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西姆·高爾基(瑪克西姆·高爾基)

馬克西姆·高爾基

瑪克西姆·高爾基一般指本詞條

馬克西姆·高爾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姆維奇·別什可夫,前蘇聯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

高爾基於1868年3月28日誕生在伏爾加河畔下諾夫戈羅德鎮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時父親去世,他跟母親一起在外祖父家度過童年。10歲那年,高爾基開始獨立謀生。他先後當過學徒、搬運工、看門人、麵包工人等,切身體驗到下層人民的苦難。在此期間,他發奮讀書,開始探求改造社會的真理。1884年,他參加民粹黨小組,閱讀民粹黨人著作和馬克思的著作,積極投身於革命活動。1905年,高爾基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6年,高爾基受列寧的委託,由芬蘭去美國進行革命活動,在美國出版長篇小說《母親》。後定居義大利卡普里島。1913年,高爾基從義大利回國,從事無產階級文化組織工作,主持《真理報》的文藝專欄。1917年十月革命後,伴隨著革命出現的混亂、破壞、無政府主義思潮及各種暴力事件,高爾基與列寧及新政權之間產生了矛盾。1921年10月,由於疾病,也由於與布爾什維克政權的分歧,高爾基出國療養。1928年,高爾基回到蘇聯,在史達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羅斯作了兩次長途旅行觀光後決定回國定居。1934年當選為作協主席。回國後的高爾基作為蘇聯文化界的一面旗幟,為蘇維埃的文化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紀30年代蘇聯出現的種種問題又使他與史達林及現實政治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

1936年6月18日2時30分,68歲的高爾基因病去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
  • 外文名: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щков(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 
  • 別名:馬克西姆·高爾基
  • 國籍:蘇聯
  • 民族:俄羅斯族
  • 出生地:俄羅斯帝國下諾夫哥羅德
  • 出生日期:1868年3月28日
  • 逝世日期:1936年6月18日
  • 職業:作家、政論家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蘇聯作家協會主席 
    參與俄羅斯帝國社會主義革命
  • 代表作品:《海燕》《母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人物經歷,早年經歷,寫作之路,養病創作,晚年生活,主要作品,創作特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人物影響,人物評價,人物爭議,生平方面,聲譽方面,政治方面,後世紀念,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868年3月28日,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馬克西姆·高爾基)生於下諾夫哥羅德(曾名高爾基城)的一個木工家庭。
瑪克西姆·高爾基瑪克西姆·高爾基
1871年,高爾基4歲時父親去世,隨母親寄居外祖父家。
1879年,高爾基11歲走向“人間”獨立謀生,曾當過學徒、搬運工、麵包工人等。
19世紀80年代,高爾基在喀山參加持民粹派觀點的知識分子秘密學習小組。
1883年,高爾基開始過流浪生活。
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兩次漫遊俄國各地,廣泛了解民情;
1889年由於參加秘密革命組織被捕,獲釋後行動仍受憲警監視。

