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家臘肉,是瑤族同胞日常享用和宴親待客最上乘的佳肴美食。據瑤族史書《過山榜》記載,瑤族始祖盤王(又名盤瓠),原居大西北黃河源頭,育六男六女,由於洪荒加戰亂,盤王遂率族人向華南地區轉移,其長子一系便定居於現瑤山境內,繁衍至今。千百年來,此處的盤王後裔們賴以生存的地盤是崇山峻岭、陡坡峽谷,良田本就稀少,再加上原始的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又非常落後,其主食雜糧紅薯、苞谷、芋頭、小米等產量不高,難以果腹,於是狩獵野獸飛禽以補食用。每次狩獵後倘分食有餘,則醃漬處理後懸掛於火塘上方,讓煙燻火燎使之不斷乾化,以備日後食用之需,謂之烘臘肉。所熏的動物,從前皆是獵獲的飛禽走獸,往後逐漸演化為家庭飼養的動物牲畜與家禽,再往後定型為農曆冬至日宰殺的肥豬。由於歷代相傳用此法製作的臘肉系瑤族始祖盤王首創,故名瑤家臘肉。
瑤家臘肉
所屬菜系:桂菜
主料: 豬夾心肉(軟五花) 5000克
1.選料:選用新鮮豬體中部的五花腩肉,肥瘦適中者最佳。
2.切條:選好的豬肉割去皮層,切成長40厘米、寬1.4厘米的肉條。
4.晾曬、烘焙:醃好豬肉條穿上細麻繩,掛在陽光下晾曬,夜間放入烘房烘焙。如此連續3天,至肉質乾燥,即為成品。
豬夾心肉(軟五花):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熱量 18593.04 千卡
蛋白質 387.32 克
脂肪 1775.68 克
碳水化合物 259.65 克
葉酸 12 微克
膳食纖維 0.5 克
膽固醇 4900 毫克
維生素A 1953.8 微克
胡蘿蔔素 23 微克
硫胺素 7.02 毫克
核黃素 3.05 毫克
尼克酸 100.8 毫克
維生素E 33.99 毫克
鈣 505.88 毫克
磷 3456.88 毫克
鉀 2993.34 毫克
鈉 298973.48 毫克
鎂 341.94 毫克
鐵 55.19 毫克
鋅 39.14 毫克
硒 119.51 微克
銅 7.77 毫克
錳 2.84 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