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背景
根據《國務院關於發布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決定》(國發〔2005〕40號),《目錄》是引導投資方向、政府管理投資項目,制定實施財稅、信貸、土地、進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據。《目錄》由鼓勵、限制和淘汰三類組成。不屬於以上三類,且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為允許類,不列入《目錄》。
2013年上一版《目錄》發布以來,我國產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持續最佳化、競爭力顯著增強。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阿槓紙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深化,產業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上一版《目錄》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需要予以修訂。
發布歷程
2005年,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目錄(2005年本)》。
2011年和2013年,分別對《目錄》進行了修訂和修正。
2018年9月,《目錄》修訂。廣泛徵求了各地、有關部門、行業協會的意見;通過調研、座談等方式聽取了基層政府部門、企業的意見建議。
2019年4月上旬到5月上旬,通過網路公開徵求了社會公眾意見。《目錄(2019年本)》成稿後,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了政策評估。
2019年10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發布公告
第29號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已經2019年8月27日第2次委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同時廢止。
附屬檔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主任:何立峰
2019年10月30日
附屬檔案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墊局棵墓
(2019 年本)
第一類 鼓勵類
一、農林業
1、農田建設與保護工程(含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水利建設、高效節水灌溉、農田整治等),土地綜合整治
2、農產品及農作物種子基地建設
3、蔬菜、瓜果、花卉設施栽培(含無土栽培)先進技術開發與套用,優質、高產、高效標準化栽培技術開發與套用
4、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技術開發與套用
6、動植物(含野生)優良品種選育、繁育、保種和開發,
生物育種,種子(種苗)生產、加工、包裝、檢驗、鑑定技術和倉儲、運輸設備的開發與套用
7、旱作節水農業、保護性耕作、生態農業建設、耕地質量建設、新開耕地快速培肥、水肥一體化技術開發與套用
8、生態種(養)技術開發與套用
9、全生物降解地膜農田示範與套用及受污染耕地風險管控與修復
11、內陸流域性大湖資源增殖保護工程
12、遠洋漁業、人工魚礁、漁政漁港工程
13、牛羊胚胎(體內)及精液工廠化生產
14、農業生物技術開發與套用
15、耕地保養管理與土、肥、水速測技術開發與套用
16、農、林作物、畜禽和漁業種質資源保護地、保護區建設;動植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鑑定、開發與套用
17、農作物秸刪只照稈綜合利用(秸稈肥料化利用,秸稈飼料化利用,秸稈能源化利用寒斷屑,秸稈基料化利用,秸稈原料化利用等)
18、農村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開發工程(沼氣工程、生物天然氣工程、“三沼”綜合利用、沼氣發電,生物質能清潔供熱,秸稈氣化清潔能源利用工程,廢棄菌棒利用,太陽能利用)
19、草原、森林災害綜合治理工程
21、動物疫病新型診斷試劑、疫苗及低毒低殘留獸藥(含獸用生物製品)新工藝、新技術開發與套用
24、有機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及櫻乃
有機肥料產業化技術開發與套用
25、農牧漁產品無公害、綠色生產技術開發與套用
26、農林牧漁產品儲運、保鮮、加工與綜合利用
27、防護林工程,天然林等自然資源保(養殖),香料、野生花卉等林下資源人工培育與開