寫作之路

1892年,在《高加索報》上用高爾基·馬克西姆(意為最大的痛苦)這個筆名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在地方報刊當編輯、記者,從此專心從事寫作。
1895年,高爾基發表了浪漫主義短篇《伊則吉爾老婆子》和《鷹之歌》,讚美了熱愛自由、嚮往光明與英雄業績的堅強個性,表現了渴望戰鬥的激情。
1898年,高爾基的第一個作品集兩卷集《隨筆與短篇小說集》問世,從此蜚聲俄國和歐洲文壇引起國內外廣泛注意。
1899年,高爾基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福瑪·高爾傑耶夫》。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完成的《福瑪·高爾傑耶夫》和《三人》兩部小說,通過較廣闊的現實畫面,著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題。
20世紀初,高爾基的創作轉向戲劇方面,以最迅速、最直接、最簡潔的形式反映當時的社會矛盾。
從1900年起,高爾基參加並主持知識出版社的工作,通過出版《知識》叢刊團結了當時俄國大批具有民主主義傾向的作家。
1901年,俄國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當時人民民眾的革命運動風起雲湧,沙皇反動政府加緊了對人民的鎮壓,正是革命與反革命激烈搏鬥的時候。高爾基參加彼得堡的示威遊行,親身感受到了工人運動、學生運動的磅礴氣勢,目睹了沙皇政府鎮壓學生運動的殘暴罪行。他為了熱情地歌頌無產階級革命先驅,揭露沙皇反動政府,抨擊機會主義者、資產階級自由派的醜惡嘴臉,就寫下了散文詩《海燕之歌》(後更名《海燕》),塑造了象徵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風擊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預告革命風暴即將到來,鼓舞人們去迎接偉大的戰鬥,這是一篇無產階級革命戰鬥的檄文與頌歌,受到列寧的熱情稱讚。
1900年,高爾基與契訶夫在雅爾達1900年,高爾基與契訶夫在雅爾達
1900年,高爾基與托爾斯泰在亞斯納亞1900年,高爾基與托爾斯泰在亞斯納亞
1901年,高爾基還寫了第一個劇本《小市民》,揭露了資產階級保守派與自由主義者的矛盾,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個革命無產者(革命工人尼爾)的形象。
1901年,高爾基因參加彼得堡的示威遊行而被捕。出獄後受革命政黨的委託建立秘密印刷所,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
1902年,寫了劇本《在底層》,這是作者通過20年時間觀察流浪漢生活的總結,是高爾基戲劇的代表作。
1905年,是高爾基思想和創作發展的第二個階段(1900—1909革命前後)的開始,在革命形勢激烈的歲月里,高爾基作為戰士參加了革命運動,他的住宅成為1905年莫斯科武裝起義的據點之一。由於高爾基積極參加革命運動、與列寧結識和加入布爾什維克黨,世界觀發生了質的飛躍,在創作上也更加自覺地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服務,力求創造新的英雄人物,寫出比生活更高、更好、更美的東西來。
1905年,俄國革命期間,高爾基積極投身於無產階級革命鬥爭,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並同列寧會晤。革命爆發初期,他曾以目擊者的身份寫了討伐沙皇政府槍殺請願民眾的傳單,號召人民奮起鬥爭,同時積極參加社會民主工黨的《新生活報》和《戰鬥報》的出版,多方努力為起義者籌劃經費和武器。這期間他還發表大量政論,其中《談談小市民習氣》一文深刻分析小市民習氣的社會根源、心理特徵及其對革命事業的危害。
1906年,高爾基秘密離開俄羅斯美國,在那裡宣傳革命,為黨募集經費,寫了揭露和抨擊資本主義制度的政論《我的訪問記》、特寫《在美國》、劇本《敵人》。劇本《敵人》和同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母親》標誌著其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峰。《母親》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兩部作品同為俄國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作。
1906年的高爾基1906年的高爾基
1907年春,參加了在倫敦舉行的俄圍社會民主工黨第五次代表大會。從此,他和列寧之間建立了密切的聯繫和深厚的友誼。
1906年1908年發表作品中篇小說《懺悔》,受到列寧的嚴肅批評。當時他發表的一些論文以及專著《俄國文學史》等,也包含不同程度的“觀念複合”、“經驗組織”和造神論等錯誤觀點。經列寧的批評幫助,他逐漸提高認識,脫離前進派集團。
1901~1910年,先後寫出了《小市民》《底層》《仇敵》《避暑客》《太陽的孩子們》《野蠻人》等許多重要的社會政治劇本,其中有的反映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貧苦人民的生活,有的揭露知識分子和資產階級市儈的精神空虛。在《小市民》一劇里作者第一次描寫了先進工人尼爾的光輝形象。這些劇本的上演,受到革命人民的熱烈歡迎,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不安。
1911—1913年間,完成故事集《義大利童話》。1911—1917年,完成《俄羅斯童話》。1912一1917年,完成《羅斯遊記》。1913年,創作了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
1913年,回到祖國,主持《真理報》文藝欄,從事文化組織工作和文學活動。1916年,發表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人間》。

養病創作

1921年夏天,高爾基因病復發出國就醫,直到1928年基本上住在義大利索倫托。他一邊治病休養,一邊通過書信和會見來訪者盡力抵制拉普等一些團體的極“左”和宗派主義錯誤,為培養青年作者及團結不同風格的作家做了大量工作。他還努力創作,發表回憶錄《列夫·托爾斯泰》和特寫《列寧》,完成《我的大學》,描寫了作家從生活底層走向革命道路,勞動者尋找真理、追求光明的歷程。
1922年,發表《我的大學》。
1925年,高爾基在病中完成長篇小說《阿爾達莫諾夫家的事業》。該作在從19世紀中葉俄國農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的廣闊歷史背景上描寫一個家庭三代人的變遷,從心理和道德角度表現了資產階級的必然衰落。
1928年,高爾基回國後,兩次到全國各地旅行參觀,目睹祖國社會主義建設蓬勃景象,熱情高漲,寫了長篇報告文學《蘇聯遊記》。

