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遺愛

甘棠遺愛

甘棠遺愛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gān táng yí ài,舊時頌揚離去的地方官。《毛詩正義》卷一之四〈國風·召南·甘棠〉有相關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棠遺愛
  • 外文名:Said of a kind official
  • 出處:《毛詩正義》
  • 拼音:gān táng yí ài
  • 解釋:舊時頌揚離去的地方官
成語解釋,成語典故,詞語辨析,

成語解釋

解釋:甘棠:木名,即棠梨;遺:留;愛:恩惠恩澤。舊時頌揚離去的地方官。

成語典故

典源
《毛詩正義》卷一之四〈國風·召南·甘棠〉
毛詩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於南國。」詩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
《左傳·襄公十四年》:“ 武子之德在民,如周人之思召公焉,愛其甘棠,況其子乎?” 杜預 註:“ 召公奭聽訟,舍於甘棠之下, 周人思之,不害其樹,而作勿伐之詩,在《召南》。”
《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
釋義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此為周人懷念召伯德政的頌詩。後因以“甘棠遺愛”等頌揚離去的地方官。
同源典故
劭伯樹 南山遺愛 召伯遺澤 召公棠 召南棠 思召伯 愛棠 憩棠 憶召公 憶甘棠 故國裁棠 棠影 棠戶 棠樹 棠樹政 棠樹遺愛 棠花 棠芾 棠茂 棠葉 棠遺善政 棠郊
運用示例
張垍 《奉和岳州山城》:“訟虛棠戶曙,觀靜竹檐曛。”
宋 王邁《念奴嬌·熙春台宴同官》:“老木千章,若個是、南國甘棠遺愛。”
宋 梅堯臣 《送棣州唐虞部》詩:“風俗已如此,憩棠無訟爭。”
《藝文類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 劉孝綽《棲隱寺碑銘》:“ 召棠且思, 羊碑猶泣。”
清 趙翼 《青山莊歌》:“令孫繼起為方伯,分陝曾栽召伯棠。”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回:“這個異種,大約就是武則天留下的“甘棠遺愛”。 ”
《冷眼觀》第七回:“做父母官的能愛民如子,替百姓伸冤理屈……地方上紳民無以為報,就公眾捐建這座去思碑,以為甘棠遺愛的紀念。”
相關閱讀
關於召公的記載,官方的典籍中很少見到,唯一可信的資料,便是《詩經》的記載。詩經是純粹的民歌,勞動人民口傳口唱的歌,可見一個人真正地為人民做了好事,真正的為政清廉,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召公沒有留下巨著鴻篇,沒有留下警世名言,甚至沒有能夠留下隻言片語。然而,他卻把自己留給了煌煌三千年歷史,留給了一代一代生息繁衍的中華民族的子孫。歷史與道德的承傳有時候是不需要文字的。一種偉大的精神是依靠生息著的民眾的擁戴,是依靠社會主流的支撐與包容而繼往開來的。精神本來是無形的,而融匯與吸納的形式和流程,卻是可見的。
召公姓姬名奭,周武王的弟弟,因他的采邑在召(今陝西岐山縣西南),故稱召公,亦稱邵公。周召分陝後,據《史記》記載,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
《詩經》里有《甘棠》詩一首,其詩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公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翻譯成現代話: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砍傷,召公曾用它做房。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砍劈,召公曾在此休息。
棠蔭茂盛樹萌長,千萬別動手,召公曾在此逗留。
成語故事
出自《詩經·周南》
周武王滅了殷商,建立了周朝。他死後,把江山傳給了兒子周成王。周成王即位的時候年幼,幸好有兩個賢臣輔佐他。這兩個賢臣,一個是周公,一個是召公。召公配合周公做工作,他為輔佐周朝嘔心瀝血,政績也非常顯赫,因此大家又尊稱召公為召伯。
