設公平競爭環境、強化行業標準制定、加強社會性管制。
第三,治理產能過剩的產業政策應讓位於公平競爭政策。帶有計畫管制和數量控制性質的產業政策可以讓一個國家的產業“變大”,但是讓產業“變強”必須由競爭政策來實現。治理產能過剩就屬於讓產業“變強”的政策,其根本出路在於充分發揮市場對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轉變政府職能併合理設計產業政策的激勵機制,完善市場機制的靈活性和產業政策的有效性。由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必須避免因規則不公平可能帶來的“逆向淘汰問題”,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制定公平競爭規則,保證市場篩選出真正具有效率的企業。
第四,產能指標置換交易是市場化解決產能過剩的有效嘗試,但因為對交易標的、區域、方式等的限制,市場之手無形中被捆綁起來。探索建立全國產能指標交易市場應利用市場形成交易價格,取消產能指標的區域性公示或報批限制才能更好地發揮這個模擬市場的真實功效。
第五,產能輸出和國際產能合作能夠在短期內為國內過剩產能提供臨時出逃機會,但也存在風險,其他國家形成產能後會威脅勞動力成本不斷高企的中國。因而在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提供重要改革視窗期時,必須輔之以改革,由市場來決定產能的形成與過剩產能的化解。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楊振,男,1985年生,山東聊城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喬治城大學和喬治·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現為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中央黨校“人才強校戰略”入選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產業組織、國際商務與市場經濟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