39、木、竹、草(包括秸稈)人造板及其複合材廈頌擔料技術開發及套用
40、松脂林建設、林產化學品深加工
41、人工增雨防雹等人工影響天氣技術開發與套用
42、數字(信息)農業、林草技術開發與套用
43、農業農村環境保護與治理技術開發與套用
44、淡水與海水健康養殖及產品深加工,淡水與海水漁業資源增殖與保護,海洋牧場
45、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及面源污染防治
46、糧油乾燥節能設備、農戶綠色儲糧生物技術、驅鼠技術、
農戶新型儲糧倉(彩鋼板組合倉、鋼骨架矩形倉、鋼網式乾燥倉、熱浸鍍鋅鋼板倉等)推廣套用
47、農作物、林木害蟲密度自動監測技術開發與套用
48、氣象衛星工程(衛星研製、生產及配套軟體系統、地面接收處理設備、衛星遙感套用技術)和氣象信息服務
49、農業生產數位化改造和智慧農業工程
50、鄉村廁所廢物廢水以及餐廚廢物廢水的收集處理與生態農業聯合經營
51、面向資源化的鄉村生活廢水、生活廢物、畜禽糞便、
農業廢棄物與農田面源污染協同綜合治理
52、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
53、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畜禽糞污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墊料化利用,病死畜禽
無害化處理)
54、數字農村建設和信息進村入戶工程
55、“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
56、木材及木(竹)質材料節能、節材、環保加工技術開發與利用
57、濕態酒精糟(WDGS)的套用、生物質液體有機肥的套用
二、水利
1、江河湖海堤防建設及河道治理工程
2、跨流域調水工程
3、城鄉供水水源工程
4、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5、蓄滯洪區建設
6、江河湖庫清淤疏浚工程
7、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工程
8、堤壩隱患監測與修復技術開發與套用
9、城市積澇預警和防洪工程
10、出海口門整治工程
11、綜合利用水利樞紐工程
12、淤地壩工程
14、灌區及配套設施建設、改造
15、高效輸配水、節水灌溉技術推廣套用
16、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18、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及山洪溝、土石流溝和滑坡治理等)
19、水生態系統及地下水保護與修復工程
20、水源地保護工程(水源地保護區劃分、隔離防護、水土保持、水資源保護、水生態環境修復及有關技術開發推廣)
21、水土流失監測預報自動化系統開發與套用
22、防洪調動自動化系統開發、洪水風險圖編制技術及套用(大江大河中下游及重點防洪區、防洪保護區等特定地區洪澇災害信息專題地圖)
24、水文站網基礎設施以及水文水資源監測能力建設
25、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
三、煤炭
1、煤田地質及地球物理勘探
2、礦井災害(瓦斯、煤塵、礦井水、火、圍岩、地溫、衝擊地壓等)防治
4、煤炭共伴生資源加工與綜合利用
5、煤層氣勘探、開發、利用和煤礦瓦斯抽采、利用
7、管道輸煤
8、煤炭清潔高效洗選技術開發與套用
9、地面沉陷區治理、礦井水資源保護與利用
10、煤電一體化建設
11、提高資源回收率的採煤方法、工藝開發與套用
12、礦井採空區、建築物下、鐵路等基礎設施下、水體下採用煤矸石等物質填充採煤技術開發與套用
13、井下救援技術及特種裝備開發與套用
14、煤礦生產過程綜合監控技術、裝備開發與套用
15、大型煤炭儲運中心、煤炭交易市場建設及儲煤場地環保改造
16、新型礦工避險自救器材開發與套用
17、煤礦智慧型化開採技術及煤礦機器人研發套用
18、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
四、電力
3、採用背壓(抽背)型熱電聯產、熱電冷多聯產、30 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
熱電聯產機組4、缺水地區單機 60 萬千瓦及以上大型空冷機組電站建設
5、重要用電負荷中心且天然氣充足地區天然氣調峰發電項目
7、單機 30 萬千瓦及以上採用流化床鍋爐並利用煤矸石、中煤、煤泥等發電
8、500 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輸變電
10、電網改造與建設,增量配電網建設
11、繼電保護技術、電網運行安全監控信息技術開發與套用
12、大型電站及大電網變電站集約化設計和自動化技術開發與套用
13、跨區電網互聯工程技術開發與套用
14、輸變電節能、環保技術推廣套用
15、降低輸、變、配電損耗技術開發與套用
16、分散式供電及併網(含微電網)技術推廣套用
17、燃煤發電機組多污染物協同治理
18、火力發電廢煙氣
脫硝催化劑再生及低溫催化劑開發生產