晚年生活

1931年,高爾基定居莫斯科。晚年的創作中,劇本《耶戈爾·布雷喬夫等人》和《陀斯契加耶夫等人》表現了資本主義的沒落和社會主義的勝利;長篇小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寫了十月革命前俄國社會40年的歷史變遷,以一個個人主義知識分子為中心人物反映出革命力量的壯大;《論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等一系列論文,倡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1931年的高爾基與史達林1931年的高爾基與史達林
1934年,高爾基主持召開蘇聯作家第一次代表大會,並當選蘇聯作家協會第一任主席。1936年6月18日2點30分,高爾基離開人世,享年68歲。

主要作品

發表時間中文名體裁
1892年
《馬卡爾·楚德拉》
短篇小說
1895年
短篇小說
1895年
鷹之歌
散文
1898年
《隨筆與短篇小說集》
1899年
《福瑪·高爾傑耶夫》
長篇小說
1899年
三人
中篇小說
1901年
散文
1901年
海燕
散文詩
1901年
小市民
話劇
1902年
在底層
話劇
1906年
《母親》
長篇小說
1906年
《敵人》
話劇
1908年
《懺悔》
中篇小說
1909年
《奧古洛夫鎮》
1909年
《夏天》
1911年
《馬特維·柯熱米亞金的一生》
1913年
《義大利童話》
1916年
童年
長篇小說
1916年
在人間
長篇小說
1917年
《俄羅斯童話》
1923年
長篇小說
1925年
《阿爾塔莫諾夫家的事業》
長篇小說
1929年
《蘇聯遊記》
1932年
《耶戈爾·布雷喬夫等人》
1933年
《托斯契加耶夫等人》
1935年
《瓦薩·日烈茲諾娃》

創作特點

作品主題

高爾基早期創作的現實主義作品多取材於他的底層生活的見聞和感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流浪漢題材的小說《切爾卡什》,描寫了老流浪漢切爾卡什勇敢、獨立不羈、不屈從於金錢和保持人的尊嚴的高貴品質,說明儘管這些人的精神包袱還很沉重,但比起自私、庸俗的小私有者卻高尚得多。在藝術上,《切爾卡什》充分顯示了高爾基早期現實主義作品刻畫複雜性格的卓越技巧。這些作品除強烈地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外,還力圖揭示流浪漢內心深處的痛苦和新舊意識的鬥爭,捕捉勞動民眾生活的時代特徵,其目的仍然是要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高爾基的文學創作起步於浪漫主義。高爾基一生都在探索個人和歷史的關係,尋找合理的社會生活,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往往充滿激烈的內心衝突,並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探求改造現實的途徑。高爾基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監督和放逐,但他依舊始終如一地進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學活動。
高爾基的創作中處處洋溢著對積極人生態度的讚美,嚮往喚醒人民民眾創造新生活的激情,喚起人對自己作為人的自豪感,鄙視憐憫與恩賜。在高爾基看來,人有權力,也有力量創造與人相稱的生活,憐憫與恩賜是貶低人,有辱人的尊嚴。作家深信,人民的愚昧落後是歷史造成的,並非是天生的,人民一旦掉脫黑暗的過去套在自己身上的精神鐐銬,他就能站起來為自己的權力而戰,成為歷史的主人和創造者,成為大寫的人。高爾基從事創作始終都抱著一個鮮明的文化目的:通過文學藝術促進人的自我意識的話醒,提高人的自信心和道德文化水彩,推動俄羅斯民族擺脫歷史的和精神的重負,走向現代。為著這一基本文化目的,高爾基認為,文學作品不能只限於發掘生活瑣事,而應當“講到激動不安的精神和精神復興的可能性”,要有“對創造生活的號召”,要善於“以思想和言詞之美來豐富生活”。要美化人,美化生活。這一文化目的使得高爾墓在盲面慘澹的人生、直書全部的真實的同時總想通過美化、“虛構”來顯示人生的亮色,使人們不至於因現實的可怕而沉淪和絕望。因此他才強調;作為藝術家,既要從現實出發,敢於揭露生活中的黑暗現實,又要“善於站在現實之上”,把肯定性的現象加以“浪漫主義化”。
高爾基有互相衝突的兩種人格;一是對現實社會造成人異化的現實的悲劇性體驗和失望的痛苦;一是對人、對社會的熱愛以及對未來的理想主義的認識。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前的高爾基對俄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社會主義是充滿了熱愛和信念的,他是懷著極大的熱誠去迎接美好的未來的。作家此間的創作描寫了革命前勞苦大眾的悲慘生活,表達了他一種急切地改變現實的渴望,對未來新生活主人的召喚。

