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869年10月2日,出生於英國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長在一個虔誠信奉仁愛、不殺生、素食、苦行的
印度教 的家庭。他自幼靦腆、羞怯、循規蹈矩。13歲便依父母之命與一同齡文盲女孩結婚。
1876年7歲的甘地
1888年,甘地不惜被開除種姓身份,遠涉重洋,赴倫敦求學,在
倫敦大學學院 學習法律。異域的文明曾令甘地產生過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腳下,宗教陳規的約束使他在一個全新環境裡無所適從。短時的迷惘與摸索之後,他終於放棄了對
西方文明 的盲目模仿,堅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併兼收並蓄其他宗教教義,接受了英國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
倫敦大學學院 的法學學位,並獲得
律師資格 。
學成歸國後,他開始在
孟買 從事律師業務,卻歷遭挫折。第一次替人打官司就因臨陣怯場而砸鍋。半年後打道回府,在家鄉拉奇科特靠兄長和親友的資助維持律師業務。律師業務的毫無起色及令人窒息的環境,使他倍感苦悶壓抑。當有個來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他處理時,他便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歷程。
在南非這個種族歧視根深蒂固、無所不及的英國殖民地,甘地作為有色人種先後遭遇到了一連串的歧視與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難驅使他走上了領導南非印度人反種族歧視的鬥爭的道路,成為引人注目的人物。正是在南非這塊充滿種族歧視的土地上,甘地對他曾經傾慕過的西方文明產生否定,培養和鍛鍊了自己從事公眾工作的能力,掌握了作一個成功律師的秘訣,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觀、社會政治觀。他在南非領導的艱苦卓絕的反種族歧視鬥爭,為南非印度人爭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權利,他從中也試驗成功了一種有效的武器——真理與非暴力學說及其實踐。不過,在這種反歧視過程中,甘地對英帝國仍充滿幻想。
甘地和他的妻子(1902年)
中期經歷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回國初年,他坐三等車遊歷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別的祖國。一年以後,他開始發表演講,宣傳自己的主張,從事非暴力鬥爭,試驗並發展了非暴力學說。他對當時正在進行的戰爭予以支持,希望以此換取英國的開恩,給予印度自治。“一戰”後殖民當局的種種作為使甘地由一個英帝國的忠實追隨者變成了不合作者。
1895年甘地在南非
1919年3~4月間,為抗議反動的“
羅拉特法 ”,他發起全國性的非暴力抵抗運動,由於殖民當局的血腥鎮壓和民眾的暴力反抗,甘地一度宣布暫緩非暴力抵抗運動,試圖與政府合作,但英國政府繼續在哈里發與旁遮普問題上倒行逆施,打破了甘地的幻想。在印度全民反英鬥爭高漲的形勢下,甘地的不合作思想趨於成熟,並率先在哈里發運動中發起民眾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機構、法院、學校、封號與洋貨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進而推廣為全民反帝鬥爭形式。
1920年9月,國大黨加爾各答特別會議和12月的那普爾年會正式通過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計畫及甘地起草的黨綱。
1909年的甘地
1922年2月,因運動中出現暴力事件,甘地宣布停止第一次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挫傷了士氣,引起國大黨內的思想混亂。甘地也身陷囹圄。出獄後甘地致力於重振民心士氣。
晚年經歷 1929年12月31日,國大黨拉合爾年會通過爭取印度獨立的決議,並授權甘地領導新的不合作運動。
1930年3月,他率領78位志願隊員開始“食鹽長征”
(參見“ 食鹽進軍 ”詞條) ,揭開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序幕,給英殖民主義者以巨大打擊。運動進行中甘地又與總督談判,並出席圓桌會議,民眾運動因此而鬆懈,被英國殘酷鎮壓下去。
1934年10月,甘地因與國大黨領導層再次出現嚴重分歧而宣布退黨,但仍在關鍵問題上指導國大黨的工作。
1939年9月3日,英國代表印度宣戰後,甘地的極端非暴力立場與國大黨領導機構的有條件支持戰爭的主張發生尖銳衝突,以致他兩次被免職,又因英國政府頑固不肯滿足國大黨的要求,國大黨兩次請甘地復出。這期間,甘地的反帝立場進一步發生變化。
