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書侶

琴書侶

琴書侶。即明代宣德年間的吳邦佐,他是當年監造鼎鼎大名的“大明宣德鑄爐”的工部吏臣,是宣德時鑄銅工藝名匠。具體生卒年月不詳。也是宣德爐式、款式、色種的設計者。邦佐為宮廷的宗廟社堂,鑄造了大批銅器,正是因為此人鑄爐技藝十分高超,從器型設計,紋飾設計,顏色調整,到物料配比,都無一不精,堪稱當時頂尖高手,此人頭腦還比較靈活,拿著朝廷的高額俸祿不說,同時還“私鑄”銅爐出售,皆精妙絕倫,均為達官貴人私家珍藏之物。再後來自行開鑄仿宣,生產了一批做工十分精良,器型唯美的銅爐,落款有八字款、十六字款,亦有題為“琴書侶”三字款。是繼宣德爐時代之後,在銅器鑄造工藝方面又一次飛躍。

基本介紹

  • 本名:吳邦佐
  • 別稱:琴書侶
  • 所處時代:明代宣德年間
  • 主要成就:監造鼎鼎大名的“大明宣德鑄爐”的工部吏臣
含義,焚香習俗歷史,磨損款識,成交記錄,

含義

反映的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種生活狀態,視操琴與讀書至上高雅,神聖無比。古代文人讀書學琴,常在房間內放一個香薰爐,放入香料,引燃之後,香氣襲人,可以起到提神的目的,讀書容易犯困,使用香薰可以使人心曠神怡,還可以防蚊蟲叮咬,特別是夏季,配以特別的香薰料,蚊蟲因受不了濃郁的香氣會自然遠離,不管是讀書還是午後小憩,香爐和香都是不可或缺的東西,再次,長期使用香爐,香料的香氣便可浸入衣物上,使人身體也有淡淡的香氣,正是因為香氣附著到了衣服之上,特別是女人,走過之後,便有香氣襲來,使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也是古代女子吸引男子注意的一種方法,而且不同的女人對香料有不同的嗜好,長期使用某一種香料才使得女子有了區別於其他女人的香味,所以才有後來的“聞香識女人”之說,常言說的體香,可能也是長期使用香薰的結果。

焚香習俗歷史

通常人們為了禮儀將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歡在讀書、寫字的書房內,焚上一柱香,營造“紅袖添香夜讀書”的意境。因此,早在漢代以前就現為材料製成的香爐。元末明初隨著銅器鑄造業的迅速發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爐,逐漸被銅香爐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間是銅香爐製作的巔峰階段。
鑑別琴書侶銅爐真假及年代最直觀的第一條是看其包漿。無論是用何種方法做舊都與自然包漿迥然不同,其二是看其做工,胎體厚實規整,紋飾線條自然流暢,仿製者最多做到形似,而其神卻永遠也做不出來的。再就是聽聲音,百年以上的老銅爐經過自然老化其物理特性已經改變,也就是素稱的火氣已退,敲擊爐體所發出的聲音與現代新品也有天壤之別了。 
琴書侶
據歷史記載,宣德三年,皇帝下旨鑄銅爐,合計一萬八千餘件,現竟然失落得幾乎無跡可尋,就連台灣的故宮博物院,也僅收藏了四座。其實,當時宣爐除了供御用外,也用來分賜給諸王、臣下及京內各郊祭壇,甚至於各地的聞名寺院,分布得非常廣泛,然而在改朝換代之際,許多宣爐(包括後仿爐和私款爐),不但失散了,甚至於銷毀,至今宣爐已成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後仿爐、私款爐亦珍貴。

磨損款識

真品有自然均勻的磨損,特別是在足底。偽品無磨損或人為打磨。
琴書侶
精越奇就越能幫助斷代,而銅爐的價值也越高。宣德爐在明、清以及民國均有鑄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從整體造型上來說,明代銅爐的整體風格是雅致、渾厚。
發展到明末清初和清早期,銅爐依然渾厚,但不及早先的雅致。時至18世紀,風格開始趨向纖弱,在造型和裝飾上力求變化,有的也雅致,但總體上渾厚不足。下兩圖是筆者藏品,原倫敦佳士得拍品,31.8厘米高,乾隆款和乾隆時期,紋飾較繁複,珊瑚鑲嵌完整無缺漏。
19世紀及以後,銅爐鑄造的質量每況愈下,無論是包漿紋飾造型都比前期的差。值得一提的是帶有“石叟銅爐。對這類銅器的考證專家有不同意見:英銅器專家Rose Kerr在她的《中國晚期銅器》書中提出“石叟”是始於明代後期的一江南作坊的“商標”(Rose Kerr, Later Chinese Bronzes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on, 1990]);另一專家Paul Moss不同意,他在《第二青銅時代》一書中認為明後期的專鑄“石叟”款銅器的作坊不存在,“石叟”是傳說中擅長作銀鑲嵌銅器的一僧侶的別號。他認為帶“石叟”款的銅器是19世紀的作品。下圖帶“石叟”款的銀線鑲嵌的銅爐,一說是17世紀,一說是19世紀。

成交記錄

139萬成交,銅象耳宣德爐
款識:“宣德五年吳邦佐造”楷書款
琴書侶
此件香爐樣式來源於明宣德爐,以金銅製成,爐身形制規整。直口,兩側置雙象耳,象首粗眉杏目,長鼻直豎,表情自然細膩,循“太平有象”之吉意裝飾,包漿沉穩,色澤典雅,敦厚之中不失靈巧精緻,是為書房陳設雅器。焚香其內,歷史的厚重之感隨香外溢,仿若置身其中,隨香而止,悵然若失。底書“宣德五年吳邦佐造”楷書款。帶底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