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 70年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薛丁格提出了著名的“薛丁格之問”——生命是什麼。70年後,“人造生命之父”
克雷格·文特爾 通過合成第一個“人造細胞”的方式給出了最完美的解答。
● 從解碼生命、開創全基因組霰彈測序法到合成噬菌體phi X174,從合成第一個完整的基因組,到把一個物種轉變為另一個物種,最終到合成第一個人造細胞,文特爾和他的團隊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在某種意義上,“扮演了上帝的角色”。
● 假設火星上的生命與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基於 DNA 的, 假設火星有生命或者曾經有過生命,假設火星上有一 個基因測序設備,可以讀取任何有可能存在於那裡的“火星人”的 DNA 序列,那么,只需要 4.3 分鐘把“火星人” 的基因序列傳送回地球,我們就可以在地球上的實驗室里重造“火星人”!生命的未來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期待,不是嗎?
編輯推薦 ● 這是一本詳細論述生命科學的基本原理的傑出著作,全景展示了分子生物學的歷史沿革和未來發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讀者可以從中了解當今科學跨學科的融合:物理、化學、生物學以及天文學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 21世紀,是生命科學大發展的時代,下一次科技產業革命必將發生在生命科學領域!人類正在經歷一個重大轉折點,本書講述的就是“奇點”到來之時DNA信息和計算機如何有機結合的有趣故事,不但震撼力十足,也極具說服力。人類進化一旦經過“奇點”,生命、社會以及我們關心的一切,都可能有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
●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曾長青、著名科幻小說作家 暢銷書《
三體 》作者
劉慈欣 ,
果殼網 、在行創始人
姬十三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傳播教授李大光,“社會生物學之父”愛德華·威爾遜,奇點大學校長 《人工智慧的未來》作者,
雷·庫茲韋爾 暢銷書《
從0到1 》作者
彼得·蒂爾 聯袂推薦
作者簡介 【美】克雷格·文特爾
● “人造生命之父”,基因測序領域的“科學狂人”。
● 1946年出生於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生理學和藥理學博士。
● 1990年參與到總投資30億美元的“人類基因組計畫”的研究中,但中途退出,1998年創立“賽萊拉公司”,一人單挑6國科學家,僅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序列的測定。
● “文特爾研究所”創始人,2003年合成噬菌體phi X174的DNA,2008年合成生殖支原體的基因組,2010年5月合成了包含110萬個鹼基對的絲狀支原體基因組,然後將其移植到山羊支原體細胞中,創造了第一個“人造細胞”。
● 美國國家科學獎獲得者,2007-2008年,連續兩年入選《
時代周刊 》“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榜單。2013年,被《前景》雜誌評選為“最偉大思想家”。
各方評價 克雷格·文特爾(J Craig Venter),發明了先進的“霰彈測序法”,創造了第一個真正合成意義的人造生命。從人類基因組測序的先驅之一,到合成生命第一人,在他那一系列幾乎令人眼花繚亂有些甚至是跨領域的不懈探索和巨大成就中,領軍其中任何一項就是了不起的科學家了。他一次次特立獨行的壯舉讓他有了“測序狂人”“科學狂人”的雅號。《生命的未來》這本書又把我們引至激動人心的合成生物學前沿。
曾長青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
薛丁格的《生命是什麼》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生物學家,並開啟了生物學新時代。克雷格·文特爾追隨薛丁格的腳步,在破譯生命密碼方面更進一步,他創造的第一個“人造細胞”震驚了世界!我希望,對生命奧秘的探索,既能造福人類,又能幫助我們探知無邊的宇宙。
劉慈欣
著名科幻小說作家 暢銷書《三體》作者
孩子都會拆鬧鐘,但只有能拼回去的時候才算真正理解了它的運作原理。人類拆開生命已經有漫長的歷史,但文特爾也許將是第一個把它拼回去的人!