藝術特色

在塑造藝術形象方面,高爾基強調通過典型化的手法塑造生動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質,同時展示社會發展的未來前景,其現實主義創作又融入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樂觀、自信的特點,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高爾基主張作家應以現實主義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形象,使藝術形象真實而生動。他在《淺談我怎樣學習寫作》中說到:“假如一個作家能從二十到五十個,以至於幾百個小店老闆、官吏等人物身上把他們員具代表性的階級特點、習慣、嗜好、姿勢、信仰和談吐等抽取出來,再把它們綜合在一個小店鋪老闆、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這個作家就能用這種方法創造典型——這才是藝術”:因此,他認為作家必須認真地觀察生活,研究社會,從生動豐富的生活現象中概括社會的本質,並把它們表現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之中。對文學反映生活的真實性,其根本點取決於作家對生活感受的程度,這中間必然表現出作家的審美態度。高爾基對文學反映社會生活的真實性也體現了他的新的審美觀。他以敏銳的觀察力認識到生活的真實本質是正演繹著一場前歷未有的社會巨大變革。而掀起這場社會變革的主要力量就是已經覺醒的勞動人民,他稱之為“新人”,因此,他的文學創作的真實性及藝術的典型化的理念中明確了藝術就是要塑造這些為社會變革不斷奮鬥的“新人形象”。
高爾基的現實主義文學與傳統現實主義文學有著本質的區別。傳統現實主義僅僅反映社會的真實現狀,而這種真實現狀大多表現為個人與社會的矛盾衝突,其實質是通過人性受到的摧殘而表現出的對社會的否定與批判。

人物影響

在作家辭世近半個世紀以後,人們對他的興趣還是出現持續性的高漲。在歐美各國,不時掀起了“高爾基熱”。尤其是高爾基的劇本,不斷被搬上各國舞台,或拍成電視、電影。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底層》和《仇敵》等在美國上演或播出,《仇敵》被劇評家認為“是已經播出的節目中最好的劇目”。在聯邦德國,上演過高爾基的《瓦薩·日列茲諾娃》,《南德意志報》評論說,這齣戲“以其揭露企業主世界的特殊力量震撼了西德的現實”。而演出《避暑客》時,被評論家譽為文藝復興以來的盛事。而在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等地,也都上演過高爾基的劇本。
高爾基的創作對美國進步作家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尤其是他創作中的“個人的社會活力”(指個人變革自我、變革社會和變革自然的創造力〉主題與“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題,以及處理這類主題的藝術風格,更是引起了他們的濃厚興趣。在劉易斯的《巴比特》對“刻板的市儈”的描繪中,可以看到與高爾基的《苦悶的王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在傑克·倫敦和德萊賽的創作中,也可以看到高爾基諸多方面的影響。
高爾基充滿革命激情和革命樂觀主義的作品,為中國廣大讀者所喜愛,教育和鼓舞我國人民為消滅剝削制度和建設新社會而鬥爭。
高爾基的作品從20世紀初開始陸續被介紹到中國,許多小說、劇本和論著都不僅有了中譯本,而且還被編選成單卷、多卷的《高爾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觀點,對中國五四以後新文學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人物評價

高爾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政治活動家,詩人。(列寧評)
在高爾基的作品中沒有藝術,那裡有的是不比最崇高的藝術價值低的東西:生活。那裡有其自己不經意的美,不成形的、混亂但強壯的美,有自己的美學,生硬的、變化無常的、純藝術的崇拜者不能接受的但對於熱愛生活的人來說充滿能力的美學”。(俄國作家、批評家梅列日科夫斯基評)
讀高爾基的小說會感覺到,他在用整個的生命和自然一起呼吸,他熱愛自然,熟知自然,因此就藉助於自己的藝術、自己的真誠,對它進行了無與倫比的描述.高爾基的筆觸生動形象,文字色彩清新。他所寫的每一筆,都沒有多餘的字句,沒有任何的花言巧語,只要兩三筆,他就能傳達一幅完整的並且是完全現實的畫面。(蘇聯文學史家弗·費·博茨亞諾夫斯基評)
高爾基是一座完范的森林。在這座森林裡,既有益鳥,也有野獸。既有營養豐富的蘑菇,也有致人死命的毒菇。採集者進入這個森林,只需要把對人們有好處的蘑菇摘走。其他的任留在林中就是。(蘇聯作家尤·特里豐諾夫評)
高爾基小說的缺點是非常嚴重和異常醜陋的。他要么完全不懂小說文學的創作技巧,要么就是蔑視這些技巧。(蘇聯文學評論家斯卡比切夫斯基評)

