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氣莢膜梭菌食物中毒

產氣莢膜梭菌食物中毒

產氣莢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為厭氧革蘭氏陰性粗大芽孢桿菌,在烹調食物中很少產生芽孢,而在腸道中卻容易形成芽孢。產氣莢膜梭菌食物中毒為該菌生產的腸毒素所引起的。該毒素抵抗弱,加熱至60℃ 45min後喪失活性,而100℃瞬時可破壞它的毒性。但該毒素對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有抵抗性。該菌除了能產生外毒素外,還產生多種侵襲菌,其莢膜也構成強大的侵襲力,是氣性壞疽的主要原菌。

簡介,中毒機理,預防措施,

簡介

產氣莢膜梭菌食物中毒在國外較為常見,產氣莢膜梭菌與肉毒梭菌不同,主要寄生在動物腸道內(包括人體)。大多數產氣莢膜梭菌中毒的宿主,與食用了被污染的烤肉有關。這些肉在屠宰過程中被動物腸道內容物污染,隨之烤制不充分和貯藏條件不當,是的產氣莢膜梭菌生長繁殖和產生產氣莢膜梭菌腸道毒素(CPE)。據美國報導,苯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患者占美國全年食物中毒總數的30%。我國由本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報導不多。

中毒機理

產氣莢膜梭菌腸毒素(CPE)是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CPE是一種蛋白質,不耐熱,100℃立即失活。CPE 首先引起細胞離子通透性改變、大分子(DNA和RNA)合成受阻,組織形態學改變,細胞溶解消失,長絨毛上皮脫落,體液嚴重流失。經口食入被污染食品是其主要的感染途徑。也可有傷口感染致病。引起食物中毒的大多是畜禽肉類和魚類食物,牛乳也可污染而引起中毒。

預防措施

加強對食品加工、餐飲行業的衛生監督管理,防止在屠宰、加工、運輸、貯藏過程中受該菌的污染,是預防該菌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做好烹調衛生工作是預防該菌食物中毒的基本環節;經加熱處理的熟肉類,如果不能立即食用,應儘快使其降溫並在低溫下保存,儘量縮短存放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