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家原計畫從19世紀70年代寫到十月革命前夜,但最終只寫到1917年二月革命。儘管如此,作家的基本構思已經實現。小說共4 卷,展現了近半個世紀來俄國社會變遷的全景圖,描寫了民粹派的瓦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905年革命、一次大戰和二月革命等重大事件,以及各種社會思潮和文化思潮的尖銳衝突,並在著重考察了俄國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
小說的中心主人公克里姆·薩姆金出身民粹派知識分子的家庭,生活經歷並不複雜。薩姆金外省中學畢業後來到京城深造,先在彼得堡,後又上莫斯科,大學畢業後當過律師,1905年革命時,他“迫不得已地”參加過起義者的行列,但很快又轉向與當局合作,成了告密者。當二月革命風暴來臨時,作為旁觀者的他在一次民眾集會中被踩死。他的人生道路是那些靈魂空虛的知識分子走向精神毀滅的歷史。薩姆金的性格存在深刻矛盾:強烈的“領袖慾望”與實際上的平庸可笑,所謂的“自由獨立”的生活態度與實際上的隨波逐流和投機心態。小說深刻地揭示了社會轉型時期一部分俄國知識分子市儈化和政客化的特徵,集中抨擊了這些知識分子的個人主義的生活觀。高爾基曾經這樣談到塑造這一類典型的意義:“關於市儈習氣,我們過去和現在都寫了很多,但是還沒有把市儈習氣體現在一個人物身上、一個形象身上,必須通過一個人物把它描繪出來,而且要描繪得像浮士德、哈姆雷特等世界典型那樣巨大。”高爾基正力圖在薩姆金形象的塑造上做到這一點。
在小說中,作者還突出了主人公性格中“觀察”這一重要特點。薩姆金的職業是律師,並且經常往來於城鄉,這使他有機會廣泛接觸各階層的生活和觀察各種社會風潮。作者正是借主人公的這一特點展示了廣闊的社會背景,以及伴隨著巨大的社會變動而出現的人們精神生活的複雜變化。薩姆金的個人生活史在小說中並不占據主要位置。沿著主人公生活軌跡,歷史依次展開,各種社會思潮和它們的代表人物相繼出場,那是一場由許許多多的人們參與期間的永無終結的關於俄國前途和命運的論戰,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的俄國社會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而得到深刻而又清晰的揭示。與薩姆金對革命運動從旁觀、被裹挾、乃至反對的過程相對照,作品也塑造了庫圖佐夫式的優秀知識分子的形象,描繪了革命知識分子的成長曆程。作者在這方面著墨不多,但因與全書體現的歷史發展趨勢相呼應,也值得重視。
作品賞析
《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中人物眾多,時代氣息濃郁,社會場景廣闊,被稱為革命前俄國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同時,小說藝術構思大氣,表現手法多樣,現實主義和非現實主義手法交替使用,體現了高爾基晚年的創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