1942年的甘地
1942年4月,在印度國內廣大民眾反英情緒高漲和
日本侵略者 迫近印度的形勢下,甘地提出了英國“退出印度”的口號,並先後發起了1940~1941年第三次不合作運動和準備發動第四次不合作運動,均被英國鎮壓下去。入獄直到1944年5月。戰爭結束後,處於內外交困的英國政府懾於印度民族解放運動再起的壓力,答應印度獨立的要求。但因印、穆兩教的分歧對立由來已久,加之英國
分而治之 政策的影響,印、巴分治已成定局。甘地為維護印度統一不懈努力,終無回天之力,只好接受分治。獨立後甘地獲得了印度人民和國大黨的崇高敬意。
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頑固教徒刺殺。
主要成就 政治 在甘地的領導下,
印度國大黨 從一個勢單力薄的政黨一躍成為民眾運動的領導,印度的抗英獨立運動也迅速擴展到全民的範圍。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印度最終贏來了獨立。然而,意義不僅僅在於此,他對印度的貢獻,更在於他所展現出的強大精神力量,他幾乎影響了整整一代印度人,而他所創立的獨特思想體系更是深入影響到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學等等各個方面。
思想 理論學說創建
甘地的一套以真理和非暴力為核心理論的學說,以非暴力為制定一切政策和一切活動的基礎。他首先拋開宗教的神秘主義和繁瑣儀式的一面,將道德倫理的說教提高到神的位置,認為真理就是神。在探索真理接近神的過程中,甘地認為實現真理的唯一手段就是非暴力,這種非暴力從本質上是指,愛就是人的本性,真理的原則實際上就是愛的原則,哪怕是對待仇敵也同樣如此。甘地堅信精神的力量,認為善性是人的本性,只要保持這種善性,並堅持用非暴力的手段,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惡,甚至是感化一切惡的行為和事物。回到印度之後,甘地就開始用他的這一套真理與非暴力的學說領導印度人民爭取民族自由獨立的鬥爭。他認為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是暴力的,不道德的。然而,英國人作為統治者同樣是有人性的,並非敵人,因此,可以通過非暴力的鬥爭方式,通過自苦表現出對他們真誠的愛,並促使其改正錯誤。為此,甘地提出了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來爭取印度的自由獨立的鬥爭策略。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領導
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的指導下,甘地領導印度人民先後發起了三次大規模的反抗英國殖民政府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這些運動中,人民民眾在甘地的帶領下,放棄英國稱號、職位,抵制英國法庭、學校,抵制英貨,反抗稅法等等,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對英國殖民當局實行非暴力不合作。1930年3月12日的徒步遊行就是為反對食鹽稅法而進行的鬥爭中的一次。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以及他在運動中體現出來的頑強精神,感動了全印度人民,特別是下層民眾,他們紛紛參與到鬥爭中來。人民從來沒有這樣意氣風發,鬥志昂揚,他們滿懷著勝利的信心和犧牲的精神,同強大的武裝敵人進行著赤手空拳的鬥爭。參加運動的人們勇敢的高喊著甘地的名字走進監獄,將監獄看做是朝聖的聖地,其場面之壯觀,令人震撼。
由於他的努力,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取代了槍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彈的爆炸聲。在歐洲大陸,正當政客們滔滔不絕地發表蠱惑人心的演說,獨裁者們聲嘶力竭地鼓譟一時的時候,甘地卻靜悄悄地喚起地球上人口眾多國家的人民民眾。甘地領導的運動動搖了殖民統治的基礎,使得他們驚惶失措,不得不做出許多讓步,從而為最後徹底取得印度的獨立準備了條件。
甘地堅持追求真理和非暴力的理念,不僅表現且運用於實際鬥爭領域。甘地反對賤民制,認為這種制度不符合非暴力的原則,稱它為印度教的污點。為反對賤民制,改善千千萬萬的賤民的生活狀況,他創辦報紙,宣傳解救賤民的主張,並親切地稱賤民為“哈里真”(即神的兒子) ,同時自己還收養賤民子女做義子義女。甘地的反對賤民制的努力贏得了廣大賤民階層的愛戴,為獨立後賤民政策的改革做出了貢獻。除解救賤民運動之外,甘地進行社會改革的另一項重大舉措是開展鄉村建設運動。甘地認為村社制是印度傳統精神的表現,他大力頌揚傳統鄉村的手工勞動方式,抨擊大機器生產是剝削農民毀壞人們精神道德完善的根源,因此,甘地鄉村建設的活動中心是主張全面恢復手工紡織生產。他親自帶頭開展手紡車運動,將手紡車看做是印度精神的寶貴財富。同時,甘地還大力在印度普及教育,加強清潔衛生等方面的運動。
