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篇名。陶行知著。載 1930 年 3 月《鄉村教師》第 9 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觀點。認為教育的發展歷史經歷三個時期:“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兩者分離;“教育即生活”,“兩者溝通”;“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認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主張雖然注意“兩者的溝通”,但“以一個小的學校去把社會所有的一切東西都吸收進來,所以容易弄假”,因而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活即教育
- 所屬領域:教育
- 作者: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篇名。陶行知著。載 1930 年 3 月《鄉村教師》第 9 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觀點。認為教育的發展歷史經歷三個時期:“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兩者分離;“教育即生活”,“兩者溝通”;“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認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主張雖然注意“兩者的溝通”,但“以一個小的學校去把社會所有的一切東西都吸收進來,所以容易弄假”,因而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生活即教育,篇名。陶行知著。載 1930 年 3 月《鄉村教師》第 9 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觀點。認為教育的發展歷史經歷三個時期:“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兩者分離;“教育即生活”,“兩者溝通”;“...
這個理論包括:“生活即教育”,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中心;“社會即學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學校與社會關係問題上的具體化;“教學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學方法問題上的具體化。生活教育理論是一種不斷進取創造,...
生活教育運動是中國教育家陶行知所倡導的一種教育運動。基本觀點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教學做合一”,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介紹 中國教育家陶行知所倡導的一種教育運動。生活教育理論, 是他在提倡鄉村...
《生活即教育》是2021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陶行知。內容簡介 陶行知(1891—1946)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義戰士。1915年入讀哥倫比亞大學,師從約翰·杜威,獲教育學博士。1917年回國,開啟探索中國教育現代化的...
《生活即教育——你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如何對待世界》是由 山東齊魯電子音像出版公司 出版的圖書,作者任小巍、魏嘉。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寫給家長的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指導工具書,10.7萬字,共八章,由一個真實的家庭案例引出親職教育...
《生活即教育:如果家家都有小小廚師》是2021年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實作是一條通往教養真正的路。花時間專注地陪孩子做事,啟發孩子們觀察與思考的能力,再從中發現、期待往前發展的可能性。蔡穎卿希望藉由“小廚師”活動...
《生活即教育:真實踐主題活動探究》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06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愛華。內容簡介 《生活即教育:真實踐主題活動探究》是由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本書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第二章分別系統介紹了真實踐主題...
教育即生活是20世紀美國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J·杜威關於教育本質的觀點之一。引證解釋 他從教育與社會生活的關係這個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質即是生活。因為兒童的本能生長總是在一定環境下發展。“生活即是發展;發展、生長,即是生活。”所以...
《夢翱翔 : 生活即教育》是於2015年12月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王學軍。內容簡介 多年來,王學軍積累了許多對孩子的教育方法與理念,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出了兩個非常優秀的孩子。在這本書中,王學軍運用自己培育孩子的生活案例...
教育的實在論定義方式把教育當作一個已經完成的實體或存在者,教育定義是對實體的“符合”或趨近;教育的現象學定義方式把教育當作一個正在發生的存在,教育定義是定義者參與其中而生髮出的對教育的認識。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他...
實踐篇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之特質 生活工具主義之教育 談生活教育——答覆一位朋友的信 生活教育的創立與成長 實際生活是我們的指南針——給全體同學的信 從野人生活出發 以大自然為生物園——致台和中 仍在不輟研究中的...
就拿教育來說罷,您立刻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教育:一種叫做傳統教育;另一種叫做生活教育。又拿生活教育來說吧,您又可以發現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主張“教育即生活”;另一種是主張“生活即教育”。我現在想把生活教育的特質指出來,...
《杜威:教育即生活》是2014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康橋。內容簡介 “親歷中國叢書”選取的是20世紀有代表性的世界級大師、文化名人:杜威、內山完造、羅素、蕭伯納、薩特和波伏娃。記錄他們在中國的行跡、在中國期間發表的...
杜威的理論是現代教育理論的代表,區別於傳統教育“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舊三中心論”,他提出“兒童中心(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的“新三中心論”。(一)教育即“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教...
本研究主要採用現象學的研究方法,即是對兒童生活與生活世界的研究,研究目的在於獲得對兒童日常生活體驗的本性或意義更深刻的理解。圖書目錄 序 引言 兒童世界何處尋 第一部分 生活的迷失:兒童觀與兒童教育的誤區 第一章 文化變遷中的...
生活從教育開始 第一章 答疑 第二章 探索 第一節 教學做合一 第二節 生活即教育 第三節 社會即學校 第三章 發展 第一節 一個宗旨 第二節 兩個自覺 第三節 四大方針 第四節 五點原則 第五節 集體創造 第四章 鄉村教育 第...
所以,無論是哪一種教育方法,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都是兒童的成長。當然,我們所講的兒童的成長並非單單指知識的成長、技能的成長……而是包括品德品行、與人溝通交往、身體健康、生活自理等在內的能力,即生存能力的成長。我相信,如果...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主張讓教育活動回歸生活,在生活中進行教育。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兩者應是相輔相成、相互融合的關係。親職教育的特徵和屬性更決定了其不能脫離生活,要以促進孩子的個性發展、...
教育適應生活說 美國教育家杜威正是不滿於斯賓塞為好的生活做準備的教育觀而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學校即社會”的著名觀點。與斯賓塞不同,杜威反對將教育視為為未來生活的準備。杜威認為,教育就是兒童生活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