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截止至2006年底,總面積0.6平方公里,轄4個
村民小組, 共有179戶,總人口有662人,其中
外來人口約有120人。
經濟狀況
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來源為商鋪、魚塘出租,村民收入主要經濟來源為出外務工。村已實現“六通”(通水泥路、通電、通水、通電話、通有線電視、通公共汽車)。近年來村注重改善村容村貌,投資建成一個文化休閒公園,備有籃球場、圖書室、文化室等設施。
2006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6萬元,村民人均收入416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來源為商鋪、魚塘出租,村民收入主要經濟來源為出外務工。村有
民營企業12家,大多數為紡織配套類企業。
特色農業為香蕉,規模種植戶5~6戶,種植面積達400畝,2006年產量400噸,實現產值48萬元,種植戶人均收入3700元。
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六通”(通水泥路、通電、通水、通電話、通有線電視、通公共汽車)。
從2004年起,該村共投入45萬元用於村容村貌建設,並投入資金20萬元建設一個休閒公園,有燈光籃球場、圖書室、文化室等設施。
歷史文化
增城瓜嶺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
廣州惟一的水上清代建築民居群。據說在公元1856年前後,就有當地村民乘坐三支桅船到海外謀生,加入到
美洲的淘金熱潮,到20世紀30、40年代,更有大批村民到
紐西蘭等地謀生。
瓜嶺村是典型的
嶺南水鄉風格。水道、荔枝林、碉樓、祠堂、民居的布局在戰亂時代,有戰略性意義,水道環繞全村,起到護村的作用,岸邊有全村最高的建築碉樓(相當於9層樓高),可以觀察遠方的敵人;對岸有生長上100年的荔枝林,相當茂密,豐收的季節,場面應該十分熱鬧。
鄉村特色
碉樓:
瓜嶺村有兩座碉樓,矗立在從瓜嶺村流過的瓜洲河之上的叫做
寧遠樓,四層高,三層以上的四隅各置1個小碉堡,因而被稱作是四角碉樓。
水上碉樓有其獨到之處,首先如遇外敵入侵,可以拉起與河岸相連的吊橋,這樣碉樓就變得易守難攻。碉樓首層正中有一塊石碑鑲嵌牆中,記載著建樓的經過。
修建碉樓是因為從19世紀50年代起瓜嶺村就不斷有村民出洋謀生,村里多是婦孺,僅1919年,土匪就進村綁架了僑眷36人。
1928年,為防盜匪劫掠,該村旅外僑胞捐資修築兩座碉樓,其中一座就是寧遠樓。
抗戰期間,該碉樓還抵禦過
日本侵略者,並可以看到碉樓鐵窗上的
彈痕。
石橋:
該村河上一座石橋是20世紀80年代修建的,名為
東安大橋,據說修橋之前,村民都是擺渡過河。
舊街:
河西岸,小村最寬闊的一條街道叫舊街,臨街的是祠堂、書院,全部朝東而立,共有八間祠堂,多是兩進的格局,比較簡樸。
規模是四房黃公祠,是三進布局。11條狹窄的麻石巷分列其後,背後是大約200間新舊民居,既有鍋耳房,也有小別墅,布局已經不是特別整齊。
龍舟:
該村
河東岸是荔枝林,河涌兩個小小的分支,大約二三十米長的小支流,裡面各停泊著一艘龍舟。每年端午,村里都會將龍舟沿河道劃出,與各村競賽。
划龍舟對於嶺南水鄉來說是一件大事,所以村史上對村裡的龍舟還有詳細的記載,解放前村裡有三艘龍舟,解放後先後翻裝和新裝了三艘,都停在岸邊,等待來年的比賽。
北帝廟:
雕樓建在河上,用一個吊橋和岸邊相連。站在雕樓頂上北望,河邊高速公路旁是一座小小的北帝廟,始建於乾隆年間。
領導成員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 黃建威 書記 男 黨務全面工作
2 黃雪英 村副書記 女 民政、資料
3 黃滿田 支委 男 農技員
4 黃建安 支委 男 民兵
村委會組成及分工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 黃建威 書記 黨務全面工作
2 黃雪英 副書記 組織、資料、民政
3 黃滿田 委員 農技員
4 黃建安 委員 青年、民兵
5 黃銳升 主任 村委全面工作
7 吳偉卿 委員 婦女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