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產業共生網路形成機理及其穩定性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袁增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產業共生網路形成機理及其穩定性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袁增偉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 批准號:40501027
- 申請代碼:D0112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6-01-01 至 2008-12-31
- 支持經費:27(萬元)
《生態產業共生網路形成機理及其穩定性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袁增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產業生態網路研究》是2009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敬勤,刁曉純。內容簡介 《產業生態網路研究》是在全球資源與環境日益惡化的背景下,針對企業在環境管理實踐中日益形成和凸顯的產業生態網路現象所開展研究工作的成果。《產業生態網路研究》...
為了說明本文所倡導的產學研共生網路模型的實踐價值,本文運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典型案例進行佐證。課題組最後引入了網路治理理論,對產學研共生網路的治理條件、治理模式開展了分析和研究,揭示和分析了自組織機制和功能結構,在此基礎上...
王少平、凌嵐編著的這本《產業共生網路的結構特徵研究》是全球資源與環境日益惡化的背景下,針對企業在環境管理實踐中日益形成和凸顯的產業共生網路現象所開展研究工作的成果。《產業共生網路的結構特徵研究》運用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
並據此形成可控的管理參數集值得進一步研究;②在構建不同種類的企業耦合及互作用時,如何建立更有效的複雜關係處理機制,為企業及其關係穩態發展提供新的控制工具並進一步拓展到多產業鏈值得深入研究;③在企業和企業關係基礎上如何有效地...
《環境治理PPP項目共生網路穩定運行研究》是2023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以共生理念為切入點,基於環境治理PPP項目政府、民營企業和公眾的行為異質性和共生關係剖析,探討地方政府參與環境治理PPP項目隱性債務形成機理,構建...
《生態產業鏈多元穩定與管理:理論與實踐》以全新的視角對生態產業鏈穩定性進行了系統分析,揭示了生態產業鏈的形成機制、影響因素及演化規律,並在對國內外典型案例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生態產業鏈多元穩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以期促進...
《產業共生的醫療廢棄物回收網路穩定性研究》通過實證分析醫療廢棄物產業共生網路的構建模式,探尋影響因素,豐富和深化了產業生態化理論;闡明了影響網路穩定性的機理,為我國環境保護制度的創新提供了依據,為政府推進醫療廢棄物政策實施提供...
旅遊產業生態網路中各節點企業以互利共生、共同獲取經濟環境效益的最大化為目的,這樣會導致網路內部或外部直接或間接的資源配置效益的改進,能夠帶來經濟組織效益的增加,容易建立信用機制和相互信賴關係,減少機會主義行為,使旅遊產業生態網路...
其次進行了工業共生網路的國際比較研究,為整個研究提供堅實的實證支持;同時,比較研究中揭示出的問題也成為下一步專題研究的切入點。針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的薄弱環節,分別從產業共生網路生成機理、產業共生網路運作模式和產業共生網路資源循環...
在此基礎上,結合國內外中小企業網路組織生態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前期理論研究基礎,給出了浙江紡織產業創新網路的生態發展建議。圖書目錄 第一篇文獻綜述與基本理論研究 第1章緒論 1.1選題背景與意義 1.1.1選題背景 1.1.2研究內容及其...
生態平衡機制本質上是一種自組織力或自我調節能力,在生態平衡機製作用下,產業集群由於受資源和環境的約束,使之在演進過程中表現出非線性、負反饋的平穩特徵。②產業集群的發展最終還是集群內部企業的競爭、合作和分化,而共生性和互補性...
第一節 循環經濟的產生背景 第二節 循環經濟的基本內涵 第三節 循環經濟在我國的套用 第四節 專業化分形與循環經濟理論 第五節 循環經濟的實現方式:產業生態共生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九章 網路組織的實現方式 第一節 戰略聯盟式...
1.4 研究主要內容與方法 1.5 本章小結 第2章 生態工業園區相關理論研究綜述 2.1 企業共生理論的研究進展 2.2 產業生態學理論的研究進展 2.3 循環經濟理論的研究進展 2.4 熵定律的研究進展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生態工業園區...
研究生: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方法 [1] 袁增偉科研項目 編輯 語音 1. 產業共生體系演化機理及其最佳化調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971302),2010. 01-2012.12 2. 生態產業共生網路形成機理及其穩定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501027),2006.01-...
10. 生態產業共生網路形成機理及其穩定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 40501027),主要完成人,2006.1-2008.12.;11. 中部地區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與產業升級實證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6CJY014),主要參與者,2007.1-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