19、水力發電中低溫水恢復措施工程、過魚措施工程技術開發與套用
20、大容量電能儲存技術開發與套用
21、電動汽車充電設施
22、乏風瓦斯發電技術及開發利用
23、垃圾焚燒發電成套設備
24、分散式能源
25、高效電能替代技術及設備
26、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
27、火力發電機組靈活性改造
28、智慧能源系統
五、新能源
1、太陽能熱發電集熱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集成技術開發套用、逆變控制系統開發製造
2、氫能、風電與光伏發電互補系統技術開發與套用
4、高效
太陽能熱水器及熱水工程,太陽能中高溫利用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
5、生物質纖維素乙醇、生物燃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等非糧
生物質燃料生產技術開發與套用
6、生物質直燃、氣化發電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
7、農林生物質資源收集、運輸、儲存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
農林生物質成型燃料加工設備、鍋爐和爐具製造
8、以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生活垃圾、工業有機廢棄物、有機污水污泥等各類城鄉有機廢棄物為原料的大型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生產成套設備
9、
沼氣發電機組、沼氣淨化設備、沼氣管道供氣、裝罐成套設備製造
10、海洋能、地熱能利用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
11、5MW 及以上海上風電機組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
12、海上風電場建設與設備及海底電纜製造
13、能源路由、能源交易等能源網際網路技術與設備
14、高效制氫、運氫及高密度儲氫技術開發套用及設備製造,加氫站及車用清潔替代燃料加注站
15、移動新能源技術開發及套用
16、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發電互補技術開發及套用
六、核能
1、鈾礦地質勘查和鈾礦采冶、鈾精製、鈾轉化
2、先進核反應堆及多用途模組化小型堆建造與技術開發
3、核電站建設
4、高性能核燃料元件、MOX 元件、金屬元件製造
5、乏燃料後處理
6、同位素、加速器及輻照套用技術開發
8、輻射防護技術開發與監測設備製造
9、核安保關鍵系統開發與設備製造
10、核設施退役及放射性廢物治理
11、核電站延壽及退役技術和設備
12、核電站應急搶險技術和設備
13、核能綜合利用(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
七、石油、天然氣
1、常規石油、天然氣勘探與開採
2、頁岩氣、頁岩油、緻密油、油砂、
天然氣水合物等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
3、原油、天然氣、
液化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網路和液化天然氣加注設施建設
4、油氣伴生資源綜合利用
5、油氣田提高採收率技術、安全生產保障技術、生態環境恢復與污染防治工程技術開發利用
6、放空天然氣回收利用與裝置製造
7、天然氣分散式能源技術開發與套用
8、石油儲運設施揮髮油氣回收技術開發與套用
9、液化天然氣技術、裝備開發與套用
10、油氣回收自動監控設備
八、鋼鐵
1、黑色金屬礦山接替資源勘探及關鍵勘探技術開發,低品位難選礦綜合選別和利用技術,高品質鐵精礦綠色高效智慧型化生產技術與裝備
2、焦爐加熱精準控制、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副產物資源化利用、脫硫廢液資源化利用、焦化廢水深度處理回用、煤焦油炭基材料、煤瀝青制針狀焦、焦爐煤氣高附加值利用、荒煤氣和循環氨水等餘熱回收、低階粉煤乾燥成型-乾餾一體化等先進技術的研發和套用、綜合污水深度處理回用、冷軋廢水深度處理回用、燒結煙氣脫硫廢水處理回用等技術研發和套用
4、高性能軸承鋼,高性能齒輪用鋼,高性能冷鐓鋼,高性能合金彈簧鋼,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用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用鋼,低鐵損高磁感取向電工鋼,高性能工模具鋼,建築結構用高強度抗震鋼筋、鋼板及型鋼,超高強度橋樑纜索用鋼,高性能管線鋼,高性能耐磨鋼,高性能耐蝕鋼,高強度高韌性工程機械用鋼,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用鋼,電力裝備用特殊鋼,油氣鑽採集輸用高品質特殊鋼,高性能不鏽鋼,
