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城遺址(甘肅高台駱駝城)

駱駝城遺址

甘肅高台駱駝城一般指本詞條

駱駝城遺址,位於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駱駝城鎮西灘村,在漢代為酒泉郡表示縣,西晉十六國北朝時期為河西健康郡治所,唐代中央政權在此設立健康軍,隸屬於河西節度使,是中國絲綢之路上的大型漢唐古文化遺址。

駱駝城遺址外貌呈長方形,東西寬425米,南北長704米,面積29.92萬平方米,是國內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唐古代文化遺址。現存遺蹟有城牆、馬面、瓮城、腰墩、角墩、古井、夯土台基等。遺址輪廓清晰、結構完整。古城分為南、北兩城,兩城中間由腰牆隔開。南城城內地表遺存有漢唐時代的磚、瓦、陶片。北城城內有建築遺蹟9處,城內地表散見焦獸骨、灰陶片。出土文物有漢五銖錢幣、陶紡輪、唐代銅器和鐵器等。

1996年11月20日,駱駝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駱駝城遺址
  • 地理位置: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駱駝城鎮西灘村
  • 所處時代:漢-唐
  • 占地面積:299200 m
  • 開放時間:全天
  • 編號:4-0040-1-040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據《重修肅州新志》記載,駱駝城曾是古時西通西域、進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西晉十六國北朝時期為河西健康郡治所,唐代中央政權在此設立健康軍,隸屬於河西節度使。至明朝初年,已是“龍荒朔漠之區”,遍野荒草,成為駱駝客放牧的天然牧場。
1998年5月,高台縣博物館於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駱駝城東南防洪壩施工地段,清理部分早期被盜古墓葬。
2001年5月,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對駱駝城遺址北城進行了考古發掘,布10米x10米探方16個總計1600平方米,揭示出唐代大型向心式建築群落一角。

遺址特點

駱駝城遺址外貌呈長方形,東西寬425米,南北長704米,面積29.92萬平方米,是國內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唐古代文化遺址。現存遺蹟有城牆、馬面、瓮城、腰墩、角墩、古井、夯土台基等。遺址輪廓清晰、結構完整。古城四角都有角墩,其中東南、西南角墩基本完整,西北、東北角墩由於雨水沖刷,早已坍塌。古城分為南、北兩城,兩城中間由腰牆隔開。南城面積為23.38萬平方米,東、西、南正中各開一門,門外皆有方形瓮城。城內西南角又有一座南北長132米、東西寬79米的小城,俗稱“宮城”,城內有古井一眼。北城,俗稱“皇城”,面積為6.54萬平方米,南面正中築方形瓮城,開東、西向城門,與南城相通。城垣四角均有6×6米的方形角墩。兩城現存牆垣總長1933米。
墓群以城址為中心,分布在城南、西、北三面。城南墓群面積27平方公里,有封土墓葬近2000餘座。城西南墓群為五涼時期墓葬,城北1.5公里處有古窯址9座,窯底周長50米,窯高8~10米。

文物遺存

駱駝城遺址南城城內地表遺存有漢唐時代的磚、瓦、陶片。北城城內有建築遺蹟9處,城內地表散見焦獸骨、灰陶片。出土過漢五銖錢幣、陶紡輪、唐代銅器和鐵器等。遺址南墓群出土魏晉畫像磚、木尺、猴形木印、漢晉紀年簡牘、彩繪木馬、西晉紀年彩帛旌銘和彩繪木板畫等文物。

歷史文化

“駱駝城”一名始見於清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年(1735~1737年)編撰的《重修肅州新志》記載:“駱駝城,在城西南四十里”,“按此即建康故城,駱駝城乃俗名耳”。有專家認為,駱駝城廢棄後,遺址周圍成為遊牧場地,可能用來圈養駱駝,因此得名。

文物價值

駱駝城遺址和墓葬的考古發掘及一大批珍貴文物的出土,揭示了駱駝城遺址的文化內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從東漢到唐代駱駝城及河西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對於研究河西的歷史、社會經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保護措施

1996年11月20日,駱駝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駱駝城遺址位於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駱駝城鎮西灘村。
駱駝城遺址及墓群
  • 交通信息
自駕:從張掖市出發經連霍高速—滬霍線—駱駝城遺址,全程大約105.3千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