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弄之戰(瓦弄大捷)

瓦弄之戰

瓦弄大捷一般指本詞條

1962年,中印戰爭爆發。1962年10月,丁盛奉命率54軍130師再度進藏,組成以軍長丁盛為首的前線指揮部,統一指揮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的瓦弄地區作戰行動,這是一場真正的嚴酷的戰爭。

瓦弄位於下察隅區域,居於下察隅鎮駐地與印度邊界的中間。

基本介紹

  • 名稱瓦弄大捷
  • 地點:喜馬拉雅山南麓
  • 時間:1962年
  • 參戰方:中 印
  • 結果:經過激戰奪回瓦弄
  • 傷亡情況:亡198人,傷554人,合計752人
  • 主要指揮官:我國是丁盛,印方是尼赫魯
基本信息,歷史 背景,簡介,麥克馬洪線,中央部署,參戰部隊,我軍傷亡之謎,將軍簡介,作戰,回首,

基本信息

此戰是中印戰爭中最後一戰,史稱 “瓦弄大捷”。

歷史 背景

簡介

上世紀60年代那場兩大文明古國之間的軍事較量早已遠去了,但留給世人無數的回憶和感慨。印軍在戰前氣勢如虹卻在戰爭中被如同摧枯拉朽般打得一敗塗地。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國家經濟形勢極為困難的時候仍然表現出了超強的戰鬥力,把枉以小人心態想在中國身上趁火打劫大撈一把的印度弄了個灰頭土臉,也讓世人再一次見識了中國軍隊的強悍與不可欺!
瓦弄之戰
似乎因中國軍隊勝得連自己都難以相信的容易,很多關於這場戰爭的報導均說這場戰爭是在張國華將軍指揮下僅有西藏邊防軍參戰下實施的,並無王牌軍隊參戰,事實果真如此么?
1961年起,雄心勃勃的尼赫魯自認為看準了中國國內經濟困難的虛弱,在中印邊境推行"前進政策",在中國付出了極大的和平努力及周恩來總理的多次誠懇協商無果之後,中印邊境戰爭已如箭在弦上,蓄勢待發了。剛取得民族獨立的印度想要一振大國雄風的心理可以理解,可惜的是,他找錯了對手。
1962年夏天,印度政府為了加強反華氣氛,其國內的輿論又大肆鼓吹同中國開戰,中印邊界的緊張局勢到了一觸即發的程度。面對印度政府嚴重惡化中印兩國關係,並得悉印軍進入克節朗河地區建立據點後,中央軍委預料到下一步印軍的入侵規模還會擴大,於是指示總參謀部向西藏軍區下達了加強戰備,準備反擊的命令。

麥克馬洪線

麥克馬洪線(Mc Mahon)是一條由英國探險家為印度測量時劃的一條位於英屬印度和西藏的邊界。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地圖,沿分水嶺和山脊線至雲南的尖高山,將傳統上西藏當局享有管轄權、稅收權和放牧權的約9萬平方公里領土都划進印度去。英屬印度政府和印度都聲稱這條邊界就是正式疆界。對於這條“邊界線”,歷屆中國政府都不予承認。英國政府也遲遲未敢公布,直到1936年,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才開始出現在英屬印度的地圖上。直到1954年一直註明是“未標定界”。中國政府一直堅持正確的立場,絕不承認非法的“麥克馬洪線”。

中央部署

根據軍委的命令,為在必要時配合中印邊境的西段反入侵、反蠶食鬥爭,並阻止印軍越過麥克馬洪線向北入侵,西藏軍區擬訂了作戰方案。為便於作戰,西藏軍區以原第52師的2個團和第53師的1個團,組織了西藏軍區前進指揮所(代號藏字419部隊),轄步兵3個團和若干保障分隊。中印邊境、中錫邊境(當時錫金已被印度占領)上的邊防部隊也轉入臨戰訓練和準備。但這些部隊均只是中國邊防部隊的編制,相對來說並無特別輝煌的戰史,也就是算不上所謂的王牌。

參戰部隊

曾看到過一本書中模擬羅瑞卿將軍的口吻說:我的意見是讓54軍上。今天要說的就是這個54軍,54軍一部的參戰,改變了中印邊境戰爭我軍沒有王牌軍參戰的歷史。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但實際上54軍並未全上,只是上了其一部130師。但就是這一部,卻為成就新建番號的54軍在人民解放軍軍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又增添了濃重的一筆。54軍是由戰績顯赫的44軍和45軍合併而成,各取一數成54軍。能在強兵如林的54軍保留番號的部隊均非是等閒之輩。
第130師是抗戰爆發後中共在冀中地區組建的八路軍第三縱隊,在極端艱苦的情況下進行平原游擊戰爭,著名的"回民支隊"就是這支部隊的一部分。1942年日寇調集重兵發動慘絕人寰的"五一大掃蕩"後,冀中主力部隊陸續轉入外線,其中有六個團由呂正操帶領撤到晉綏根據地。抗戰勝利後,根據朱德總司令的命令,呂正操帶領約一個團的冀中子弟兵進軍東北,出關後部隊壯大為保一旅,由鄧華率領參加了東北解放戰爭。後來編為鄧華縱隊的第一師,即東北民主聯軍7縱19師。在解放戰爭中,19師參加了血戰四平街,錦州戰役和天津戰役,擅長城市攻堅。平津戰役後該師編為44軍130師,直搗廣東。廣東解放後,44軍軍部改編為海軍南海艦隊,130師作為主力編入新組建的54軍。該部在首任軍長,我軍傳奇勇將丁盛的率領下曾入藏平叛。

