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癌,怎么辦

生了癌,怎么辦

《生了癌,怎么辦――何裕民教授抗癌新視點》一書原稿材料主要來源於作者臨床實踐的經驗總結,以腫瘤患者及其家人、朋友為讀者對象,是何裕民教授繼《癌症只是慢性病》系列的又一最新力作。

本稿共分8章,約18萬字,從提醒讀者重建對癌症的認識、生癌的原因、目前治療癌症的誤區等角度進行闡述,最終得出治療癌症的最佳思路和正確心態。作者認為壓力與應急是現代健康的大敵,慢性應激是致癌的潛在元兇,處於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狀態人群易被癌盯上。面對這種令人談之色變的疾病,傳統的認識和治療方法使患者和患者家庭飽受煎熬,且效果差強人意。為此,本書作者針對癌症的好發人群,主張面對癌症應該是從“征服”到智慧的“博弈”,提出治癌最好悠著點,癌症患者需要用智慧與癌博弈,不妨與癌共存,冒進、急於求成常犯錯,有時不治療是最好的治療,活著才是硬道理等一些列治癌新觀點。

基本介紹

  • 書名:生了癌,怎么辦――何裕民教授抗癌新視點
  • 作者:何裕民
  • ISBN:9787547818237
  • 類別:常見病預防與治療
  • 頁數:226
  • 定價:28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8-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作者簡介,精彩書評,目錄,

作者簡介

何裕民,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腫瘤治療專家。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點支撐項目亞健康課題組第一負責人,國家級規劃大學教材《現代中醫腫瘤學》主編,世界傑出華人成就獎獲得者。曾獲全國傑出青年中醫,在國際心身醫學、腫瘤臨床及中醫基礎理論等領域享有崇高學術聲譽。

精彩書評

1/3的癌症可以預防,1/3的癌症可以治癒,1/3的癌症可以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壽命。
——世界衛生組織
人類與腫瘤之間的戰役是一個穩中取勝、對抗求和的過程。別以為只有全部殲滅腫瘤細胞才能算是勝利,要知道盲目採用不適當的手段一味猛攻,只會消耗自身的體力體能,自吞過度治療的惡果。
——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孟超

目錄

一、別慌:與癌共存是常態
癌症常可“呆”在體內
顛覆認識的親診案例
癌症有時會自愈
堅定從容者易康復
西哈努克親王:生了三個癌,活到九十歲
親王案例促使人醒悟
為什麼他們能與癌症長期共舞
癌症,有時候不需要治療
走走停停,可以退回去:癌的特點
越急於消滅它,它常常越猖獗
死於癌症?往往是“火併”的惡果
肺癌何止只有16個月
胰腺癌之所以“兇險”,是因為人類在蠻幹
二、穩住:癌症只是慢性病
不是安慰:癌症只是慢性病
患了癌,同樣可以長壽
中國人得癌後為何比美國人壽命短
“全民恐癌”是中國患者早夭的關鍵
高度恐懼+過度創傷性治療=極高的致死率
“有時,不治療是最好的治療”
為什麼說癌症是慢性病
過去20年,化療使癌症晚期的存活率“只有少許改變”
慢性病有什麼特點
癌症的慢性病附加特徵
慢性病癌症的防範:已收顯效
專家共識:晚期癌也可轉變成慢性病
三、為什麼會生癌(一):
快節奏、高壓力易生癌
一系列的為什麼
快速工業化的副產品
發達城市地區多癌症:原因何在
還需深挖的“知其所以然”
都是高壓力、快節奏惹的禍
高壓力人群更易被癌症盯上
性子急,促使癌症發展“加速度”
三大職業女人,常被癌纏上容易生癌
完美主義者更易惹癌
潔癖,招惹癌的行為
清潔劑不是問題的關鍵
好操控者,健康常出紕漏
少管一點,放慢一點,也許更好
易糾結及自我壓抑者——高危
修女與獨居者易生癌
四、為什麼會生癌(二):
慢性應激是潛在“元兇”
壓力與應激:現代健康大敵
慢性應激致癌:溫水煮青蛙
“同花順”理論中的疊加效應
沙堆/自組織臨界狀態及癌變
蝴蝶翅膀煽動後的“颶風”
需要反思的是思維模式
氣機一亂,百病乃生
慢性應激:損傷染色體,導致端粒縮短
糾結者,折壽而短命
遠離“快”這“魔鬼”,守住健康
慢,是傳統文化的珍藏
臨終遺憾啟示錄
適度慢下來的訣竅
五、太想治癒入誤區:冒進/急於求成常犯錯
癌症抗爭的百年檢討
癌症根治術,想當然的惡果
化療:人體的試錯實驗
難以承受之苦
“有時,更偏重於錯的一面”
巨大代價後的些許收穫
化療,何以有時違背初衷
中國式化療:逆向而行
放療:雙刃的利劍
“靶向藥”:美麗的“肥皂泡”
靶向藥:同樣需慎重些
為什麼近年來美國癌症情況有改觀
毀譽參半的百年史
深層次根源淺析
六、最佳治療思路:從“征服”到“博弈”
與癌“交手”進入新階段
“癌症,就是人類的新正常態”
須重新定義:何謂抗癌勝利
基因“天書”和研究的“碎片化”
“司機”與“乘客”的隱喻
撲朔迷離的真相
“雞與蛋”悖論的幹細胞說
細胞凋亡說與微環境理論
癌變的六大基本規則
遺傳學觀點:癌症是進化的遺產
博弈:有賴於觀念的更新
七、最佳心態:掌握與癌症博弈的智慧
癌症充滿智慧
癌症喜歡與人“躲貓貓”
轉移復發,並非簡單行事
檢討:只是蒙著雙眼的射手
基辛格的認識:中國智慧與癌症博弈
棋類中智慧的啟示
鮑威爾:從“破城錘戰術”到“四兩撥千斤”
前列腺癌患者的不同結局
小池塘的啟示:無為而無不為
陳竺部長:非自然進程干預往往幫倒忙
“貓論”指導,能解決問題就好
摸著石頭過河
活著就是硬道理
中西醫學治癌:異趣的慧根
八、痛定思痛的結論:治癌悠著點更好
21世紀抗癌戰略的重大轉變
該出手時才出手
一停、二看、三通過
一場官司引發的討論:慎待創傷性治療
別匆忙走進手術室
棘手的癌症,更需智慧應對
病樹前頭萬木春
皮克馬利翁效應與斯托克代爾悖論
糊裡糊塗活著不好嗎
有時,悠著點是最好的治療
樂齡,不妨和癌“交個朋友”
耄耋老人慎用創傷性檢查
智慧之根:洞察,知己知彼,從容理性
與癌博弈,悠著點的四大優勢
附錄:他山之石:智者們如何應對癌症的!
哲學家/企業家抗擊胰腺癌的智慧之路
從一篇悼文說起——醫學權威的胰腺癌博弈史
著名教授與癌博弈的心路歷程
歷史學教授與小細胞肺癌的十年“緣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