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食品安全與生態文明的聯動發展研究》是2021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農業食品安全與生態文明的聯動發展研究
- 作者:蘭菊萍
- 出版時間:2021年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ISBN:9787109284661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研究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思路,在現狀描述與理論推導的基礎上,結合抽樣調查與個案訪談的方法獲取數據,運用因子分析和面板模型分析三者的聯動機制,並採用層次分析、加權綜合分析與計量經濟學分析研究現代生態農業、食品安全保障、鄉村生態文明綜合水平評價和發展模式,最後在規範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政策建議。
本研究從可持續發展、系統科學、綠色發展視角分析生態農業、食品安全與生態文明的關係,提出聯動機制,並以麗水為例分析生態農業、食品安全與生態文明的聯動發展關係,關注生態農業為主型、食品安全為主型、生態文明為主型的聯動發展典型案例,然後提出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這為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圖書目錄
前言
1 總論
1.1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的意義
1.1.1 問題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義
1.2 生態農業、食品安全和生態文明的研究現狀
1.2.1 生態農業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
1.2.2 食品安全的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
1.2.3 生態文明的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
1.2.4 國內外研究述評
1.3 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內容
2 理論基礎
2.1 生態系統服務理論
2.1.1 生態系統服務的內涵
2.1.2 生態力的內涵
2.2 可持續發展理論
2.2.1 可持續發展定義的基本要素
2.2.2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2.2.3 可持續發展的理論類別
2.3 系統科學理論
2.3.1 傳統系統理論
2.3.2 自組織理論
2.3.3 複雜系統理論
2.4 低碳經濟理論
2.4.1 低碳經濟理念的演化
2.4.2 低碳經濟的內涵
2.4.3 發展低碳經濟的理論基礎
2.5 循環經濟理論
2.5.1 循環經濟的核心內涵
2.5.2 循環經濟的本質特徵
2.5.3 循環經濟的演進
2.5.4 循環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
2.6 綠色發展理論
2.6.1 綠色發展理念的形成
2.6.2 綠色發展理念的內涵
2.6.3 綠色發展的理論依據
3 生態農業發展研究
3.1 生態農業的內涵特徵
3.1.1 生態農業的概念
3.1.2 生態農業的內涵
3.1.3 生態農業的基本特徵
3.2 國內外生態農業的發展比較
3.2.1 國外生態農業發展概況
3.2.2 中國生態農業的發展概況
3.2.3 國內外生態農業的主要差異
3.3 生態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3.3.1 生態農業理論創新制約
3.3.2 生態農業發展的資源環境制約
3.3.3 生態農業發展的技術制約
3.3.4 生態農業發展的其他制約因素
3.4 生態農業發展的模式與評價體系
3.4.1 生態農業發展的模式現狀
3.4.2 生態農業發展的評價體系
3.5 生態農業發展水平評價實證分析:以麗水市為例
3.5.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3.5.2 結果與分析
3.5.3 結論與啟示
4 食品安全保障研究
4.1 食品安全的內涵特徵
4.1.1 我國食品安全的內涵
4.1.2 國內外食品安全內涵的區別
4.2 食品安全的演進脈絡
4.2.1 萌芽階段(1949-1977年)
4.2.2 發展階段(1978-2002年)
4.2.3 關鍵階段(2003-2012年)
4.2.4 共享階段(2013年至今)
4.3 中國食品安全的現狀
4.3.1 中國食品安全基本情況
4.3.2 食品安全實踐的關鍵問題
4.3.3 食品安全的治理現狀
4.4 食品安全監管效率評價:以浙江省為例
4.4.1 評價方法
4.4.2 食品安全監管效率評價
4.4.3 結論與啟示
5 生態文明建設研究
5.1 生態文明的內涵特徵
5.1.1 生態文明概念的內涵
5.1.2 生態文明的特徵
5.2 生態文明建設的經濟機理
5.2.1 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利益格局
5.2.2 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行為選擇
5.2.3 生態文明建設的保障:制度安排
5.2.4 生態文明建設的導向:激勵結構
5.3 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邏輯
5.3.1 生態文明建設的途徑:生產與生活方式轉變
5.3.2 生態文明建設的保障:正式與非正式制度安排
5.3.3 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經濟、社會與自然協調發展
5.4 生態文明建設的績效評價:以浙江省為例
5.4.1 生態文明建設績效的指標體系構建
5.4.2 生態文明建設績效的評價方法
5.4.3 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評價
5.4.4 生態文明建設效率評價
6 生態農業、食品安全與生態文明聯動發展機制分析
6.1 生態農業與食品安全的聯動機制
6.1.1 生態農業發展保障食品安全
6.1.2 食品安全現狀推動生態農業發展
6.2 生態農業與生態文明的聯動機制
6.2.1 生態農業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6.2.2 生態文明建設體現生態農業成效
6.3 食品安全與生態文明的聯動機制
6.3.1 食品安全承載生態文明建設
6.3.2 生態文明傳播食品安全理念
6.4 生態農業、食品安全與生態文明聯動發展的理論模型
6.4.1 生態農業、食品安全與生態文明聯動發展的特點
6.4.2 生態農業、食品安全與生態文明聯動機制的特徵
6.4.3 生態農業、食品安全與生態文明聯動發展的理論模型
7 生態農業、食品安全與生態文明聯動效應分析:以麗水市為例
7.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7.1.1 評價指標構建的原則
7.1.2 變數設計
7.2 數據的選取
7.2.1 數據來源
7.2.2 數據標準化
7.3 主成分分析特徵值和方差貢獻率
7.3.1 主成分分析法
7.3.2 生態農業發展水平主成分分析
7.3.3 食品安全保障主成分分析
7.3.4 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主成分分析
7.4 向量自回歸(VAR)模型構建分析
7.4.1 VAR
作者簡介
蘭菊萍(1975-),浙江麗水人,管理學博士。現為麗水學院中國(麗水)兩山學院專職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管理、生態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研究教學工作。近年出版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等專著;在《巨觀經濟研究》《浙江日報(理論版)》等發表論文10餘篇;主持完成浙江省軟科學、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等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市廳級項目10項,地方政府及企業委託項目20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