高溫合金,
高延性冷軋帶肋鋼筋,
非調質鋼,汽車等機械行業用高強鋼,高純度、高品質合金粉末,複合鋼材,半導體用高純高性能鋼
5、線上熱處理、線上性能控制、線上強制冷卻的新一代熱機械控制加工(TMCP)工藝、鑄坯直接軋制、無頭軋制、超快速冷卻、節能高效軋制及後續處理等技術套用
6、直徑 600 毫米及以上超高功率電極、高爐用微孔和超微孔碳磚、特種石墨(高強、高密、高純、高模量)、石墨(質)化陰極、
內串石墨化爐開發與生產,環保均質化涼料設備開發與生產套用
7、焦爐、高爐、熱風爐用長壽節能環保耐火材料生產工藝,精煉鋼用低碳、無碳耐火材料、
保溫材料和高效連鑄用功能環保性耐火材料生產工藝
8、鋼鐵產品全流程質量管控技術
9、利用鋼鐵生產設備處理社會廢棄物(不含危險廢物)
10、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技術,以及副產物資源化、再利用化技術
11、冶金固體廢棄物(含冶金礦山廢石、尾礦,鋼鐵廠產生的各類塵、泥、渣、鐵皮等)綜合利用先進工藝技術;冶金廢液(含廢水、廢酸、廢油等)循環利用工藝技術與設備
12、鋼鐵與相關產業間可循環流程工藝技術開發與套用
13、帶式焙燒等高效球團礦生產工藝技術,高爐高比例球團冶煉工藝技術
九、有色金屬
1、有色金屬現有礦山接替資源勘探開發,緊缺資源的深部及難採礦床開採
2、高效、低耗、低污染、新型冶煉技術開發
3、高效、節能、低污染、規模化再生資源回收與綜合利用。(1)廢雜有色金屬回收利用。(2)有價元素的綜合利用。(3)赤泥及其他冶煉廢渣綜合利用。(4)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5)鎢冶煉廢渣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利用處置
4、信息、新能源有色金屬新材料生產。(1)信息:直徑 200mm以上的矽單晶及拋光片、直徑 125mm 以上直拉或直徑 50mm 以上水平生長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鋁銅矽鎢鉬稀土等大規格高純靶材、超高純稀有金屬及靶材、高端電子級多晶矽、超大規模積體電路銅鎳矽和銅鉻鋯引線框架材料、電子焊料等。(2)新能源:核級海綿鋯及鋯材、高容量長壽命二次電池電極材料、前驅體材料
5、交通運輸、高端製造及其他領域有色金屬新材料。(1)交通運輸:抗壓強度不低於 500MPa、導電率不低於 80%IACS 的銅合金精密帶材和超長線材製品等高強高導銅合金、交通運輸工具主承力結構用的新型高強、高韌、耐蝕鋁合金材料及大尺寸製品(航空用鋁合金抗壓強度不低於 650MPa,高速列車用鋁合金抗壓強度不低於 500MPa)、高性能鎂合金及其製品。(2)高端製造及其他領域:用於航空航天、核工業、醫療等領域高性能鎢材料及鎢基複合材料,高性能超細、超粗、複合結構硬質合金材料及深加工產品,蜂窩陶瓷載體及稀土催化材料,低模量鈦合金材料及
記憶合金等
生物醫用材料,耐腐蝕熱交換器用銅合金及鈦合金村料,3D 列印用高端金屬粉末材料,高品質稀土
磁性材料、
儲氫材料、
光功能材料、合金材料、特種陶瓷材料、助劑及高端套用
6、新能源、半導體照明、電子領域用連續性金屬卷材、真空鍍膜材料、高性能銅箔材料
十、黃金
1、黃金深部(1000 米及以下)探礦與開採
2、從尾礦及廢石中回收黃金
3、黃金冶煉有價元素高效綜合利用〔難處理礦石選冶回收率
≥75%;低品位礦石選冶回收率≥65%(不含堆浸);當黃金與其他礦物共生時,綜合利用率≥70%;當黃金與其他礦物伴生時,綜合利用率≥50%〕
(附屬檔案更多請點擊參考連結發改委官網閱讀)
內容解讀
修訂導向
本次修訂的導向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最佳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修訂重點
一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大力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目錄(2019年本)》製造業相關的條目共900多條,占總條目數的60%以上。
二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重點是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現代服務業效率和品質,推動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等更新消費,積極培育消費新增長點。
三是大力破除無效供給。適度提高限制和淘汰標準,新增或修改限制類、淘汰類條目近100條。同時,對現有條目不能完全覆蓋,且不符合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的,在限制類和淘汰類中分別設定了兜底條款。