姬十三
果殼網、在行創始人
第一次“結識”克雷格·文特爾是在大約10年前的法國戴高樂機場。《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似乎在對視著上帝,標題是《玩弄上帝?》。從那時起,我開始追蹤這個爭議最大、也最具傳奇色彩的科學家 ,他的新書《生命的未來》詳細論述了生命科學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讀者可以了解當今科學跨學科的融合:物理、化學、生物學以及天文學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看完後,你一定會想:如果文特爾有一天獲得諾貝爾獎,會是哪個領域的呢?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傳播教授
國際科學素養促進中心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克雷格·文特爾是一位出類拔萃的科學家,他的《生命的未來》不但清晰地勾畫了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史,也展示了他和他的團隊在 “合成生命”領域的卓越成就。這是繼詹姆斯·沃森的《雙螺旋》之後,生物學領域的又一部傑作!
哈佛大學教授,
“社會生物學”之父
“普利茲獎”獲獎圖書《論人性》《螞蟻》作者
人類正在經歷一個重大轉折點,因為克雷格·文特爾根據計算機設計的合成DNA創造出了新生命!《生命的未來》這本書講述的就是“奇點”到來之時DNA信息和計算機如何有機結合的有趣故事,不但震撼力十足,也極具說服力。人類進化一旦經過“奇點”,生命、社會以及我們關心的一切,都可能有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
奇點大學校長,
谷歌公司工程總監
《人工智慧的未來》《奇點臨近》作者
下一次科技產業革命將發生在生命科學領域。
暢銷書《從0到1》作者
目錄 前 言 我的“薛丁格演講”
引 言 合成生命時代向我們走來 /001
薛丁格認為,生命現象一定能通過物理學和化學來解 釋,染色體一定包含了“很多種能夠決定個體未來發 展的完整模式的密碼本”。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 DNA 雙螺旋結構,這標誌著人類邁出了重要一步; 2010 年,文特爾利用合成 DNA 創造了第一個“人造細 胞”,這預示著合成生命時代向我們走來。
第一部分 生命是什麼
01 “合成生命”是可能的嗎? /013
德國化學家維勒通過化學方法合成尿素,雖然並未對 “活力論”造成實質性影響,卻吹響了反擊的號角。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用化學物質創造出一個人造生命。 當我們創造第一個合成細胞時,我們在某種意義上“扮 演了上帝的角色”。
合成尿素,一個對神秘生命力說“不”的故事
形形色色的“活力論”
馮 · 諾依曼的“細胞自動機”
合成生命時代的到來
02 數字生命的曙光 /037
我們原以為,DNA 過於簡單,不可能攜帶遺傳信息, 只有蛋白質才能在細胞分裂時將足夠多的信息從一個 細胞傳遞給另一個細胞。但實際上,正是 DNA 這個生 命的軟體,管理著我們的細胞。限制性內切酶的發現 和基因拼接技術的出現,為分子生物學的蓬勃發展奠 定了堅實基礎。
遺傳物質:蛋白質,還是 DNA ?
分子生物學的興起
蛋白質:生命的硬體
布朗運動:生命的驅動力
第二部分 生命的合成
03 解碼生命,從基因測序開始 /067
噬菌體phiX 174 的基因測序最初是用“桑格測序法”完成的。不過,桑格測序法速度慢,測序難度大。20 世 紀 90 年代,文特爾利用獨創的“全基因組霰彈測序法” 快速完成了流感嗜血桿菌和生殖支原體的基因組測序。此時,一個更大的難題擺在人們面前:怎樣合成一個 完整的基因組?
桑格測序法
全基因組霰彈測序法
最小基因集
新挑戰:完整基因組的合成
04 噬菌體phi X174的合成 /087 20 世紀 60 年代,阿瑟·科恩伯格利用 DNA 聚合酶在實驗室成功複製了 phi X174 噬菌體的基因組並成功激 活。那時,基因測序技術還未出現。phi X174 也成了文 特爾第一個 DNA 合成的目標。實驗表明,包含 5 384 個鹼基對的 phi X174 合成 DNA,在進入大腸桿菌後,能 夠感染、複製,並且殺死大腸桿菌的細胞。人工合成 病毒取得了成功!
