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一切部門,稱為生產部門;凡是不創造物質資料的部門,稱為非生產部門。
正文
劃分K.馬克思提出了關於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的科學劃分的依據。他從簡單勞動過程的觀點出發,說:“如果整個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從產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5頁)。因此,從事這種勞動的部門就是生產部門,或稱物質生產部門;從事其他勞動的部門就是非生產部門,或稱非物質生產部門。區分生產部門與非生產部門的根本標誌,就是能否創造物質產品。這是就總體而言的,並不排除生產部門中有的勞動並不創造物質產品,而非生產部門中有的勞動卻創造物質產品。
形成和發展 生產部門與非生產部門的形成及其再細分,是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社會分工的出現和加深、社會生產日益專門化的必然結果。它經歷了一個長期發展變化的歷史過程。在原始社會中,由於生產力極端低下,沒有或很少有剩餘產品,因而不可能存在生產部門和非生產部門的劃分。在人類社會進到奴隸社會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第三次社會大分工的出現(見三次社會大分工),以及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逐漸分離,才出現了生產部門與非生產部門的初步劃分。但是,兩類部門的明確劃分及其細分,卻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生產日益社會化的結果。從此,出現了眾多的生產部門,如農業、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郵電業等,也出現了一些非生產部門,如財政、金融、文化、教育、衛生、生活服務等。在這些部門的下面,又可細分為若干部門,如工業分為重工業和輕工業,重工業又分為冶金、石油、機械等工業,商業分為批發商業、零售商業等部門。特別是隨著生產力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工進一步擴大和加深,不斷分化出和形成許多新的生產部門和非生產部門,如航天工業、電子工業、新材料工業、生物工程、信息產業、旅遊業,等等。
相互關係 從生產部門與非生產部門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處的地位及其相互關係來說,生產部門是基礎的部門,它們為社會提供各種物質資料(包括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成為非生產部門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條件。但是,非生產部門是直接或間接適應生產部門的需要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們雖然不創造物質財富,但卻是整個國民經濟中不可缺少的部門,沒有這些部門,社會生產乃至整個社會生活都將發生困難,甚至不能進行。因此,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必要的非生產部門也必然會相應地發展,它們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不斷增大。當然,在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中,那些為剝削階級的統治和寄生性消費服務的部門(如賭博業),無疑是社會性的浪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那些為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的非生產部門,將隨著社會主義生產的發展而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