人物爭議

生平方面

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以及他後來發表的自傳性質的作品。都無一例外把自己描寫成一位出身底層的勞動人民,但是不少學者對此都比較質疑。例如伊萬·蒲寧就說“一個關於他的神話。為什麼宣布那些他是最偉大的天才的出版社,出版他的多達幾百萬冊的作品的出版社不提供他的傳記”。按他的觀點,高爾基並沒有完全把自己的生平告訴讀者。而據布洛克豪斯詞典記載,高爾基出身於一個完全的資產階級。

聲譽方面

蒲寧認為高爾基聲名遠播的背後某種不知名的因素,“已經有多少年的世界聲譽了。這種聲譽就其無功受祿而言是完全不可比擬的,它是建立在不僅是政治上的、而且也是在許多其他情況(例如,民眾對他生平的完全不知情……)匯集的基礎上的,而對於享有者來說則是無法估量的幸運。”
高爾基快速成名的例子在俄羅斯文學界是獨一無二的。但是他快速成名的原因絕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才華。梅什科夫認為,他的迅速成名還是另有原因的。首先,“人們對他這些不平常的人生經歷感興趣”。另外,當高爾基的流浪漢用“有教養的語言,而且是詩一樣的語言”向那些所謂的“正派人”敘述自己悲慘的不幸時,“他們是多么吃驚”這種現象不單單是文學的,它不是用文學的方式打動人們的。”而馬克思主義者對高爾基的評價到了言過其實的地步,同樣有著某種政治考量在裡面。

政治方面

高爾基作為革命前的左派作家是布爾什維克的老朋友,但在十月革命後初期因同情被鎮壓的孟什級克和其他派別的社會主義者而一度與布爾什維克鬧翻。他抗議對知識界的大逮捕,尤其對俄共政府1918年1月武力解散全民參選的議會並屠殺抗議的工人感到痛心疾首,把這一天比為沙皇時期的“流血星期日。並激憤地寫下“來復槍驅散了近百年來俄國員優秀分子為之奮鬥的夢想”等文字,成為著名的“不合時宜”者,而於1921年出走國外。但是隨著蘇俄政權的日漸鞏固、民主希望已經破滅,蘇聯工業化成就與國力的發展引起了他的民族主義認同,尤其是國外生活的不順利等種種原因,使得高爾基在1920年代後期逐漸“轉彎”。開始不斷回國參觀。
在史達林異乎尋常的隆重“禮遇”下,他終於在1931年回國定居,從此“痛改前非”,從“不合時宜”者轉變成為史達林在意識形態方面重要的宣傳家。基於“補償式表忠心態”,高爾基此時在宣傳上特別高調。大清洗的初潮時期,他以那“敵人不投降,就叫他滅亡”的名言。對無數“人民的敵人”(許多是他過去的朋友)落井下石。血流成河的清洗高潮雖然是在他死後,但那輿論的製造他無疑功不可沒。
關於晚年高爾基的爭議甚多。即使在批判史達林的人中也形成了兩種相反觀點;一種認為高爾基晚年一直在以曲折的方式與史達林鬥爭,甚至他的死都可能是史達林所害。另一種認為他晚年完全聽命於史達林,是後者的奴才與工具。事實上人是複雜的。高爾基的“痛改前非”不能說一點沒有真正思想轉變的因素,但個人利益的權衡是主要動機應當毫無提問。

後世紀念

在莫斯科市中心卡恰洛夫街6號門前釘著一塊牌子:“馬克西姆·高爾基於1931年至1936年曾在這裡住過。”這是一棟灰色的兩層樓房,原來是俄國富翁里亞布申斯基的私宅。1931年5月,高爾基從義大利返回祖國,政府把這套住宅撥給作家使用。高爾基本人並不喜歡這座現代派建築,其建築外形及內部富麗堂皇的裝飾都與作家的愛好格格不入。只是考慮到政府的關心,他才住了下來。高爾基的最後5年就是在這裡度過的。
1965年5月28日,高爾基故居被定為紀念館,正式接待參觀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