召公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到基層去,深入各地方去辦公。有一次,召公到他的分地召地(在今陝西省岐山縣城西南)去辦公。當時天氣炎熱,召公就不在屋裡待著,而是每天在一棵甘棠樹(在今岐山縣劉家塬村學校內)下辦公。召公在當地待了不少天,處理民間事務;他辦事非常認真公正,給老百姓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具體難題。他走了之後,老百姓十分懷念他,說:"這樣的好官太少了。不僅到我們百姓中來,而且就在一棵甘棠樹下辦公。辦完了公,也不吃我們老百姓的東西,也不喝我們老百姓的東西。如果天下的官員都像他這樣的話,不就太好了嗎?"
由於百姓非常懷念他,所以不許任何人動他曾經辦公過的那棵甘棠樹。《詩經》里有一段描述這件事情:"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什麼意思呢?"蔽芾甘棠"是說甘棠樹剛剛長出小樹苗。由於召公是在一棵甘棠樹下辦公的,"召伯所茇",所以,在這些甘棠樹還沒長成大樹的時候,不要把它伐了,也不要傷了它的樹枝,這就是"勿剪勿伐"。第二句"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就是說要把甘棠樹好好養著,別讓它枯死了。為什麼?因為"召伯所憩",就是召公曾經在這個地方休息過。第三句,說"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就是說一定要好好地侍弄這樹,因為"召伯所說","說"在古時就是住宿,就是說召公曾經在這裡住宿過。從《詩經》這幾句詩,我們可以看出,召伯作為一個國家官員,在基層百姓中享有多么高的威望。召公通過認真替百姓做事,換來了百姓對他的愛戴,也留下了這條成語。
召公與甘棠遺愛
召公,姓姬,名奭(shì),西周名臣。在周王朝興盛過程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從《尚書·召誥》以及司馬遷《史記》的個別篇章我們可以知道:召公奭乃文王之庶子。在興周滅商的鬥爭中,他是積極的參與者和主要人物。他循行南國,布文王之化;結交盟國,爭取人心,為伐紂滅商奠定了一定的民眾基礎。武王即位後,召公與姜尚、周公旦等一起幫助武王完成了討伐殷紂的大業,建立起強大的周王朝。之後,他奉命釋放了被囚禁的殷商逸民箕子,受封於燕。成王年幼即位,周公旦代行政事,召公為太保,治理自陝(今河南陝縣)以西的廣大區域。周公歸政後召公奉成王之命營建東都洛邑。洛邑建成,召公在洛河岸邊作《召誥》昭示天下。適淮夷和奄國發動叛亂,周公、召公帶兵討伐,消滅了奄國,穩定了東方。成王臨終前託付召公、畢公輔佐太子釗。成王死後,召公在先王廟中告誡太子釗要“務在節儉,毋多欲,以篤信臨之”,作《顧命》,立釗為康王。
可見,召公是周朝初年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德高望重的股竑重臣,為建立、穩定、鞏固西周政權做出了重要貢獻。因為他的采邑在召(今陝西省岐山縣西南部),位列三公,故稱召公;又因他曾與周公旦輔佐成王,“作上公,為二伯”,故又稱召伯。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又有人稱之為燕召公。
召公以德治國,為完善和發展周禮做了大量工作,歷史上有名的“甘棠遺愛”就是召公德治思想的最有力見證。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詩。”朱熹《詩集傳》云:“召伯循行南國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後人思其德,故愛其樹。”
“甘棠遺愛”這一千古佳話,在周王朝發祥地岐山境內得到許多實物的佐證。今岐山縣城西南十里許的劉家塬村有召公祠,祠內有甘棠樹及慈禧太后題、光緒皇帝御賜“甘棠遺愛”匾額一塊。鄉老皆言祠內之古甘棠乃《詩經·甘棠》一詩所詠之樹。周公廟內尚存一高230厘米、寬74厘米、厚15厘米的石碑。該碑是清道光25年春岐山縣令李文瀚在召公祠觀賞甘棠開花繪成一幅圖後經邑人武澄勒石而成,上刻有甘棠圖案、“召伯甘棠圖”五個篆字及《甘棠圖記》草書。“甘棠遠蔭”為岐山八景之一。另外翻閱歷史、地理典籍《括地誌》、《水經注》、《史記索隱》、《詩集傳》及《岐山縣誌》,均有這方面的記載。幾千年來,文人墨客也寫下了大量歌詠召公及“甘棠遺愛”的詩文,其中尤以薛成兌的七絕《召伯甘棠》流傳甚廣,詩云:“蔽芾詩章留古今,召公仁政得民心。甘棠剪伐猶知護,足見當年遺愛深。”