四是提升科學性、規範化水平。對限制類、淘汰類條目,明確品種和參數,突出可操作性;對鼓勵類條目,發展方向比較明確的領域,儘可能明確指標參數,方向尚不明確的新產業新業態,則“宜粗不宜細”,僅作方向性描述。同時,把市場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從限制類刪除。
修訂情況
《目錄(2019年本)》共涉及行業48個,條目1477條,其中鼓勵類821條、限制類215條、淘汰類441條。與上一版相比,從行業看,鼓勵類新增“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服務業”、“人工智慧”、“養老與托育服務”、“家政”等4個行業,將上一版“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服務業”拆分並分別獨立設定,限制類刪除“消防”行業,淘汰類新增“採礦”行業的相關條目;從條目數量看,總條目增加69條,其中鼓勵類增加60條、限制類減少8條、淘汰類增加17條;從修訂面看,共修訂(包括新增、修改、刪除)822條,修訂面超過50%。
實施情況
根據有關規定,總的要求是,對鼓勵類項目,按照有關規定審批、核准或備案;對限制類項目,禁止新建,現有生產能力允許在一定期限內改造升級;對淘汰類項目,禁止投資並按規定期限淘汰。在貫徹實施《目錄》時,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實際工作中,由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建立協同推進和監督檢查機制,切實加強政策協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嚴格監督執法,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實增強產業政策的執行效力。
11、內陸流域性大湖資源增殖保護工程
12、遠洋漁業、人工魚礁、漁政漁港工程
13、牛羊胚胎(體內)及精液工廠化生產
14、農業生物技術開發與套用
15、耕地保養管理與土、肥、水速測技術開發與套用
16、農、林作物、畜禽和漁業種質資源保護地、保護區建設;動植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鑑定、開發與套用
17、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秸稈肥料化利用,秸稈飼料化利用,秸稈能源化利用,秸稈基料化利用,秸稈原料化利用等)
18、農村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開發工程(沼氣工程、生物天然氣工程、“三沼”綜合利用、沼氣發電,生物質能清潔供熱,秸稈氣化清潔能源利用工程,廢棄菌棒利用,太陽能利用)
19、草原、森林災害綜合治理工程
21、動物疫病新型診斷試劑、疫苗及低毒低殘留獸藥(含獸用生物製品)新工藝、新技術開發與套用
24、有機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及
有機肥料產業化技術開發與套用
25、農牧漁產品無公害、綠色生產技術開發與套用
26、農林牧漁產品儲運、保鮮、加工與綜合利用
27、防護林工程,天然林等自然資源保(養殖),香料、野生花卉等林下資源人工培育與開
39、木、竹、草(包括秸稈)人造板及其複合材料技術開發及套用
40、松脂林建設、林產化學品深加工
41、人工增雨防雹等人工影響天氣技術開發與套用
42、數字(信息)農業、林草技術開發與套用
43、農業農村環境保護與治理技術開發與套用
44、淡水與海水健康養殖及產品深加工,淡水與海水漁業資源增殖與保護,海洋牧場
45、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及面源污染防治
46、糧油乾燥節能設備、農戶綠色儲糧生物技術、驅鼠技術、
農戶新型儲糧倉(彩鋼板組合倉、鋼骨架矩形倉、鋼網式乾燥倉、熱浸鍍鋅鋼板倉等)推廣套用
47、農作物、林木害蟲密度自動監測技術開發與套用
48、氣象衛星工程(衛星研製、生產及配套軟體系統、地面接收處理設備、衛星遙感套用技術)和氣象信息服務
49、農業生產數位化改造和智慧農業工程
50、鄉村廁所廢物廢水以及餐廚廢物廢水的收集處理與生態農業聯合經營
51、面向資源化的鄉村生活廢水、生活廢物、畜禽糞便、
農業廢棄物與農田面源污染協同綜合治理
52、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
53、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畜禽糞污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墊料化利用,病死畜禽
無害化處理)
54、數字農村建設和信息進村入戶工程
55、“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
56、木材及木(竹)質材料節能、節材、環保加工技術開發與利用
57、濕態酒精糟(WDGS)的套用、生物質液體有機肥的套用
二、水利
1、江河湖海堤防建設及河道治理工程
2、跨流域調水工程
