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急性腎衰竭

產後急性腎衰竭是指在妊娠及順利分娩後出現的以少尿甚至無尿和腎功能急劇惡化為主要表現的妊娠期腎臟疾病,又稱特發性產後急性腎衰竭、產後溶血尿毒症綜合徵。此病多發生於產後第1天至數月內,極少見於妊娠晚期,特點為發生於產後的少尿或無尿性急性腎衰竭伴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

基本介紹

  • 別稱:特發性產後急性腎衰竭、產後溶血尿毒症綜合徵
  • 就診科室:腎內科
  • 多發群體:產後第1天至數月內
  • 常見病因:病因尚不明確
  • 常見症狀:少尿、無尿、噁心、嘔吐、腰痛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護理,

病因

病因尚不明確。此病可伴有明顯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和出、凝血系統障礙,病理改變類似於妊娠期高血壓病,主要為血管痙攣、血管內皮損傷、血小板聚集與消耗、纖維蛋白沉積和終末器官缺血。可見與血栓性微血管病相同的腎小球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腫脹、毛細血管袢纖維素樣壞死、微血栓形成等改變。

臨床表現

產後急性腎衰竭表現為妊娠期及分娩過程順利,不存在發生腎衰竭的危險因素,但產後第一天至數月內即以流感樣症狀起病,出現少尿、無尿、噁心、嘔吐、腰痛,可有程度不一的黃疸及血壓升高。可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或消耗性凝血異常表現如面色蒼白、嘔吐、腹瀉、大便可呈血樣等。有些患者有心血管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如嗜睡、昏迷、癲癇發作、心臟擴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此類症狀與腎衰竭程度不平行。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檢查可有血紅蛋白量下降、血小板計數減少。
(2)尿常規檢查可見血紅蛋白尿,伴發黃疸時可見血紅素尿,出現大量蛋白質及管型,紅細胞滿視野。
(3)腎功能檢查血肌酐、尿素氮急劇升高。
(4)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檢查可見酸中毒、血鉀升高等。
(5)凝血功能檢查纖維蛋白原<1g/L,凝血酶原及凝血酶時間延長,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增高。
2.影像學檢查
B超檢查可見雙腎正常大小或增大,梗阻時可見結石征或輸尿管受壓表現。
3.組織病理學檢查
腎穿刺活檢可見腎小球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腫脹、毛細血管袢纖維素樣壞死、微血栓形成等改變。但由於患者有出血傾向,故此項檢查需慎重。

診斷

根據患者妊娠期及產後病史,出現少尿甚至無尿和溶血性貧血或消耗性凝血異常的臨床表現,結合腎功能異常、尿常規見血紅蛋白尿等實驗室檢查綜合分析確定診斷。還應鑑別是否存在其他發生急性腎損傷的病因如先兆子癇、嚴重胎盤早剝、妊娠急性脂肪肝、溶血合併高肝酶及低血小板綜合徵、產後大出血、宮內感染等,如未找到任何病因,應疑診此病。

鑑別診斷

1.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常發生於胎膜破裂或宮縮過強之後,表現為急性呼吸循環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繼發的急性腎功能衰竭,多於產後數日內發生。
2.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主要發生於妊娠期內,以高血壓、蛋白尿及水腫為主要症狀,很少發生溶血性貧血,根據症狀及實驗室檢查無溶血性貧血表現即可鑑別。
3.胎盤早剝
胎盤早剝以產前或產程中發生的持續腹痛、陰道流血為主要症狀,分娩後可證實診斷。

治療

產後急性腎衰竭應及早診斷,儘早治療。積極尋找發病誘因,治療原發疾病。加強支持和對症治療,合理擴容、利尿,保護腎功能,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平衡失調,預防感染,予以解痙、鎮靜、降壓。根據病情不同可採取大劑量輸注新鮮冷凍血漿、新鮮血製品、靜脈內注射免疫球蛋白、糖皮質激素衝擊等療法,可緩解病情。如病情嚴重,出現無尿、少尿、伴水鈉瀦留、電解質紊亂者,應及時行血液透析、連續性血液濾過,重症者需行血漿置換治療。如發生於妊娠晚期應及時終止妊娠。

預後

產後急性腎衰竭是臨床危重病症,預後不良,2/3患者死亡或需要慢性透析,僅少數患者腎功能可恢復。及早診治可改善預後。

護理

對於產後急性腎衰竭患者應密切關注其生命體徵,定期檢查腎功能,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情況,監測入液量、出液量,記錄尿量,飲食應限制水、鹽、鉀、磷的攝入,供給足夠熱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