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長矛兵

瑞士長矛兵

迄今為止,歷史上最著名的傭兵之一,瑞士政府組織的僱傭軍。瑞士僱傭軍以特有的長槍方陣著稱,而在歐洲的冷兵器中,長槍與長矛並沒有非常明顯的區別,所以,瑞士長矛兵往往成了瑞士僱傭軍的代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瑞士長矛兵
  • 地位:歷史上最著名的傭兵之一
  • 屬於瑞士政府組織的僱傭
  • 著稱:特有的長槍方陣
僱傭軍,僱傭軍的起源,瑞士僱傭軍,瑞士長矛兵,瑞士方陣,

僱傭軍

僱傭軍”(Mercenaries)在英語中和“惟利是圖者”的同義詞,在“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這個明確目的背後,是僱主難以擺上檯面的政治鬥爭和經濟掠奪。

僱傭軍的起源

僱傭軍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受僱於任何國家或私人機構並為之作戰的職業士兵。其歷史可追溯到古希臘時代,在中世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僱傭軍在歐洲大陸大行其道。希波戰爭時波斯軍隊中就有許多來自中東地區的僱傭軍;拜占廷帝國、義大利諸城邦都主要依靠僱傭軍作戰;殖民時代,英法西葡等殖民帝國在向外擴張時,都雇有大量僱傭軍充當先鋒;在亞洲,尼泊爾專供出口的“廓爾喀兵團”也因隨“日不落帝國”四處征戰而威震四方……

瑞士僱傭軍

那個時代,歐洲僱傭軍中最吃香的、也是最為聲名狼藉的,是瑞士僱傭軍。瑞士提供僱傭兵有很長時間了。從15世紀起,瑞士各州政府曾大規模養兵,供歐洲各國僱傭,從而造就了聲譽頗隆的“瑞士僱傭軍”。 這些據說能帶來好運的士兵就因為他們的勇敢、忠誠和謀略而獲得了高度的評價。當時的許多瑞士平民因經濟貧乏,只得靠軍事技術維生,誰給錢為誰服務。歐洲的僱傭軍不止是瑞士人歐洲最著名的三大傭兵團分別是高地傭兵團、神聖羅馬帝國傭兵團和地中海傭兵團。但瑞士人是極其獨具一格的。首先,戰爭對他們來說,只是一門國家的企業。簽訂契約的權力握在某個擁有大炮的權威人士手中,僱傭兵的挑選也由他來決定。打仗的時候,僱傭軍內實行的是類似行業公會裡吵吵鬧鬧的民主。
事實上,瑞士僱傭軍在14世紀就出成規模,並且配備了獨立的加農炮來復槍,並有戟。
瑞士長矛兵
瑞士兵是高度專業化的。他們有很厲害的長槍方陣,持劍與戟的兵士善於肉搏。瑞士的長槍方陣並不注重於單兵的作戰能力,而是更強調在戰鬥中保持隊形,臨危不亂。因而紀律非常重要,在戰鬥中,瑞士兵只需要將自己的長槍放在前一個人的肩上。在長期的戰爭實踐中,瑞士兵形成了嚴明的紀律。後來,他們用少數的火繩槍與手槍來保護自己的側翼,但基本上不改變原來的戰術。
從14世紀上半葉開始,隨著瑞士反抗奧地利公爵的統治,爭取自身獨立鬥爭的發展,它象英國發展長弓那樣,把長矛變成了一種具有民族特點的兵器。當然長弓跟長矛有著很大的區別。長弓基本上是一種單兵使用的武器,弓箭兵的技術也就是一種單兵技術,而瑞士長矛兵則與此不同,他手執長而不靈便的長矛,一旦離開了他的佇列,則既無用武之地,又會變得孤立無援。跟英國弓箭手一樣,瑞士長矛兵從小就開始技術訓練,目的是要使他成為方陣中一名動作熟練而稱職的士兵。這樣一支軍隊的創建,並不是哪一個非凡天才的傑作,這一點是很有意義的。

