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監測和生物標誌物--理論基礎及套用(第2版)(生物監測和生物標誌物)

生物監測和生物標誌物--理論基礎及套用(第2版)

生物監測和生物標誌物一般指本詞條

《生物監測和生物標誌物:理論基礎及套用(第2版)》的內容豐富多彩,理論知識深入淺出,實踐指導詳盡實用。《生物監測和生物標誌物:理論基礎及套用(第2版)》既符合我國國情,又反映了國際前沿動態,不僅很好地把握住了科學前沿和發展趨勢,適應預防醫學生物監測的實際需求,有利於人才培養;同時創造了寬鬆自由的學術環境,比如增添了環境生態學方面生物監測的內容,旨在拋磚引玉,引來百家爭鳴,更好地促進生物監測與生物標誌物的發展,促進多學科的發展及更加廣泛的套用。

基本介紹

  • 書名:生物監測和生物標誌物--理論基礎及套用(第2版)
  • 作者:沈惠麒 , 顧祖維 , 吳宜群
  • ISBN:9787811160697 
  • 定價:¥49.90元
  • 出版社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11
基本信息,編輯推薦,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沈惠麒 顧祖維 吳宜群 ISBN:10位[7811160692]13位[9787811160697]
出版日期:2006-11
定價:¥49.90元

編輯推薦

本書系統介紹了生物監測與生物標誌物的基本概念和套用,結合國內外本領域最新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生物監測與生物標誌物在常見有毒、有害因素研究中的套用及規範化的研究方法,介紹了生物監測在環境生態以及維生素、藥物濫用等多領域的廣泛套用,並同時提供了中國、美國及德國等用於生物監測的最新參考值及有關化合物的基準值。
本書的內容豐富多彩,理論知識深入淺出,實踐指導詳盡實用。本書既符合我國國情,又反映了國際前沿動態,不僅很好地把握住了科學前沿和發展趨勢,適應預防醫學生物監測的實際需求,有利於人才培養;同時創造了寬鬆自由的學術環境,比如增添了環境生態學方面生物監測的內容,旨在拋磚引玉,引來百家爭鳴,更好地促進生物監測與生物標誌物的發展,促進多學科的發展及更加廣泛的套用

