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芻

生芻

生芻是漢語辭彙,拼音shēng chú,出處《詩·小雅·白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芻
  • 拼音:shēng chú
  • 注音:ㄕㄥ ㄔㄨˊ
  • 出處:《詩·小雅·白駒》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鮮草,指賢人;賢能,指代《詩·小雅·白駒》,弔祭的禮物,

基本信息

詞目:生芻
拼音:shēng chú
注音:ㄕㄥ ㄔㄨˊ

詳細釋義

亦作“ 生蒭 ”。

鮮草

《詩·小雅·白駒》:“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陳奐 傳疏:“芻所以萎白駒,託言禮所以養賢人。”鮮草可養白駒。後因用作禮賢敬賢之典。
《西京雜記》卷五:“夫人無幽顯,道在則為尊,雖生蒭之賤也,不能脫落君子,故贈君生蒭一束。”
宋 黃庭堅 《迎醇甫夫婦》詩:“策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

指賢人;賢能

南朝 宋 鮑照 《從過舊宮》詩:“空費行葦德,采束謝生芻。”
南朝 梁 吳均 《贈周興嗣》詩之一:“願持 江 南蕙,以贈生芻人。”

指代《詩·小雅·白駒》

以寄寓思友、思賢之心。
唐 權德輿 《奉和許閣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見寄》:“斷金揮麗藻,比玉詠生芻。”
唐 李群玉 《將離澧浦置酒野嶼奉懷沉正字昆弟三人聯登高第》詩:“停觴一搖筆,聊寄生芻吟。”
明 何景明 《酬贈王德征》詩:“皎皎空谷駒,生芻勞我心。”

弔祭的禮物

典源
《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朱熹集註:“賢者必去而不可留矣,於是嘆其乘白駒入空谷,束生芻以秣之。而其人之德美如玉也。”
《後漢書》卷五十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徐稚〉
嘗為太尉黃瓊所辟,不就。及瓊卒歸葬,稚乃負糧徒步到江夏赴之,設雞酒薄祭,哭畢而去,不告姓名。時會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數十人,聞之,疑其稚也,乃選能言語生茅容輕騎追之。及於塗,容為設飯,共言稼穡之事。臨訣去,謂容曰:「為我謝郭林宗,大樹將顛,非一繩所維,何為棲棲不遑寧處?」及林宗有母憂,稚往吊之,置生芻一束於廬前而去眾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詩不云乎,『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吾無德以堪之。」
典源譯文
徐稚曾經被太尉黃瓊所召,不去。等到黃瓊死後歸葬,徐稚才背著糧食步行到江夏,設雞酒薄祭,哭完就離去,不告姓名。當時來的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數十人,聽說了,懷疑是徐稚,於是選能言語的茅容輕騎追趕。到了路上,茅容替他安排飯食,共言莊稼之事。臨別時,徐對容說“:替我謝謝郭林宗,大樹將倒,不是一根繩子能夠系住,為什麼棲棲不暇宣處呢?”後來林宗的母親死了,徐稚往吊之,放生芻一束於廬前而去。眾人奇怪,不知其中緣故。林宗說:“這一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哩。《詩》不說過‘: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我沒有德行承受啊。”
釋義
郭林宗母喪,徐稚放一束鮮草在她墓前表示祭奠。後遂用“生芻、束芻、生芻一束、生芻致祭、生芻奠、生芻吊、置芻”等指對死者的祭奠,表示讚美死者的德行。
運用示例
《宋史·文苑傳三·路振》:“生芻致祭,弊帷成禮。瘞爾崇岡,全爾具體。”
明 張煌言 《挽大宗伯吳巒穉先生》詩:“趨朝當日稱先達,惆悵生芻何處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