3、城鄉供水水源工程
4、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5、蓄滯洪區建設
6、江河湖庫清淤疏浚工程
7、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工程
8、堤壩隱患監測與修復技術開發與套用
9、城市積澇預警和防洪工程
10、出海口門整治工程
11、綜合利用水利樞紐工程
12、淤地壩工程
14、灌區及配套設施建設、改造
15、高效輸配水、節水灌溉技術推廣套用
16、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18、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及山洪溝、土石流溝和滑坡治理等)
19、水生態系統及地下水保護與修復工程
20、水源地保護工程(水源地保護區劃分、隔離防護、水土保持、水資源保護、水生態環境修復及有關技術開發推廣)
21、水土流失監測預報自動化系統開發與套用
22、防洪調動自動化系統開發、洪水風險圖編制技術及套用(大江大河中下游及重點防洪區、防洪保護區等特定地區洪澇災害信息專題地圖)
24、水文站網基礎設施以及水文水資源監測能力建設
25、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
三、煤炭
1、煤田地質及地球物理勘探
2、礦井災害(瓦斯、煤塵、礦井水、火、圍岩、地溫、衝擊地壓等)防治
4、煤炭共伴生資源加工與綜合利用
5、煤層氣勘探、開發、利用和煤礦瓦斯抽采、利用
7、管道輸煤
8、煤炭清潔高效洗選技術開發與套用
9、地面沉陷區治理、礦井水資源保護與利用
10、煤電一體化建設
11、提高資源回收率的採煤方法、工藝開發與套用
12、礦井採空區、建築物下、鐵路等基礎設施下、水體下採用煤矸石等物質填充採煤技術開發與套用
13、井下救援技術及特種裝備開發與套用
14、煤礦生產過程綜合監控技術、裝備開發與套用
15、大型煤炭儲運中心、煤炭交易市場建設及儲煤場地環保改造
16、新型礦工避險自救器材開發與套用
17、煤礦智慧型化開採技術及煤礦機器人研發套用
18、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
四、電力
3、採用背壓(抽背)型熱電聯產、熱電冷多聯產、30 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
熱電聯產機組4、缺水地區單機 60 萬千瓦及以上大型空冷機組電站建設
5、重要用電負荷中心且天然氣充足地區天然氣調峰發電項目
7、單機 30 萬千瓦及以上採用流化床鍋爐並利用煤矸石、中煤、煤泥等發電
8、500 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輸變電
10、電網改造與建設,增量配電網建設
11、繼電保護技術、電網運行安全監控信息技術開發與套用
12、大型電站及大電網變電站集約化設計和自動化技術開發與套用
13、跨區電網互聯工程技術開發與套用
14、輸變電節能、環保技術推廣套用
15、降低輸、變、配電損耗技術開發與套用
16、分散式供電及併網(含微電網)技術推廣套用
17、燃煤發電機組多污染物協同治理
18、火力發電廢煙氣
脫硝催化劑再生及低溫催化劑開發生產
19、水力發電中低溫水恢復措施工程、過魚措施工程技術開發與套用
20、大容量電能儲存技術開發與套用
21、電動汽車充電設施
22、乏風瓦斯發電技術及開發利用
23、垃圾焚燒發電成套設備
24、分散式能源
25、高效電能替代技術及設備
26、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
27、火力發電機組靈活性改造
28、智慧能源系統
五、新能源
1、太陽能熱發電集熱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集成技術開發套用、逆變控制系統開發製造
2、氫能、風電與光伏發電互補系統技術開發與套用
4、高效
太陽能熱水器及熱水工程,太陽能中高溫利用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
5、生物質纖維素乙醇、生物燃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等非糧
生物質燃料生產技術開發與套用
6、生物質直燃、氣化發電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
7、農林生物質資源收集、運輸、儲存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
農林生物質成型燃料加工設備、鍋爐和爐具製造
8、以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生活垃圾、工業有機廢棄物、有機污水污泥等各類城鄉有機廢棄物為原料的大型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生產成套設備
9、
沼氣發電機組、沼氣淨化設備、沼氣管道供氣、裝罐成套設備製造