在1937年7月出版的《賤民》上,甘地闡述了他對教育的界定:“我所說的教育就是要使青少年從身體、心智到精神得到全面的最佳的發展。”文化教育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而是開端。他希望兒童的啟蒙教育應該是教給兒童一種有用的手藝,從而使學生一開始便能利用自己所學的技藝進行生產性勞動。這樣每一所學校便都能自給自足。可見,手工勞動教育從一開始就是甘地解決印度教育的理想主義措施,這是後來甘地倡導紡車運動的理論基礎。
後世影響 對印度人民而言,甘地給予這個國家,不但是獨立、自由和民主,還有信仰。印度最大的政治家族“尼赫魯——甘地”家族,就是深受著甘地的影響。在這個家族裡,先後出現的三名印度領導人,都與甘地有著密切的關係。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理
尼赫魯 ,是和甘地一起為印度獨立而廢寢忘食、鞠躬盡瘁的戰友;印度迄今為止唯一的一位女總理、尼赫魯的女兒
英迪拉·甘地 ,也是深受甘地的影響(與聖雄甘地無血緣關係。因為嫁給了一位也姓“甘地”的記者
費羅茲·甘地 ,所以她的姓跟西歐一樣,隨夫姓由“尼赫魯”變成了“甘地”),而她的兒子
拉吉夫·甘地 ,也繼承了母親的遺志。可以說,甘地影響了近現代印度的歷史。
1946年的甘地與尼赫魯
"Mahatma"
(一般漢譯為“ 聖雄 ”) 來源於梵語的敬語mahatman,原意"Great Souled",偉大的靈魂。這是在他授予印度詩人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Gurudev"
(意即“偉大的導師”) 的稱號後,1915年泰戈爾贈予他的尊稱,意為合聖人與英雄於一身。
這個頭銜的使用也在印度以外國家和地區被廣泛地接受,部分的反映出在他的時代印度和英國的複雜關係。無論如何,這個頭銜的廣泛使用,是同世界上對甘地這樣一個對於非暴力和自己的宗教信仰的極其執著的人的廣泛接受相一致的。
1999年美國《時代》雜誌評選出20世紀風雲人物。第一位是愛因斯坦,第二位是羅斯福,排在第三位的就是聖雄甘地。
個人生活 甘地出生於英國殖民桎梏下的印度,他的家庭虔誠信奉仁愛、素食、不殺生、苦行的印度教。他從小靦腆羞怯、循規蹈矩。13歲時,甘地奉父母之命與一同齡文盲女孩結婚。16歲喪父,第1個孩子出生後不久就夭折了。二人後來一共育有五個子女。
人物評價 正面評價 甘地是活的真理之光,並永放光芒。
(印度開國總理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 評) 甘地和泰戈爾,1940年
“後世的子孫也許很難相信,世上竟然真地活生生出現過這樣的人。”(Generations to come will scarcely believe that such a one as this walked the earth in flesh and blood.)“我認為甘地的觀點是我們這個時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們應該朝著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過暴力達到我們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認為邪惡的勢力結盟。”
(物理學家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評) 負面評價 “瞧那位倫敦法學院畢業的善於煽動的律師,現在卻裝成東方人常見的
苦行僧 模樣,半裸身子,瘦如骨柴,居然還心安理得地與副王
( 印度總督 ) 平起平坐,進出王府,裝模作樣與英王的代表一起用餐喝茶,真是令人作嘔。
(英國前首相 溫斯頓·邱吉爾 評) 後世紀念 紀念日 甘地的生日,10月2日,被定為甘地紀念日(Jayanti),是印度的國家
法定假日 ,也是國際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紀念日。
電影 雕塑 在美國,
舊金山 的Ferry樓旁,
休斯敦 的Herman公園,紐約的Union Square,亞特蘭大的
馬丁·路德·金 紀念處,華盛頓特區Dupont Circle的印度使館附近,都可以看到甘地的塑像。在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隆納和里斯本,也有甘地的雕塑。印度政府贈給加拿大
溫尼伯市 一座雕塑,以表達他們對安家於此的
加拿大人權博物館 的支持。
骨灰被盜 當地時間2019年10月2日,印度舉行紀念聖雄甘地誕辰150周年活動,卻發生甘地骨灰被盜事件,竊賊還在這位獨立領袖的照片上用油漆塗上“叛徒”字樣。據
英國廣播公司 (BBC)10月3日訊息,在保存有甘地骨灰的印度中央邦
Bapu Bhawan紀念館 ,管理員2日一早開館,夜間卻發現甘地骨灰被盜,其照片也被綠色油漆污損,並潦草地寫下“叛徒”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