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祠堂

《徐孺子祠堂》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通過憑弔徐稚,抒發高士不得重用的寂寞情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徐孺子祠堂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黃庭堅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徐孺子祠堂
喬木幽人三畝宅,生芻一束向誰論?
藤蘿得意乾雲日,簫鼓何心進酒尊。
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舊痕。

作品注釋

①徐孺子:東漢徐稚,字孺子。陳蕃為豫章太守,專門做了一張榻給他坐。
②生芻:徐稚弔唁郭林宗之母,只放一束生芻(青草)。語出《詩經》:“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作品簡析

凡讀過王勃滕王閣序》的人,都會懂得“徐稚下陳蕃之榻”的典故。祠堂是曾鞏修建的,黃庭堅通過憑弔徐稚,抒發高士不得重用的寂寞情懷。這首詩受杜甫蜀相》的影響頗深,但缺乏杜詩的靈氣。
這首詩的首聯即取“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的意境,只是上下句順序顛倒,增添一個“生芻”的典故。有人稱讚黃庭堅這樣學杜詩是“變其面貌”,恐怕這樣一變就成了東施效顰,而杜詩讀起來要順暢得多。倒是頷聯滿有趣味,不用考證典故就能理解。藤蘿攀樹,自鳴得意,居然天也可遮,日也能蔽。(比喻小人依附君子而得意,造成浮雲蔽日之勢。)不知當年蔡京之流讀後,可“怒髮衝冠”否。而蘇軾誦之,定拍案驚奇也。下句中“何心”問得好,冷落的祠堂,超凡脫俗的高士,誰也沒有心思來祭奠他。確實耐人尋味。
韓愈馬說》中“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來解說頸聯,什麼問題都迎刃而解。屈原的“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杜甫的“志士仁人莫嗟怨,古來材大難為用”,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都是唱不完的中國人才悲歌。
尾聯上句議論,其意甚明。值得回味的是下句:潮漲潮落,這是自然規律;興亡盛衰,這是社會規律。“才如(韓)信(彭)越尤菹醢,安用思他猛士為?”這一“舊痕”任何一個朝代都會見到。委婉曲折的語言中,蘊含著詩人深刻的諷刺意味,而以景結之,的確妙絕。 像徐孺子這樣的隱士,過去受到冷淡,今人也可能會譏笑他。但這種人品格高潔,像湖水年年常在。表達對徐孺子的讚美敬仰之情。

作者簡介

黃庭堅
(1045—1105)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原籍金華(今屬浙江),祖上遷家分寧(今江西修水),遂為分寧人。治平(宋英宗年號,公元1064—1067年)進士,授葉縣尉。歷任國子監教授、秘書郎,曾為《神宗實錄》檢討官,編修《神宗實錄》,遷著作佐郎,加集賢校理。《神宗實錄》成,擢為起居舍人。哲宗親政,多次被貶,最後除名編管宜州(今廣西宜山)。卒於貶所,私諡文節先生。《宋史》有傳。尤長於詩,與蘇軾並稱“蘇黃”。與張耒秦觀晁補之並稱“蘇門四學士”。其詩多寫個人日常生活,藝術上講究修辭造句,追求新奇。工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編》三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