科恩伯格,探索生命奧秘的先鋒
精度,合成基因組的關鍵
大功告成:第一個合成傳染性病毒 phi X174 誕生
倫理問題
05 第一個基因組的合成 /113
文特爾把第一個合成基因組的目標瞄向了生殖支原體。這種生命體的基因組擁有 582 970 個鹼基對,合成的 精確度要求是每 10 萬個鹼基對中的錯誤少於一個。完 整基因組的組裝是在酵母細胞中進行的。實驗證明, 有 17 個細胞包含了完整的生殖支原體基因組,甚至連 插入的水印“文特爾研究所”都清晰可見!
目標:合成 582 970 個鹼基對
準備高精度的 DNA 序列數據
合成基因組的組裝
重大突破:第一個合成支原體誕生
06 把一個物種轉變為另一個物種 /131
為了向“合成生命”再邁進一步,文特爾決定將絲狀支原體的基因組向山羊支原體移植。對“藍色菌落”的測 序結果表明,所有的序列都只與移植到受體細胞的絲狀 支原體基因組相匹配,文特爾和他的團隊成功地實現了整個基因組的移植,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歷史上的細胞核移植
基因組移植:從絲狀支原體到山羊支原體
藍色菌落,移植成功的重要標誌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改變物種!
07 第一個人造細胞的誕生 /149
若想創造出一個“合成生命”,必須解決兩大難題。一個難題 是宿主細胞中的限制性內切酶會摧毀被移植的基因組;另一 個難題是生命對合成基因組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甲基化”和 高精度“桑格測序法”,讓兩大難題迎刃而解。培養皿中的“藍 色菌落”宣告了第一個人造細胞的誕生!正是因為這一成果, 人們稱文特爾為“人造生命”之父。
無法繞過的兩個難題
甲基化,合成基因組移植的關鍵
生死之間:一個鹼基對的對錯
奇蹟出現:第一個有生命的合成細胞
第三部分 生命的未來
08 “合成生命”究竟意味著什麼? /171
關於什麼是“合成生命”,什麼是“合成細胞”,文特爾給出 了他的定義:這些細胞是完全由人工合成的 DNA 染色體所控制的。由於合成基因組既需要使用一個已存在的基因組,還需要使用一個自然受體細胞,因此,“合成生命”不能算是“從 頭到尾”的真正合成。創造一個“通用受體細胞”,成為擺在科學家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什麼叫“合成生命”
有個“通用受體細胞”就好了
新探索:細胞間的合作
09 設計生命 /187
未來,在創造真實的細胞之前,我們可以先設計一個 虛擬細胞,用它來對我們的構想進行檢驗。國際基因工程機器設計大賽(iGEM)吸引了無數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參與 “操控生命的軟體”的實踐活動。這些來自實踐的真知,提高了我們設計基因組的能力,進一步加快了我們合成新生命的進程。
生命的計算機建模
iGEM 大賽
安全與倫理
10 造福人類的“生命瞬間轉移” /213
文特爾正在完善一種技術,它可以讓我們以電磁波的形式傳送數位化的 DNA 密碼,然後在一個遙遠的地方 用一種獨特的方法來接收這些數位化的 DNA 密碼,從 而重新創造生命。從目前來看,“生命瞬間轉移”技術 的最新套用,可能是流感大暴發時的疫苗分發,或者用噬菌體療法對付“超級細菌”。
瞬間轉移,人類永恆的夢想
快速提供疫苗
快速提供噬菌體
結語 只需4.3分鐘傳回基因信息,我們就能重造火星人/237
假設火星上的生命與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基於 DNA 的, 假設火星有生命或者曾經有過生命,假設火星上有一 個基因測序設備,可以讀取任何有可能存在於那裡的“火星人”的 DNA 序列,那么,只需要 4.3 分鐘把“火星人” 的基因序列傳送回地球,我們就可以在地球上的實驗室里重 造“火星人”!
譯者後記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