瑞士長矛兵

都是些體格強壯的山民(自治市的公民或莊稼人),他們均屬自由民。在瑞士方陣大發展的初期,他們出於反抗外來侵略,保衛自己小國(或州縣)的愛國心而操戈從軍。當時方陣所用的主要兵器長矛,經過15世紀前的一個世紀的改進,其長度達到了20英尺。矛的端部有三英尺長的一段用鐵製成,以防止它被敵人的砍刀戰斧砍斷。在方陣的正面往往形成一道由四至六排長矛兵組成的密集長矛屏障,除非敵人有類似或更長的兵器,否則是無法突破的。瑞士長矛兵很少披帶盔甲,只有前幾排的士兵有時佩有胸鎧。
進攻時,長矛兵手持的長矛往往稍高於肩部,矛頭微微向下。採取這樣的姿勢可以得到極大的向下插刺的力量(瑞士人很少接受劍術訓練,他們主要依靠兵器的強大衝擊力),這對敵人來說,要想不受任何傷害把矛頭擋向上方就更加困難,而且不因矛柄後坐的力量而可能傷及身後的士兵。防禦時,頭排士兵將矛柄支在地上,柄端頂住右腳,稍往上一點則靠近左腿膝部,左手前伸握住矛桿,矛頭與胸高相平。後面幾排仍保持進攻的姿勢,四至六排以後的士兵則將長矛直立於地,隨時準備走向前去替補倒下士兵的位置。
方陣士兵的主要輔助兵器是戟。最初,瑞士人曾經想把它作為瑞士民族特有的兵器,而且它在早期跟奧地利人作戰的某些戰役中起過決定性的作用。也許它是中世紀武器庫中殺傷力最大的單兵武器
戟是一種長約6至10英尺的長矛型兵器,頭上有一很重的斧頭,背面是一尖鐵(有時是彎曲的)或鉤子,頂端是矛或梭標的尖頭。14世紀初,瑞士人重新開始大量使用這種兵器。它能一下子穿透頭盔,砍斷劍鋒或者擊倒馬匹。它也可以當作短矛來用,它的彎鉤還能將騎兵拖下馬來。
早期採用縱隊進行作戰的瑞士軍隊用戟十分普遍。儘管這種兵器有著許多厲害之處,但是在以密集隊形作戰時,特別是對付穿著盔甲和排著難以攻破的隊形的敵人時,它的缺陷就十分明顯。在1386年的曾帕赫戰鬥中,瑞士軍幾乎全部使用戟。雖然他們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損失十分慘重。從此,他們便把戟跟長矛(它延長了士兵的殺傷作用距離)結合起來使用。瑞士軍首先讓長矛兵發起衝鋒,騷擾敵人的橫隊或方隊,然後位於縱陣兩翼的戟兵就跟著衝進敵陣。
在曾帕赫戰役之前,瑞士的武器庫里也還包括不少別的兵器。比如用雙手執的劍,晨星棍(頭上裝有尖鐵的棍棒兵器),琉森錘(戟的一種,頭上不是斧刀而是彎曲的尖叉),當然還有十字弓等。這些兵器因威廉·特爾而曾經變得相當出名。但到了1500年,在由長矛兵和戟兵組成的瑞士軍隊中,除了十字弓外所有這些兵器都銷聲匿跡或變得無足輕重了。
瑞士人爭取獨立的鬥爭過程中,他們通過儘可能減少累贅的辦法取得了作戰的機動性,並認識到了它的好處。同時他們又重新象古希臘人那樣利用密集的長矛部隊居高臨下地進行衝鋒,從而發揮出強大的衝擊力。他們還進一步懂得,在平坦地域上,如果長矛兵能夠不留絲毫間隔始終保持密集的戰鬥隊形,那末仍然可以運用衝鋒作戰的方法的。要很好地運用這種作戰方法,需要古羅馬時代以來空前高超的組織技能、嚴格的訓練和鐵的紀律。意志堅強的瑞士人恰恰滿足了這些條件,從而建成了一支在武器、機動性、團結精神和突擊力量等方面可與馬其頓方陣相比擬的軍隊。這樣,到了14世紀中葉時,瑞士軍隊終於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強大的一支勁旅。

