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資料效益

生產資料效益

生產資料效益指生產力物化形態因素的效益,即物化勞動消耗與成果的數量比例關係。生產資料效益的提高意味著物化勞動的節約,也就是單位物力可以轉化為更多的使用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產資料效益 
  • 類型:經濟術語
內容,提高,

內容

生產資料的價值在產品生產過程中轉移到新的使用價值中去,其價值量並不發生增加或減少的變化。但一般來說,在生產資料性質不變的情況下,生產資料效益提高了,單位生產資料就夠與更多的活勞動結合,接受更多的活勞動的作用。活勞動即勞動者勞動力的支出,它創造價值,使社會財富從價值形態上增加。活勞動創造價值必須以同生產資料的結合為前提條件,而單位生產資料能夠同更多的活勞動結合,就能提高其效益,使勞動者生產出更多的使用價值,創造出更多的新價值。例如,在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實行三班制的工廠比實行一班制的工廠,吸引的勞動力要多,吸引的活勞動要多,因而生產資料的效益要更高。在任何社會的生產過程中,都存在著對物的節約要求,但在不同的社會裡,這一要求的實現程度和形式都是不同的。在原始社會,這種要求是自覺的,是生存需要的客觀反映,在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裡,這種要求是服務於剝削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滿足其占有欲。生產過程中,他們一方面在追求物的節約,另一方面卻造成物的極大浪費。這一點,資本主義社會表現得更為嚴重和鮮明。社會主義社會則不然,由於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存在和作用,社會不僅客觀上要求提高生產資料效益即物的節約,而且能在最大限度、最大範圍內持久地實現物的節約,這一節約最終都要服務於全社會物質財富的增加,滿足勞動者日益增長的需要。
生產資料活動本身包含著複雜的相互關聯的許多方面,而不是僅僅表現在一個方面。因此,對生產資料效益必須進行全面分析,建立全面反映生產資料效益的指標體系。在工業企業,生產資料效益指標主要有,單位產品與生產資料消耗比率;單位產值與生產資料消耗價值比率;產品成本與生產資料消耗價值比率;企業利潤與生產資料消耗價值比率;生產資料利用率;追求生產資料投資效益和回收期,等等。農業生產中,除要分析上述六個比率外,還應具體分析土地合理利用程度。在分析生產資料效益時,只要抓住制約生產資料效益的主要因素及其指標,進行重點分析對比,是可以作出正確評價的。

提高

提高生產資料效益就是充分發揮生產力物的因素的作用。
生產資料效益=
勞動成果
生產資料消耗量
很明顯,在一定的條件下,生產資料消耗量的減少或增加,都會影響生產資料效益的提高或降低。提高生產資料利用率,降低生產資料消耗量,要抓好以下幾個主要環節:
第一,合理選擇生產資料。生產資料選擇是否合理的關鍵在於,選擇的生產資料實施後能否保證勞動力、勞動工具及勞動對象等生產諸要素之間的正確結合和協調動作。為實現這一原則,(1)要注意生產資料的先進性。先進的生產資料既有助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節約物質消耗,生產出物美價廉的產品,又可以減少生產資料的無形損耗。(2)要從勞動力素質實際;水平出發。勞動力素質直接影響生產資料作用的發揮程度。企業選用的生產賢料水平往往超過勞動技術技能水平,因此,企業要積極做好勞動力培訓工作,迅速提高勞動力素質。(3)要具體分析匹配條件。原料、機器設備、動力、運輸機械是構成生產資料的四大要素,它們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離開任何一種因素,其他因素就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電力供應不足,生產自動線效率就不會高。所以,對生產資料某一方面的選擇必須注意是否具備匹配條件,否則難以產生高效益。(4)要注意管理水平的制約作用。在社會化大生產中,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約著生產資料作用的發揮程度。選擇生產資料不顧及管理水平不行,但藉口管理水平不高不選擇先進的生產資料也不對。
第二,生產資料內部構成及組織要合理。生產資料內部要實現結構、規模、布局、時序合理化。比例失調必然影響生產資料效益的提高,導致物的浪費。從巨觀上分析,生產資料在兩大部類的分配比例是否協調,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的高速高效發展,影響兩大部類簡單再生產擴大再生產的順利進行。從微觀上分析,一個企業原料、機器設備、燃料動力、運輸機械也要按比例構成。比例失調,例如動力不足,就會出現開工不足,原料、機器設備、運輸機械閒置,不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生產資料內部構成合理不僅要從量上實現,而且要從質上實現,即力求諸要素同步先進。多年來,我們對生產資料內部構成合理性的分析研究還未形成完整的體系,相當多的部門、企業還處於經驗積累決定階段,通過經驗摸索形成的比例必然伴隨著物質浪費,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付學費。現代化大生產要求,生產資料內部構成必須建立在模擬分析基礎之上,形成主要的綜合指標,保證基本比例關係協調。“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體系,原材料的庫存積壓等都影響生產資料內部的合理構成。分工協作與社會化大生產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社會化大生產過程中試圖建立“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封建莊園式生產體系,必然造成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我們在這方面有足以吸取的教訓。
第三,要建立完整的科學的生產資料管理體系。對生產的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對勞動者的管理和生產資料管理。對生產資料的管理旨在充分發揮生產資料的作用。從微觀上分析,一個企業必須做到:(1)對生產資料諸方面進行可行性分析,礁定選擇哪些,怎樣匹配;(2)模擬分析生產資料諸方面的可供量和分配比例,以求合理使用生產資料,實現供需平衡;(3)掌握產品銷售途徑,進行市場預測,利用信息反饋,儘快實現商品的價值,使生產資料得到儘快補償並及時調整生產方向;(4)實行綜合利用和回收利用,治理三廢,防止污染,把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分析;(5)要分析研究投資效益,選擇最佳方案,並使之儘快形成生產能力。只有把生產資料諸方面作為統一整體,實行科學管理才能較好地提高生產資料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