目錄

第一篇 生物監測與生物標誌物理論基礎
1 生物監測的基本概念
1.1 基本概念與任務
1.2 生物監測的目的和定義
1.3 生物監測的特點及重要性
1.4 生物監測的類別
1.5 進行生物監測所必備的基礎知識
1.6 生物監測程式
1.7 結果的評價
1.8 生物監測標準
1.9 結語
2 生物標誌物的基本概念
2.1 生物標誌物的定義
2.2 生物標誌物的分類和套用
2.3 生物標誌物的選擇
3 生物監測的化學基礎
3.1 水溶液的酸鹼性和pH值
3.2 化學鍵和分子
3.3 催化劑和酶
3.4 氧化和還原
3.5 自由基的概念
4 生物監測的生物學基礎
4.1 概述
4.2 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
4.3 毒物動力學
4.4 毒物對機體的作用
4.5 正常參比值
4.6 動物實驗資料的套用
4.7 結語
5 生物監測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5.1 遺傳易感性分子生物學標誌物
5.2 遺傳效應修飾的實例
5.3 基因多態性在健康效應研究中的價值
5.4 職業有害因素和遺傳效應修飾研究的建議
5.5 環境基因組研究在我國職業醫學中的概況
5.6 蛋白質組學及其研究技術的套用
6 生物監測的質量保證
6.1 樣品的採集
6.2 實驗室的基本要求
6.3 實驗室內質量控制
6.4 實驗室間質量控制能力驗證
6.5 數據處理與結果報告
7 生物監測的資料庫和生物樣品庫
7.1 資料庫
7.2 生物樣品庫
7.3 標準物質資料庫
7.4 人群血清或尿中環境污染物含量參考
第二篇 環境與職業危害特殊效應的生物監測及生物標誌物
8 遺傳毒性效應
8.1 常用的遺傳毒性效應監測方法
8.2 可能用作遺傳毒性效應監測的方法概述
8.3 監測遺傳毒性效應時的注意事項
9 癌基因、抑癌基因突變和抑癌基因啟動子區甲基化
9.1 概述
9.2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
9.3 抑癌基因啟動子區甲基化的改變
9.4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和抑癌基因甲基化與腫瘤危險度評價
10 DNA加合物
10.1 DNA加合物測定方法概述
10.2 DNA加合物作為生物監測的指標
10.3 尿中DNA加合物的監測
10.4 套用中須注意和尚待研究的問題
11 蛋白加合物
11.1 血紅蛋白加合物
11.2 白蛋白加合物
12 巰基尿酸
12.1 概述
12.2 硫醚
12.3 巰基尿酸
第三篇 生物監測在環境醫學與職業醫學中的套用
13 生物監測在環境與職業醫學中的套用概述
13.1 生物監測在環境醫學中的套用
13.2 生物監測在職業醫學中的套用
14 無機化合物的生物監測
14.1 鉛
14.2 汞
14.3 鎘
14.4 鉻
14.5 非金屬的生物監測
14.6 一氧化碳
14.7 二硫化碳
14.8 氟及其無機化合物
15 有機化合物的生物監測
15.1 正己烷
15.2 菜
15.3 甲苯
15.4 二甲苯
15.5 苯乙烯
15.6 萘
15.7 硝基苯
15.8 三硝基甲苯
15.9 甲醇
15.10 乙醇
15.11 三氯甲烷
15.12 三氯乙烯
15.13 氯乙烯
15.14 甲苯二異氰酸酯
15.15 甲醛
15.16 二甲基甲醯胺
16 農藥的生物監測
16.1 有機磷酸酯類
16.2 氨基甲酸酯類
16.3 擬除蟲菊酯類
16.4 五氯酚
16.5 二硝基鄰甲酚
17 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的生物標誌物
17.1 DDT
17.2 多氯聯苯
17.3 二惡英類物質
17.4 己烯雌酚
18 物理因素的生物監測
18.1 高溫
18.2 噪聲
18.3 局部振動
18.4 射頻輻射與微波
18.5 電離輻射
第四篇 生物標誌物與健康監護
19 健康監護的基本概念
19.1 定義
19.2 健康監護的目的和作用
19.3 健康監護的主要內容
19.4 我國對職業性健康監護的要求
20 神經系統的生物標誌物
20.1 概述
20.2 神經系統生物標誌物
20.3 結語
21 呼吸系統毒性生物標誌物
21.1 概述
21.2 呼吸系統常見損傷
21.3 呼吸系統生物標誌物
22 血液系統生物標誌物
22.1 概述
22.2 血常規分析
22.3 貧血生物標誌物
22.4 白細胞毒性生物標誌物
22.5 出血性疾病生物標誌物
22.6 惡性變生物標誌物
23 肝臟毒性生物標誌物
23.1 概述
23.2 肝細胞損害標誌物
22.3 分泌和排泄功能標誌物
22.4 合成功能標誌物
23.5 代謝功能標誌物
23.6 肝纖維化和硬化標誌物
23.7 結語
24 腎臟毒性生物標誌物
24.1 概述
24.2 尿常規分析
24.3 腎小球濾過功能標誌物
24.4 尿蛋白標誌物
24.5 尿酶標誌物
24.6 其他標誌物
25 生殖系統毒性作用生物標誌物
25.1 生殖系統毒性作用的概念
25.2 男性生殖毒性作用的生物標誌物
25.3 女性生殖毒性作用的生物標誌物
26 免疫系統的生物標誌物
26.1 概述
26.2 外源性毒物引起的免疫毒性效應
26.3 常用的免疫毒性效應標誌物
26.4 免疫毒性標誌物檢測的注意事項、存在問題與展望
27 職業緊張的生物標誌物
27.1 概況
27.2 生物標誌物簡介
27.3 研究前景及展望
28 常見腫瘤和慢性疾病的生物標誌物
28.1 腫瘤生物標誌物
28.2 慢性病的生物標誌物
第五篇 生物監測與環境保護
29 環境科學中的生物監測
29.1 環境科學中的生物監測目的和方法
29.2 不同環境介質的生物監測
29.3 環境生物監測的未來
第六篇 生物標誌物與藥物和營養素的合理使用
30 生物監測與藥物不良反應的預防
30.1 合理用藥原則
30.2 治療藥物監測
30.3 需進行血藥濃度監測藥物變化
30.4 血藥濃度有效濃度範圍和取血時間
31 補充維生素的生物監測
31.1 概述
31.2 水溶性維生素
31.3 脂溶性維生素
31.4 合理補充維生素
31.5 補充維生素的生物監測指標
32 生物監測與補碘補鐵補硒
32.1 補碘
32.2 補鐵
32.3 補硒
第七篇 生物監測方法指標的選擇與評價
33 生物監測指標的選擇和評價
33.1 生物監測指標選擇的規則
33.2 生物監測樣本的選擇
33.3 採樣時間和頻率
33.4 生物監測中混雜因素的影響造成的變異
33.5 生物監測結果的解釋
34 生物監測標準檢測方法的研製準則
34.1 方法的選擇
34.2 樣品的收集、運送和保存
34.3 樣品的取樣和預處理
34.4 研製分析方法的程式
34.5 現場套用
34.6 驗證實驗
35 職業接觸生物限值的研製
35.1 基本概念
35.2 研製職業接觸生物限值的起點
35.3 研製依據和內容
35.4 研製方法
35.5 研究設計和過程
35.6 職業接觸生物限值衛生標準的編寫
35.7 加速我國職業接觸生物限值衛生標準的研製和推廣使用
附錄Ⅰ職業衛生生物監測質量保證規範
附錄Ⅱ美國和德國的生物接觸限值
附錄Ⅲ人體生物材料中元素的參比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