瑞士方陣

基本上是一種以進攻性武器為主的作戰體制,同時也具備長矛步兵通常所有的防禦能力。當它前進時,但見林立的長矛以排山倒海之勢襲擊對方的隊伍,其威勢和速度在當時步兵中是罕見的。勇敢敏捷又不穿盔甲的瑞士兵總是排成整齊的隊形向前推進,其速度只稍稍慢於他們常常與之交戰的披著盔甲因而過於笨重的騎兵。這是瑞士兵接受嚴格訓練的結果。即使在平坦的地形上,為使密集的隊伍在高速前進時保持整齊的隊形,必須進行反覆不斷的操練。瑞士軍隊在操練、行軍、甚至發動攻擊時都是按照戰鼓聲音的節奏進行的,根據某些人士的說法,是打著拍子行軍的。(倘若如此,那么這是軍隊齊步行軍的最早先例。 [ 註:使人奇怪的是,在此之前沒有人搞過按節拍行軍,但可能有人試過。不過找不到確鑿證據表明有哪一支軍隊作過齊步行軍,斯巴達人也許這樣做過。 方陣能夠迅速變換方向,越過或繞過障礙,組成防禦方隊(菱形拒馬),並且能夠帶著傷兵井然有序地撤退。不過它象其他以密集隊形作戰的步兵一樣,也要受地形條件的限制,只是比別的步兵少受些限制罷了。瑞士軍隊素以善於克服一切天然的障礙而著稱。遇到深溝,陡坡或者野戰工事,儘管有時傷亡很大,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進行強攻。
瑞士軍以300人左右規模的連為基本作戰單位,其中約有250名長矛兵,排成16乘16的方隊,其餘為戟兵或十字弓士兵。典型的瑞士縱陣通常由橫排著的兩個或三個連組成,其縱深至少跟橫寬相等。
速度和機動性是瑞士軍隊的戰術要素。他們的軍隊(跟多國軍隊中的瑞士分遣隊不同)通常編為兩個或三個“戰鬥隊”或縱隊。作戰方案往往在發動進攻前的數小時,由州官委員會以多數票表決通過。部隊在敵人看不到的地方排成作戰隊形,然後迅速向前推進。他們不採用傳統的方式,化費很多時間在戰場上舉行集隊出發的儀式,這樣,有時隊伍尚未集結好就能夠向敵人發起進攻。戰鬥隊行進時通常採用梯隊形式,而不是平行或前後跟進的形式。有時,第二或第三隊停止前進,或者來一個大轉彎,讓先鋒隊將敵人咬住。有時側翼部隊停在原地不動,由中央隊發動進攻,或者中央隊不動,翼側隊發動進攻。還有一種進攻隊形叫做“楔形隊形”,實際上這是一種縱深很深的密集縱隊(不是三角形縱隊)。防禦時,方陣通常編成為空方隊,所有的長矛都一致向外伸出,形成一種其他步兵或騎兵無法摧垮的隊形。
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瑞士士兵的勇猛精神常使敵人聞風喪膽。他們有一條嚴格的規定,即不準索要也不給予宿營的住房,即使是在瑞士贏得獨立很久以後,這條規定也很少打破。它的士兵僅僅是為了遠離故土求得外國君主的僱傭而已,但外國君主所從事的事業卻是他們所不感興趣的。在這個僱傭時期,激勵他們奮勇抗擊奧地利和勃艮第軍隊的愛國熱忱,變成了無比勇猛的職業自豪感,從而產生了強大的作戰動力。
自古以來山區居民一直處於貧困之中,這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瑞士人採用什麼樣的兵器和戰術,而且也導致從15世紀末期以來,老百姓受僱傭而從軍(州和市政府為訂約人)實際上成了一項民族的職業。日爾曼小君主國的人民以及(因不同的原因)愛爾蘭人和蘇格蘭人也小規模地仿效瑞士人從事著這種職業。作為僱傭軍,瑞士士兵遵循著給多少錢就在戰鬥中出多少力的原則。“沒有金錢,瑞士人就不給賣命”成了僱主們無法忽視的通例。確實,儘管有契約條款的約束,瑞士人竟可毫不疚愧地離開原來的僱主,改換門庭服務於給錢多的僱主。
14世紀和15世紀期間,英國人在運用長弓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使得歐洲戰爭中防禦戰和進攻戰相比前者在戰術上處於實際上的優勢地位。特別是在有防禦工事的情況下,防禦戰的固有作戰優勢得到了進一步的補充和加強。自從古羅馬軍團衰亡以來,正是瑞士人首先使步兵重新成了進攻戰中的一支重要戰鬥力量。
儘管重騎兵成為英國長弓兵和瑞士長矛兵手下敗軍的真正原因一直沒有找到(而且由於新型黑火藥兵器的使用,重騎兵敗得更慘),但是它始終是西歐各國軍隊中的主要兵種。階級的自負感和封建的偏見意識,使得那些騎士絕不採用有損他們尊嚴的戰術和兵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