10、海洋能、地熱能利用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
11、5MW 及以上海上風電機組技術開發與設備製造
12、海上風電場建設與設備及海底電纜製造
13、能源路由、能源交易等能源網際網路技術與設備
14、高效制氫、運氫及高密度儲氫技術開發套用及設備製造,加氫站及車用清潔替代燃料加注站
15、移動新能源技術開發及套用
16、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發電互補技術開發及套用
六、核能
1、鈾礦地質勘查和鈾礦采冶、鈾精製、鈾轉化
2、先進核反應堆及多用途模組化小型堆建造與技術開發
3、核電站建設
4、高性能核燃料元件、MOX 元件、金屬元件製造
5、乏燃料後處理
6、同位素、加速器及輻照套用技術開發
8、輻射防護技術開發與監測設備製造
9、核安保關鍵系統開發與設備製造
10、核設施退役及放射性廢物治理
11、核電站延壽及退役技術和設備
12、核電站應急搶險技術和設備
13、核能綜合利用(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
七、石油、天然氣
1、常規石油、天然氣勘探與開採
2、頁岩氣、頁岩油、緻密油、油砂、
天然氣水合物等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
3、原油、天然氣、
液化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網路和液化天然氣加注設施建設
4、油氣伴生資源綜合利用
5、油氣田提高採收率技術、安全生產保障技術、生態環境恢復與污染防治工程技術開發利用
6、放空天然氣回收利用與裝置製造
7、天然氣分散式能源技術開發與套用
8、石油儲運設施揮髮油氣回收技術開發與套用
9、液化天然氣技術、裝備開發與套用
10、油氣回收自動監控設備
八、鋼鐵
1、黑色金屬礦山接替資源勘探及關鍵勘探技術開發,低品位難選礦綜合選別和利用技術,高品質鐵精礦綠色高效智慧型化生產技術與裝備
2、焦爐加熱精準控制、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副產物資源化利用、脫硫廢液資源化利用、焦化廢水深度處理回用、煤焦油炭基材料、煤瀝青制針狀焦、焦爐煤氣高附加值利用、荒煤氣和循環氨水等餘熱回收、低階粉煤乾燥成型-乾餾一體化等先進技術的研發和套用、綜合污水深度處理回用、冷軋廢水深度處理回用、燒結煙氣脫硫廢水處理回用等技術研發和套用
4、高性能軸承鋼,高性能齒輪用鋼,高性能冷鐓鋼,高性能合金彈簧鋼,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用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用鋼,低鐵損高磁感取向電工鋼,高性能工模具鋼,建築結構用高強度抗震鋼筋、鋼板及型鋼,超高強度橋樑纜索用鋼,高性能管線鋼,高性能耐磨鋼,高性能耐蝕鋼,高強度高韌性工程機械用鋼,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用鋼,電力裝備用特殊鋼,油氣鑽採集輸用高品質特殊鋼,高性能不鏽鋼,
高溫合金,
高延性冷軋帶肋鋼筋,
非調質鋼,汽車等機械行業用高強鋼,高純度、高品質合金粉末,複合鋼材,半導體用高純高性能鋼
5、線上熱處理、線上性能控制、線上強制冷卻的新一代熱機械控制加工(TMCP)工藝、鑄坯直接軋制、無頭軋制、超快速冷卻、節能高效軋制及後續處理等技術套用
6、直徑 600 毫米及以上超高功率電極、高爐用微孔和超微孔碳磚、特種石墨(高強、高密、高純、高模量)、石墨(質)化陰極、
內串石墨化爐開發與生產,環保均質化涼料設備開發與生產套用
7、焦爐、高爐、熱風爐用長壽節能環保耐火材料生產工藝,精煉鋼用低碳、無碳耐火材料、
保溫材料和高效連鑄用功能環保性耐火材料生產工藝
8、鋼鐵產品全流程質量管控技術
9、利用鋼鐵生產設備處理社會廢棄物(不含危險廢物)
10、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技術,以及副產物資源化、再利用化技術
11、冶金固體廢棄物(含冶金礦山廢石、尾礦,鋼鐵廠產生的各類塵、泥、渣、鐵皮等)綜合利用先進工藝技術;冶金廢液(含廢水、廢酸、廢油等)循環利用工藝技術與設備
12、鋼鐵與相關產業間可循環流程工藝技術開發與套用
13、帶式焙燒等高效球團礦生產工藝技術,高爐高比例球團冶煉工藝技術
九、有色金屬
1、有色金屬現有礦山接替資源勘探開發,緊缺資源的深部及難採礦床開採
2、高效、低耗、低污染、新型冶煉技術開發
3、高效、節能、低污染、規模化再生資源回收與綜合利用。(1)廢雜有色金屬回收利用。(2)有價元素的綜合利用。(3)赤泥及其他冶煉廢渣綜合利用。(4)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5)鎢冶煉廢渣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利用處置