我軍傷亡之謎

1962年瓦弄之戰,是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一場硬仗,消滅印軍1200多人,但我軍傷亡是多少?有以下幾個不同說法:
1 、前幾天看鳳凰衛視的《瓦弄之戰》,是採訪原130師師長董占林,最後,董老提到傷亡情況時說傷亡1100多人,犧牲300多。
2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史》中,記載傷亡情況是亡198人,傷554人,合計752人,這其中包括昌都軍分區部隊的傷亡。根據昌都軍分區司令的回憶,昌都軍分區傷亡97人,其中亡33人。算下來,130師傷亡就是655人,其中亡165人。
3 、當時丁指副軍長韋統泰的回憶文章,提供了另一個數字:亡210名,傷554人,合計而且還註明這個數字不包括昌都軍分區的部隊傷亡。而且文章最後還寫道“300多位長眠在麥克馬洪線以北原始森林。。”,這個死亡數字與該文前面的數字不符,但與董占林提供的數字一致,但整個傷亡數字與其他資料不符。
4 、按照54軍和160師資料,該師瓦弄之戰傷亡669人,犧牲160人。

將軍簡介

丁盛是人民解放軍的一位勇將。衡寶戰役中,時任45軍135師師長的丁盛率所部打破林彪的既定部署突入敵後,被白崇禧桂系部隊四個主力師團團包圍,連林彪也對丁盛的生還絕望了,卻不想丁盛竟率所部不但頑強地挺住,還把敵人打敗了,促使林彪迅速改變命令,開始全線進攻,全殲敵四個主力師。經此戰,國民黨在大陸的最後一支完整的軍事集團宣告滅亡,被劉伯承元帥稱為"腰斬七軍"。在西藏平叛戰鬥中,這位丁盛將軍還曾違抗上級不許毀壞重要的宗教建築的命令,把炮彈從布達拉宮的視窗射了進去,曾受到林彪嚴肅批評。

作戰

就是這樣一支王牌的部隊和卓越主帥的部隊進入中印邊境參戰,外強中乾的印軍下場可想而知。在瓦弄,130師如靜伏的猛虎一般悄悄地守候著獵物的到來。
1962年,中印戰爭爆發。同年10月,丁盛奉命率54軍130師再度進藏,組成以軍長丁盛為首的前線指揮部(亦簡稱"丁指 "),和他的54軍面對的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規部隊。11月6日,"丁指"更是進抵西藏察隅,次日,率所部130師等向瓦弄印軍主力第四軍發起全線陣地攻擊。瓦弄地區位於中印邊界東段傳統習慣線以北的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為典型的高山、峽谷、密林地區,作戰條件異常艱苦。在這次戰役中,丁盛所部再次表現出了王牌部隊特別能打惡戰、特別能克強敵的特有作風,經過激戰奪回瓦弄,直逼至傳統習慣線附近,殲滅印軍三個營全部、一個營大部和印軍第11旅旅直分隊等部共1200多人,使號稱參加過二戰,曾擊敗"沙漠之狐"隆美爾軍團的印度榮譽部隊威風掃地。此戰是中印戰爭中最關鍵一戰也是最後一戰,史稱 "瓦弄大捷"。直到今日,在印度的軍校里。模擬假想敵的番號仍然是"54"。戰後,奉命主動撤至1959年11 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一側20公里處。12月下旬,"丁指"返抵重慶,所屬部隊亦於戰後的第二年1月初返抵原駐地。其後,丁盛奉命在軍區黨委擴大會議上作瓦弄地區自衛反擊戰情況報告,又率員分赴四川各地作巡迴報告兩千餘場次,再率員到瀋陽、南京、廣州、蘭州等軍區匯報。一時間,丁盛及54軍聲名大振,進一步墊定了54軍在人民解放軍軍史乃至中國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成了王牌中的王牌。

回首

中印邊境戰爭的硝煙已在歷史中漸行漸遠,2003年,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和總理瓦傑帕依先後訪問中國,正式開啟中印兩國友好合作的序幕。而此時,中印之戰已過去40多年,印度士兵的枯骨早已融進了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土壤中,只有矗立在藏邊風雪中的喜馬拉雅山山脊和潺潺流淌的冰川天河之水作為沉默的見證者訴說著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和那段風雲激盪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