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三都澳區域

環三都澳區域

環三都澳區域包括福建省寧德市沿海蕉城、福安、霞浦三個縣(市、區)的20個鄉鎮(街道),陸地面積1630.10平方公里,占寧德全市總面積的12.2%;海域面積714平方公里,占寧德全市總面積的1.6%;2006年末,該區域人口71.08萬人,占寧德市總人口的21.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三都澳區域
  • 陸地面積:1630.10平方公里
  • 海域面積:714平方公里
  • 區域人口:71.08萬人
  • 三都澳:地處我國大陸黃金海岸線中段
地理條件,自然條件,經濟成長,海上明珠,

地理條件

三都澳地處我國大陸黃金海岸線中段,是世界少有、國內僅有的深水良港,自然條件十分優越。一是水域寬闊,水深良好。三都澳10米以上深水域有173平方公里,是寧波北侖港的26倍,是荷蘭鹿特丹港的8倍,可建數十個1萬-50萬噸級泊位,在任何潮位上都可以隨時航行和停泊30萬噸巨輪;環三都澳岸線總長171.4公里,其中深水岸線78公里,是寧波北侖港的5倍,是日本橫濱港的3倍,超過荷蘭的鹿特丹港,深水岸線、深度水域均居世界第一位。二是水道優良,避風條件好。三都澳擁有天然的深水航道,主航道水深30-115米,澳內有6個10米以上水深的理想錨地,河床為泥質,錨著力強,且無礙航暗礁,第五代、第六代國際貨櫃輪船和50萬噸級巨輪可自由進出,符合世界航運船舶大型化、航道深水化的趨勢。同時,澳內口小腹大,澳口寬僅3公里,四周群山環抱,兩側山峰夾峙,構成天然屏障,絕大部分時間是風平浪靜。三是不凍不淤,地質結構穩定。三都澳港區屬中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3.80C-19.30C,平均降水量1616-2143毫米,全年無霜期達240-310天,日照充足,氣候宜人,從不封凍。同時,三都澳又是一個極為典型的溺谷型深水港灣,匯入澳內的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不易淤積。港區內地質結構穩定,百年內最大地震強度僅為6度。

自然條件

三都澳因其獨特的自然條件使其成為建設大型港口和國際中轉港的理想港址,是我國東南沿海與海外通商較早的港灣之一。早在唐朝以前就已開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這裡設有寧德稅務總口,下轄9個口岸。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設福海關關後,即成為福建三大茶葉出口口岸之一,最繁華時有24個國家在三都島設立辦事處或代表處,保險公司有10家、民間錢莊有15家,義大利還在這裡設立領事館。抗戰時期,三都澳曾為大半箇中國供應“美孚石油”和其它日用品。孫中山先生早在20世紀初《建國方略》中,就將三都澳規劃為未來的東方大港。1993年9月,國務院批准寧德城澳港對外籍船舶開放。1997年11月又批准白馬港作業區對外國籍輪船開放。2005年10月,國務院同意三都澳城澳港口岸更名為寧德港口岸,並從2005年10月30日起正式開放,開放範圍擴大至寧德全港賽江三都澳、三沙和沙埕四個港區十六個作業區。

經濟成長

初步估算,2006年環三都澳區域生產總值為99.21億元,占寧德市生產總值的25.7%,比2004年增長30.5%,年均增長14.2%,比全市年均增幅高3.4個百分點;財政總收入2.06億元,占全市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由2004年的6.7%提高到7.4%,比2004年增長78.9%,年均增長33.7%,比全市年均增幅高6.5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8.02億元,占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31.5%,比2004年增長13.5%,年均增長6.5%,比全市年均增幅高4.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2.42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19.3%提高到23.7%;農民人均純收入3873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40元。

海上明珠

素有“海上明珠”之稱的三都島位於天然良港三都澳的中心區域,是三都澳內最大的島嶼,面積29.6平方公里,現有9個行政村、島上面常住人口約1.08萬人,可用地約16平方公里(含淺灘圍墾8平方公里),島岸線總長29.2公里,可建設20萬噸級以上泊位岸線10公里(含特殊岸線5公里),可建設20-30萬噸泊位22個,其中長撬尾一帶岸線可建設5-20萬噸泊位4個,30萬噸以上泊位4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