(原載1996年第3期《寶雞文理學院學報》)
相關地名
如果你翻開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海》,查找“綿諸”這個詞條,你不難會發現“綿諸戎”這個詞條。原來“綿諸”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民族。綿諸大約是西周末年由西東遷而進入甘肅,最後定居秦地天水的。《括地誌》記載:"綿諸城,秦州秦嶺縣北五十六里,漢綿諸道,屬天水郡。"其綿諸故城,在今天水東50里之邽山下,至今仍保留有古城遺址。天水市北道區社棠鎮有綿諸村。綿諸是與秦早期立腳的秦邑及犬丘距離最近的一部,因與秦國相鄰,開始與秦保持著友好關係,後臣服於秦,最後為秦所滅。當時,西戎諸部落中較強的是綿諸(在今甘肅天水市東)、義渠(在今甘肅寧縣北)和大荔(今陝西大荔東)。其中,綿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與秦疆土相接。正好,綿諸王聽說秦穆公賢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國。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國壯麗的宮室和豐裕的積儲,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勢。又用內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時,給綿諸王送去女樂二八。動聽美妙的秦國音樂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終日飲酒享樂,不理政事,國內大批牛馬死亡,也不加過問。等到綿諸國內政事一塌糊塗,秦穆公這才讓由余回國。由余的勸諫,受到戎王的拒絕。在秦人的規勸下,由余終於歸向秦國。秦穆公以賓客之禮接待由余,和他討論統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軍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秦穆公乘勝前進,二十多個戎狄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秦國闢地千里,國界南至秦嶺,西達狄道(今甘肅臨洮),北至朐衍戎(今寧夏鹽池),東到黃河,史稱「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過帶了金鼓送給秦穆公,以表示祝賀。
前457年 周貞定王十二年秦厲共公二十年,秦厲共公率兵攻打綿諸戎。前395年周安王七年秦惠公五年,秦攻滅綿諸戎,此後,綿諸逐漸和秦人融合。西漢改稱設定綿諸道。西漢有綿諸道,屬天水郡。今天的社棠鎮有綿諸村,應該說這裡說就是綿諸城了。
綿諸城故城在社棠綿諸村,北依矽山南臨渭水,座落在北坪之上。綿諸為先秦時西戎部落秦滅其族,此地當為綿諸戎故地。史載:秦有綿諸戎,屬隴西郡,漢置綿諸道,屬天水郡,後魏置綿諸縣屬洛陽郡,西魏省去。晉大興初年,南陽王保故將陳安曾據綿諸。
綿諸以前也叫“楊家城子” 傳為九百多年前大宋與西夏王朝征戰之前沿。北宋英宗年間,西夏李諒祚南犯,兵略篳篥(今楊家城子),劫生戶西徙,隴上地空百里。知秦州馬仲甫奏請築城屯兵,充軍實,省糧運,以防西夏。秦鳳路副都總管韓琦向朝廷奏準以楊業之孫、楊延昭之子楊文廣知秦州以督其事。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七月,楊文廣築綿諸,名篳篥城。民間流傳劇目中“楊家將”之六郎稱楊延景,然《宋史》言“楊延昭本名延朗,後改焉。”記楊業“有子延朗、延浦、延訓、延瑰、延貴、延彬,”獨無延景之名。
今綿諸村多為楊姓,村人自稱為“楊家將”之後。
明朝,天水一帶道教盛行,有“隴上三觀”:“崇禎觀”“玉泉觀”“伯陽觀”,其中“崇禎觀”就在社棠鎮的廟山之上。有“八棵柏樹九座殿”之說,山上除八棵特別粗壯的柏樹之外還有無數的其它的樹。稱為“社樹坪”“社”字在字典中為廟宇的意思。樹中有廟,且在山上,所以叫“社樹坪”。後人感周朝“甘棠遺愛”故事和孔子言:“我看見甘棠就像看見宗廟一樣肅然起敬。”改稱為社棠,天水之社棠地名由來如是。

詞語辨析

"甘棠遺愛",指的就是對離去之人的懷念,或讚頌離去官員的政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