4、信息、新能源有色金屬新材料生產。(1)信息:直徑 200mm以上的矽單晶及拋光片、直徑 125mm 以上直拉或直徑 50mm 以上水平生長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鋁銅矽鎢鉬稀土等大規格高純靶材、超高純稀有金屬及靶材、高端電子級多晶矽、超大規模積體電路銅鎳矽和銅鉻鋯引線框架材料、電子焊料等。(2)新能源:核級海綿鋯及鋯材、高容量長壽命二次電池電極材料、前驅體材料
5、交通運輸、高端製造及其他領域有色金屬新材料。(1)交通運輸:抗壓強度不低於 500MPa、導電率不低於 80%IACS 的銅合金精密帶材和超長線材製品等高強高導銅合金、交通運輸工具主承力結構用的新型高強、高韌、耐蝕鋁合金材料及大尺寸製品(航空用鋁合金抗壓強度不低於 650MPa,高速列車用鋁合金抗壓強度不低於 500MPa)、高性能鎂合金及其製品。(2)高端製造及其他領域:用於航空航天、核工業、醫療等領域高性能鎢材料及鎢基複合材料,高性能超細、超粗、複合結構硬質合金材料及深加工產品,蜂窩陶瓷載體及稀土催化材料,低模量鈦合金材料及
記憶合金等
生物醫用材料,耐腐蝕熱交換器用銅合金及鈦合金村料,3D 列印用高端金屬粉末材料,高品質稀土
磁性材料、
儲氫材料、
光功能材料、合金材料、特種陶瓷材料、助劑及高端套用
6、新能源、半導體照明、電子領域用連續性金屬卷材、真空鍍膜材料、高性能銅箔材料
十、黃金
1、黃金深部(1000 米及以下)探礦與開採
2、從尾礦及廢石中回收黃金
3、黃金冶煉有價元素高效綜合利用〔難處理礦石選冶回收率
≥75%;低品位礦石選冶回收率≥65%(不含堆浸);當黃金與其他礦物共生時,綜合利用率≥70%;當黃金與其他礦物伴生時,綜合利用率≥50%〕
(附屬檔案更多請點擊參考連結發改委官網閱讀)
內容解讀
修訂導向
本次修訂的導向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最佳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修訂重點
一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大力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目錄(2019年本)》製造業相關的條目共900多條,占總條目數的60%以上。
二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重點是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現代服務業效率和品質,推動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等更新消費,積極培育消費新增長點。
三是大力破除無效供給。適度提高限制和淘汰標準,新增或修改限制類、淘汰類條目近100條。同時,對現有條目不能完全覆蓋,且不符合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的,在限制類和淘汰類中分別設定了兜底條款。
四是提升科學性、規範化水平。對限制類、淘汰類條目,明確品種和參數,突出可操作性;對鼓勵類條目,發展方向比較明確的領域,儘可能明確指標參數,方向尚不明確的新產業新業態,則“宜粗不宜細”,僅作方向性描述。同時,把市場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從限制類刪除。
修訂情況
《目錄(2019年本)》共涉及行業48個,條目1477條,其中鼓勵類821條、限制類215條、淘汰類441條。與上一版相比,從行業看,鼓勵類新增“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服務業”、“人工智慧”、“養老與托育服務”、“家政”等4個行業,將上一版“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服務業”拆分並分別獨立設定,限制類刪除“消防”行業,淘汰類新增“採礦”行業的相關條目;從條目數量看,總條目增加69條,其中鼓勵類增加60條、限制類減少8條、淘汰類增加17條;從修訂面看,共修訂(包括新增、修改、刪除)822條,修訂面超過50%。
實施情況
根據有關規定,總的要求是,對鼓勵類項目,按照有關規定審批、核准或備案;對限制類項目,禁止新建,現有生產能力允許在一定期限內改造升級;對淘汰類項目,禁止投資並按規定期限淘汰。在貫徹實施《目錄》時,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實際工作中,由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建立協同推進和監督檢查機制,切實加強政策協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嚴格監督執法,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實增強產業政策的執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