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網路中共生現象機理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馮鋒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學研網路中共生現象機理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馮鋒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項目研究內容和意義簡介.本課題擬對產學研網路中共生現象的機理進行研究。首先,對不同的共生模式進行梳理,通過logistic模型將產學研共生關係分為平等型、依託型和依賴型三大類,引入促進係數這一概念,從而為共生網路機理的研究奠定基礎;其次,通過分析產學研網路中各方主體的地位、特徵、參與產學研網路的動機,以發現不同類別共生現象的形成條件及其共生關係形成的動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響共生穩定性的重要因素;最後,利用博弈論和制度經濟學的理論方法分析共生關係治理模式及其演化規律。.通過此項課題研究,不僅將在產學研共生關係的理論研究上有所突破,也必然為培育產學研新型合作模式、促進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出台巨觀科技政策確立新取向,為進一步推動產學研合作與聯盟跨躍新台階帶來重大機遇。
結題摘要
雖然產學研合作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依然存在效率低下、關係鬆散、條塊分割以及網路結構不清晰等問題。此外產學研合作本身的內涵也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因此我們就非常有必要需要構建一套新的理論或者研究架構來對新時期產學研合作進行描述和研究。而這套研究的框架至少要滿足以下條件:首先這套研究架構要在解決產學研當前的困難具有理論可行性和實踐價值;其次,要能實現產學研合作的微觀合作關係的解構和巨觀結構的整合,並實現巨觀和微觀的統一;再次,要能在這套框架中引入合適的理論,對政府定位的變化和官產學研合作關係的進一步最佳化給出政策依據。本課題的研究就是嘗試構建這樣一套研究架構。產學研網路的提出,解決了產學研合作的多主體問題,並且網路結構的變化或演化使得對產學研合作巨觀結構變化的研究成為可能。但由於當前產學研網路大多將創新主體當作節點而網路關係當作連線線,這會喪失掉產學研合作關係豐富的微觀內涵。課題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發現,共生關係對於描述和處理產學研合作關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產學研合作關係是一種高效的關係,而共生關係也具備相同的特徵。二者關係形成、關係維持和關係模式等方面的相似性使得共生關係可以解釋和替代產學研合作關係,從而就可以利用共生理論來研究產學研合作關係。 課題組通過共生理論和網路理論來構建產學研合作關係的研究架構,提出了產學研共生網路的概念。分析了其體系和方法論的指向,並討論了其發展評價問題、分類和穩定性的相關問題。為了說明本文所倡導的產學研共生網路模型的實踐價值,本文運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典型案例進行佐證。課題組最後引入了網路治理理論,對產學研共生網路的治理條件、治理模式開展了分析和研究,揭示和分析了自組織機制和功能結構,在此基礎上構建了產學研共生網路治理的機制網,並從共生信任機制、共生協調機制和共生能量分配機制、投融資機制、維護機制、約束機制和適應機制等對產學研共生網路的治理體系進行了探討。 項目以產學研共生網路的理論構建和實踐嘗試為重要依託,以發表學術論文、學術會議與學術交流和培養研究生為主要手段,較好地完成了課題的任務。依託本項目,課題組總計發表標註基金支持的相關學術論文33篇,培養研究生中已畢業博士4人,已畢業碩士生10人。完成《我國產學研共生網路治理研究》報告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