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村(河南省新安縣北冶鄉甘泉村)

甘泉村(河南省新安縣北冶鄉甘泉村)

甘泉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北冶鎮西南3公里,東臨北冶鄉張官嶺村,南與石寺鎮山岔村接壤,西鄰石寺鎮西溝村,北與北冶鄉嶺後村相接。地處丘陵,四季分明,光熱資源充足,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常年乾旱少雨,土質為沙土。 2016年11月,甘泉村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名單。2018年5月,甘泉村被列入中央財政支持範圍中國傳統村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甘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河南省新安縣北冶鎮
  • 人口:1706人
  • 方言河南方言
  • 氣候條件:四季分明
現狀,歷史,問題及措施,

現狀

甘泉村據說得名於村中的一個泉眼,因其水比周圍其他地區的水甜,所以命名為“甘泉”。本村總計1706人,435戶,分為9個生產小組,依次為一組、二組、……。大小姓共40多個,人口較多的姓有蔣、邱、武、王、李、趙、韓等。分新村和老村兩部分,老村主要占據兩山之間的山溝,新村位於山腰及山頂,分布相對集中,略顯凌亂。
村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外出務工和在家務農,人均耕地面積約0.5畝。村民中,50歲以上人口約占40%,科學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現多賦閒在家,靠做些零碎的雜活維持生計;20—50歲人口約占30%,主要是外出打工,因缺乏技術,所從事的職業技術含量不高,工資待遇不算好,勞動力利用率在95%以上;20歲以下約占30%,學生的入學率較高。甘泉村的學校是逐步建成的,據老人說,學校曾經是在寺院裡,後來經過幾次改建,才成了現在的樣子。村中現有國小一所,集中了甘泉及其周邊的張官嶺、嶺後等一些村子的一些學生,一至六年級在校生計280多人,是北冶鄉現在的國小中人數較多的學校之一,這為甘泉村以後的發展儲蓄著力量。另有村衛生室一所。村民健康狀況良好,相對而言,老年人得病的機率高於其他年齡段的人群,所得疾病也是老年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現在的老年人也比較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經常運動,時常去村衛生室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行一些檢查。目前,村中的養殖戶有10餘戶,但規模不大。
交通相對便利,是北冶鄉境內八個位於新峪路沿線的村莊之一,也是經石寺到達北冶所要經過的第一個屬於北冶鄉的行政村。村村通工程使村里主幹道都已經鋪上了水泥路,但是通往各個生產小組的路面還沒有鋪設好,不過這一問題正在解決中,相信不久村民們就能走上滿意的路。

歷史

最早落戶到甘泉村的是一戶姓丁的人家。甘泉村的土質多為渣子土,適宜燒瓷。丁家把瓷業作為發展的重點,圍繞著瓷業與丁家逐漸形成了一個村落——丁家溝。所燒的瓷器主要是粗瓷,包括瓷碗、磁盆、瓷罐乃至後來的磚等生活用品。這裡也逐漸培養並聚集了一批擁有瓷器技術的人。早期瓷業的發展很好,銷路較廣,不僅滿足了附近居民的需求,有的還遠銷到了商丘、安徽等地。大量到甘泉來購買瓷器的人不僅拓寬了甘泉村的經濟來源,還給甘泉村帶來了各地的特產,甘泉成了一個交易市場。因此,甘泉所在的嶺被稱為“碗窯嶺”,甘泉也獲得了“小洛陽”的美稱。
1958年以前,甘泉村工業活動主要以燒瓷業為主,並且繁榮昌盛,名噪一時。1958年時,經濟尤其活躍,回響毛澤東主席的“大煉鋼鐵”活動,甘泉的瓷業經濟尤其是制碗業搞得轟轟烈烈,村裡有人評價當時的經濟狀況“人均收入不低於現在”,瓷業的繁榮可見一斑。三年自然災害過後,1962年經濟開始恢復,瓷業的發展一直持續到1993年左右。近二三十年以來,甘泉的瓷業發展遇到了障礙,逐漸衰落。
首先,用傳統的方法製作出來的瓷器科技含量低,工藝水平相對落後,重要的產品名之一——磚雖然耐熱性好,但抗重壓的性能較差,面對其他同等用途的新產品不具有競爭優勢;其次,燒瓷業所用材料——煤炭價格上漲,導致了瓷業發展受阻;另外燒瓷的工人常常需要超負荷的勞動,瓷窯中的空氣不好,許多人都因此得病甚至死亡。瓷業發展前景慘澹,隨時可能出現的疾病令許多年輕人對瓷業望而卻步,燒瓷技術逐漸被忘卻。據統計現,在50歲以下的村民中會燒磚的人也已經寥寥無幾,更不用說燒出碗、罐、缸、盆等祖上曾獲巨大成功的“寶貝”了。現在走進村中,已經不見了以前的燒瓷窯的人,更見不到了當年因瓷窯業而帶來的輝煌場面,只能看到不少的瓷窯靜靜而又寂寞的立在村中。誰又來拯救這些甘泉歷史中的“功臣”?又該怎樣拯救,著實需要思考去探索。
90年代以後,與瓷業的衰敗形成對比的是煤礦的興辦,村里出現了較大規模的煤礦,村民的生活水平也能夠得以保持。但由於煤礦開採年限較長,許多煤礦的可採煤儲量日益減少,加上近年來國家對中小煤礦的關閉,甘泉的煤業發展前景不容樂觀。許多以煤礦收入來維持自己生計、過了大半輩子的人不得不面臨著重新尋找工作的難題,這又是一個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甘泉村(河南省新安縣北冶鄉甘泉村)
建國以前,甘泉村曾被稱為“甘泉村公所”。據說,當時新安縣被稱為“第一區”,甘泉被稱為“第二區”。舊址在現在村文化廣場背後的嶺上,現在已經不復存在,只能看到當年掛著“村公所”石碑遺留下來的痕跡。
甘泉村的農業發展不明顯,農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輔之以紅薯、花生等。1958年農業大豐收;1960——1963年農業相對落後;改革開放之後,農民的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吃飯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歷史上,甘泉的農業曾閃現過一次生機——種花生,當時收成不錯,只是由於當時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吃飯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所以對種花生這件事熱情不高,以致沒有堅持下去。
歷史上甘泉村曾經有三個廟會,稱為上廟、下廟、牛王廟。上廟舊址在現在甘泉國小所在地,主要供奉給甘泉村帶來財富的“窯神”,每年二月十五、四月十五舉行廟會,以求窯神賜福於村民。下廟在甘泉村老村,主要是供奉土神等農業神,每年三月十二、四月十八舉行廟會,這是三個廟會中目前唯一得以保存的廟會,不過每年的廟會也只剩三月十二這一次。另一個是“牛王廟”。由於以前人們的經濟來源之一除了燒瓷之外,就是種地。牛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人們也常常懷著敬畏的心情來朝拜“牛王”。

問題及措施

煤礦開採,部分地面塌陷,村民住房出現塌陷、裂縫,影響到村民的生活,受害較嚴重的是二、九組,解決村民住房地基問題迫在眉睫。不過,現在村委會正在著手分批解決這些問題,截至目前今年已經解決10戶居民的宅基地問題,但剩下的居民仍需儘快安置解決。
產業結構單一,以農業、外出務工為主。村民無穩定的收入來源,外出務工者技術含量低,待遇較差,可以考慮組織村民進行適當的技術培訓。村中正在引導養殖業的發展,以求帶動經濟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